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级专家介绍

王永蓬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科普专家团成员。内蒙古自治区药物警戒中心高级工程师,多次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织的药物警戒关键技术培训;多次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信号技术审核业务培训。两次接受内蒙古科协邀请在内蒙古电台《绿野之声》栏目讲解有关用药安全基本常识,在用药安全与临床用药风险警示方面有丰富的科普培训经验。多年来,一直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多次为全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生产企业业务培训。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聚集性信号技术审核具体负责人。


张志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场科学技术推广站研究员,一直从事畜牧业生产、科研及科技推广工作。是自治区农牧业系统畜牧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农业部、科技部,自治科技厅、人事厅、农牧业厅、组织部各类项目近三十项,其中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一项,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自治区丰收计划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盟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通过自治区人社厅外专局立项引进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肉牛肉羊胚胎移植专家28人次,组织内蒙古农垦系统技术人员赴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培训学习共计50人次,为我区土壤改良,肉牛、肉羊高标准生产发挥巨大作用。现在担任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海拉尔试验站站长,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肉羊产业示范推广团队主任。2018年被评为推广研究员,先后获自治区“1122”工程先进工作者和自治区农牧业优秀科技人员称号并受到表彰、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内蒙古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基金、内蒙古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特聘标准化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肉羊杂交配套系与繁育技术创新人才团队》二层次人才团队、2017年被选派作为“三区”科技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负责人、内蒙古组织部草原英才滚动项目、“草原戈壁短尾羊”新品种选育荣誉证书、201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聘为科普专家团专家。国内外发表论文、著作30余篇,申报专利7项。



刘艳

     工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果树学科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普专家团专家,内蒙古园艺学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内蒙古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果蔬协会专家组成员,内蒙古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长期从事果树领域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项,各级各类课题多项。选育欧李新品种1个,制订内蒙古地方标准2个。曾获内蒙古农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内蒙古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葡萄》、《草莓生产实用技术》、《黄芪甘草实用栽培技术》。


王良秋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交通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内蒙古自治区公安科技专家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40余项。立足本专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经常深入到学校、企业、农村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受众人数年均上万人。


钱荣跃

    兴安军分区原副政治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兴安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理事;内蒙古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鸿博心理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擅长从来访者的身体症状入手进行心理诊断,找出深层心理根原,再用其独创的“心身统合技术”进行心理辅导,进而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消除身体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刘竞谦

      内蒙古营养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内蒙古新职联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全国优秀营养师,内蒙古自治区科协科普专家团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九三学社妇委会副主任,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生活早知道”栏目特约营养师,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商报、北方新报等报刊撰稿人。

 

包呼格吉乐图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工作,博士,推广研究员,“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肉牛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兼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健康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团队首席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马业协会常务理事。。入围了自治区第三届、第七届草原英才“511人才工程”人选。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8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1项。起草国家标准4部、行业标准2部和地方标准8部,编写专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42多篇。

阿拉登达来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院知名专家。1991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1995年至2002年毕业于西藏藏医学院。有30年临床经验。特长:主治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肺结核,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孙亚志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内蒙古阳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科协优秀科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级名心理咨询师,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特聘心理咨询门诊专家,内蒙古公安厅公安干警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专家,呼和浩特第二监狱特聘心理咨询专家,内蒙古卫健委疫情期间境外隔离人员心理干预督导专家组专家,呼市新城区落凤街小学、光华街小学、呼哈路小学等多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2017年被评为科协系统全国先进个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减压、情绪管理、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独创了“简快心理创伤疗法”,心理咨询个案8000余人。


邢玉梅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推广研究员,国家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绒山羊提质增效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自治区现代化绒毛用羊示范推广团队执行副主任。现任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学会理事。从事绵羊、山羊等繁殖育种、遗传改良及饲养管理。先后获得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两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参与并制定标准十多项,编写论文四十余篇。多次参加过自治区财政厅评审中心、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标准化院、自治区纤维检验局等单位组织的项目评审工作。多次参加自治区科技厅、科协组织的有关肉羊、绒毛羊等的科普宣传、培训工作,培训人次数,并得到了当地农牧民的一致好评。


