|
||
|
![]() |
|
|
|
|
|
参观时间初步定于 10月17日下午14:30 10月18日上午9:00
广西药用植物园参观路线安排: (一)药园西门(2号门)→中医药名人大道→药园赋广场→跌水路平台→民族药物园→本草纲目园→植物隧道→草部→园史塔→姜园→木部→百病主治验方长廊→阴生药物区→跌水路平台→药园西门(2号门)。
(二)药园西门(2号门)→中医药名人大道→药园赋广场跌水路→岩生园→神农广场→民族药物园→本草纲目园→植物隧道→草部→百病主治验方长廊→阴生药物区→药园赋广场→药园西门(2号门)。
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路线安排: 1.参观柳药股份文化展厅,听取柳药股份,仙茱中药的总体情况介绍; 2.步行进入广西中药数字溯源展厅,听取广西中药数字溯源产业链的情况介绍; 3.步行上二楼参观柳药物流中心、仙茱炮制研发中心及实验室; 4.欢送嘉宾从防城港路的南门口出,参观结束。
|
|
|
广西药用植物园简介 |
|
|
广西药用植物园建园至今已保存药用植物物种10021种,腊叶标本保存20万份,其中活植物保存近8000号;种子保存5000多种7000份,离体保存650种,基因保存1385份、馏分保存1000种15000份。
|
|
|
|
|
|
本草纲目园:
|
|
|
目前“本草纲目”园保存药用植物达1140多种,立体展了《本草纲目》草部、木部、水部、谷部、菜部、果部、本草验方长廊等16个区,并配以藤廊、水体、小桥、步汀、叠水、亭廊、花架等园林形式加以贯穿,形成以浓厚中医药文化为底蕴,具有园林外貌、科学内涵的立体“本草纲目”科普游览园。
|
|
|
草部:
|
|
|
草部是《本草纲目》十六部中记载品种最多的一部,包含十二卷至二十一卷,共十卷,分为山草类、芳香类、隰草类、毒草类、蔓草类、水草类、石草类、苔草类、等8个小区,记载约400种药用植物,是《本草纲目》巨著的一大缩影。目前本区按照草部独特的药物分类法进行植物布局,种植约300种药用植物。
|
|
|
木部:
|
|
|
木部是本园最大的药物区,面积达10公顷,种植木本药物1000余种。根据每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乔木和灌木、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互相搭配,林下栽培耐阴药物,树干种植附生药物,或让藤本植物攀援其中,千姿百态 的植物组成一幅南亚热带阔叶林景观。
|
|
|
阴生药物区:
|
|
|
藤本植物分为木质和草质两大类,本区主要展示的是木质藤本植物,目前收集种植了约30种。 |
|
|
百病主治验方长廊:
|
|
|
展出的药物有一药多用或是一药一用,有的自然生长在房前屋后、田间地角,俯首可拾,而有的品种则从深山老林、高山峡谷中采回,个别品种是由国外引种经精心栽培后在此间安家落户。
|
|
|
民族药物园:
|
|
|
主要有广西马兜铃、千斤拔、龙船花、闭鞘姜,杨桃、两面针、鸡蛋花、钩吻、白花藤蛇黄、郁金等。瑶药园主要收集和展示瑶药中常用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种瑶药,如白背风、鸭脚木、田七、青蒿、透骨消、九节风、杜仲藤、大钻等。
|
|
姜园:
姜园是药用植物园重要的专类园之一,占地7亩,共收集展示姜科植物90余种,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豆蔻、砂仁、益智、姜、姜黄、高良姜、草果、郁金、莪术等多种著名的药材和香料植物。
|
|
|
|
岩生药用植物园:
岩生药用植物,也称石生、岩表药用植物,是生长在岩石缝隙间及岩石上的一类药用植物,由于生长岩石表面或岩石表层较薄的土壤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岩生植物依赖苔藓、雨水中的养分、枯落物、以及他们自身的枯落物组织等物维持生活。
|
|
|
神农广场:
药园拥有国内目前最大的神农本草经浮雕,全长 100米高14米,采用高浮雕写实的手法,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材展示出来,每味药材旁撰刻(阳刻)其名字。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又相互联系。百草皆有寒、热、温、凉四气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人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医药学。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