塔娜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专家团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青年委员、委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结核病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呼吸联盟常务委员。从事呼吸系统常见病、结核病及突发性传染性疾病诊疗35年,参与“十三五”国家级重大传染病复治、耐药结核病科研。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冬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从事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十四年,曾任小学心理教师四年,大学特聘心理老师十年,现在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担任特聘心理老师,专业方向:亲子关系、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



司鲁俊

植物病理学研究生,高级农艺师。乌兰察布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委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蔬菜栽培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主持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各类项目18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编写了《内蒙古地区果蔬生产实用技术手册》、《乌兰察布市农作物品种志》、《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生产实用技术手册》等书籍。被自治区科协先后评为“全区十大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区优秀科普专家”。连续三年被乌兰察布市科技局评为“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孟永梅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蒙医药基础实验中心主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坛新秀,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内蒙古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理事;全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云数据信息管理分会,理事。从工作至今,一直潜心致力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一线。参与过国家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项目、内蒙古自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以及学校项目等多项。已登记科技成果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1部;获奖励4项。


             

           伊毕格乐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精通蒙、汉两种语言,日语通过一级考试(N1),主要从事畜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曾被多家养殖场和公司聘为养殖技术顾问、首 席专家、技术团队带头人等,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引进奶牛新品种。参与研发的绒山羊增绒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科技部门鉴定。先后获实用性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2017年获内蒙古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曾多次参加自治区科普活动。 



       

     赵霞

        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从事家畜育种繁殖工作。曾被评为“自治区直属机关有为青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对影响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决了家畜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工作中的众多技术难题。尤其在牛羊的纯种繁育,迅速提高家畜群体的品质和质量,并为我区养羊业和养牛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巴根

级畜牧师,从事畜牧学会工作近14年。蒙汉双语精通,基层工作近20年(盟、旗、苏木从 事畜牧业)。自从2007年接处到“畜牧学会”工作以来,经历了“四届”畜牧学会工作,期间担任“三届”常务秘书长。与他人合作编写养殖手册三本(蒙文版)。发放贫困区近5000册,充分体现了学会的 学术性和科普性的重要性。

       

王同智

        植物学博士,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煤勘集团生态环境研究院 总工程师。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自然资源厅绿色矿山建设专家(环境专业),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评审专家,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技术咨询专家,呼和浩特市科技项目技术论证咨询专家。曾获内蒙古煤田地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特别贡献奖。主要研究矿山生态恢复及酸性废水处理。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20多篇。
           

   史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2020年全区优秀科普专家。现任内蒙古医师协会骨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内蒙古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内蒙古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内蒙古医学会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发表科技及北大核心论文11篇,专著1部,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主持内蒙古科学基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基金各一项。

       

   伊莉娜

       内蒙古营养健康管理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内蒙古营养膳食标委会委员、内蒙古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营养膳食指导考评员。近年来代表内蒙古营养健康管理协会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针对儿童及其家长、青少年和居民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公益科普讲座几十场。另外,通过工会和妇联的合作项目,给几百名下岗再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培训营养配餐技能,为她们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李小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科普专家团成员。2008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作物育种学、种子法律法规、种子检验学等课程。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1部。审定高丹草品种3个,2012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壹等奖。201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壹等奖。202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三等奖。2011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5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本科生优秀导师,2018年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实践奖。

  

  

丁永

农学硕士,副高职称,高级农艺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农业技术指导员,现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科技协会会长,内蒙古科协七届委员会委员,原实践杂志社《画刊》现代农牧民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农学、农牧业技术管理。自2012年以来,深入基层农牧业种养殖领域开展农技推广。

 

  

苗晓峰

       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专家。从2017年起开始持续研究无人机相关技术,先后多次参与“翱翔”杯大型无人机赛事组办活动,针对青少年进行无人机科普讲座,多次参与无人机相关科普和实践应用活动。

王红霞

       内蒙古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蒙古考区总考官、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专家、健康教育巡讲专家、卫生应急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科长,三级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2005年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硕士;2016及2012年分别获得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2011年被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郝艾君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数字化医学学会主治医师,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开发表论文《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瑰宝之说》和《甘草的研究进展》,硕士学位论文《甘草在“伤寒论”方中的配伍规律》,《蒙中医配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蒙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荣获2019年呼和浩特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脾胃病、妇科、针灸(芒针)方面确有专长。主持科研立项3项。

 参与组织基金资助项目与科学普及活动,深化芒针理论传承与创新,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传承制度,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与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田如刚

博士,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肉牛分子遗传学及肉牛育种研究。201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作为自治区组织部“草原英才”刚性引进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工作。现为肉牛遗传育种团队学科带头人,开展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肉牛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指导肉牛选种选配工作。积极推广肉牛良种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动与国际研究组织合作参与自治区肉牛研究和产业开发工作。


李志平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专家;农业农村部马铃薯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省级分析师;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马铃薯产业示范推广团队主任;内蒙古马铃薯全产业链首席信息分析师。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4项,主编和参与编写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君

      男,博士,副研究员,1982年出生。2007年至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14年至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学专业学习,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省部级和内蒙古农科院的20多项科研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合作申请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6项,执笔撰写发表论文9篇,合作发表论文近50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编写地方标准11项。



范喜文

       内蒙古肥料协会 肥料技术专家组组长;钻研肥料技术、搞肥料技术服务;2007年《中国化肥与农药》“工作指导专家组”成员、顾问;2019年6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所编著的《快速识别选购化肥实用手册》。


杨向东

        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分配到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曾在感染科、肝病科工作,2013年组建重症肝病科,担任科主任至今。曾在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性病中心进修。是内蒙古感染学会会员,内蒙古医疗技术专家库专家,医疗纠纷专家库成员。内蒙古恶性疟疾救治组副组长。擅长各类危重症肝病、传染病救治。发表论文多篇。 


庞彩霞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科普专家团专家;内蒙古营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公共营养和中医养生教学实践工作。  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6本;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


段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研究工作。是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草原英 才”,内蒙古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植物营养与施肥,主持项目有: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 科学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北方一熟区 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国家重大研发项目“ 内蒙古粮食作物肥料养分推荐方法与限量标准” 和国际合作项目“内蒙古主要作物最佳养分管 理”等。


王炳元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内蒙古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群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呼市分会名誉会长。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担任自治区级广播电台直播节目策划和主持20余年,首创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直播节目,广受社会欢迎。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30余年,有丰富临床经验。长期担任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证书考试的培训、命题、判卷等工作。开展心理健康、生殖健康、婚姻家庭、人际关系、职业教育等科普讲座千余场,受众数万人。


张兴夫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毕业于内蒙古农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SCI文章2篇,取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编写《新版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等4部专业书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1项。 


金花

      蒙古族,1958年10月出生,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老蒙医师承指导老师,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博士生导。曾获内蒙古医科大学168人才工程人选,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论文奖多项。研究方向:蒙医药学、蒙医疗术学、蒙医临床。



海青春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专业特长:擅长应用蒙医针灸、放血、艾灸、茶酒疗法、喷酒推拿等蒙医传统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偏瘫、面瘫、静脉曲张、各种失语、失眠症、带状疱疹等疾病。


薛树媛

       博士(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全国草食动物健康生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兴安盟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部科教司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内蒙古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草原英才”个人,内蒙古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4项,登记科技成果6项,品种认定1项,制定行业、地方标准12项,主编参编著作11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鄂志荣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高级畜牧师,参加过内蒙古科协组织的三下乡、科普周、科普日等活动。曾经深入到相关旗县进行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讲座及培训,深入到农牧民中去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参加国家农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蒙古牛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自治区现代化肉牛示范推广团队。现任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学会理事。从事肉牛等繁殖育种、遗传改良及饲养管理。获得全国丰收奖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内蒙丰收奖共九次。



黄琨

       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自治区人民监督员,自治区行政复议专家,自治区地质环境专家,自治区绿色矿山专家,自治区安全生产专家;内蒙古大学行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自治区自然资源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

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正处级。曾获自治区政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成果有《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实证研究》、《内蒙古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浅议》、《关于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浅议》。                              

         张润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的科研和推广项目8项,参加完成的科研及推广项目 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了大学、中学教材和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材等多部。在完成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常年坚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农技推广和科普工作。科普领域为作物栽培学、农业推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