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往届回顾
2019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开幕啦!

2019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于今天在上海隆重举办,这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一次盛会,大会提供了30多个主题论坛和活动,汇集了行业顶级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经验分享和行业报告,现在就随小H来看看各地各行业高管挤爆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吧!

开幕式以一个酷炫开场点亮大会,与主题“技术赋能于人”相呼应。人才与科技是当前国际化竞争的两大核心,也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大会着眼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技术这个主题进行全面的展示和深入的交流。


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科技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让技术真正赋能于人,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次大会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转型条例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也是人力资源技术展示交流的创新。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作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国家级社团组织和本次大会的指导单位,有责任、有义务与主办方一道,共同把这一平台建设好、维护好,办出品牌,办出特色。


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惠丽:浦东新区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一直以来浦东新区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今天在这个场合跟大家分享三个信息,这三个信息可能对我们接下来的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第一个分享的信息就是浦东国际人才港的开港,第二个信息,在浦东两大国家战略即将带来的新的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契机。第三个信息,浦东聚焦核心产业发展的再聚焦,也将为人力资源+科技进行新的赋能。


创立方LRP集团的执行副总裁EmanuelCotronakis: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和东浩兰生集团合作,把这一盛会引进中国,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希望能够让我们的雇主能够有更好的内容、更好的经验,并且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和全球的领导和行业的领导都有长期合作与发展,我们希望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现在的更先进的技术,并且引领行业发展的未来。

HR技术来到中国,能够把这些带到中国,因此我们可以来学习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非常感谢大家。


主办方东浩兰生集团总裁曹炜:新技术不是渐进式发展,而是颠覆性革命,这样的变革代表着企业、机构和人才创造价值的全新模式,新技术不是支配人,而是赋能于人,新技术赋能于人代表着人力资源技术对企业管理与员工发展的双向赋能,对人力资源行业建设的多维赋能,对场景运用和连接沟通的集体赋能。

东浩兰生集团携手美国LRP集团共同举办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互联服务的平台,衷心希望借助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为上海建设人才高峰,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更积极的贡献,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尼尔森


在过去大概半年时间里,尼尔森跟上海外服共同合作,尼尔森副总裁董春梅给我们发布了上海人才高地建设人才管理的蓝皮书,,以下是蓝皮书的一些核心发现。


研究方法:首先我们结合了上海外服已经脱敏的,已经多年积累的人才方的数据。与此同时尼尔森做了定量的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有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做了数学统计和科学建模分析,最后我们也做了深入的定性研究,希望去挖掘共性问题背后的原因,能够总结企业敬业文化成功的经验,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支持。

我们的方法论是一个360度的方法论,包括了两个维度,管理现状的评估和人才状态的评估,在管理现状维度我们覆盖了市场竞争力,管理效能,企业需求研究,包括薪资和福利的现状,从人才状态评估的角度,我们关注人才的敬业程度,人才满意程度,员工流动率以及企业文化的差异。


核心发展:首先我们在目前本次调研的结果看到,整体人才的一个满意度是达到了3.94分,显示出员工的满意度目前来说相对比较高。满意度和敬业度其实是两个独立的因素,满意度高并不代表敬业度高,敬业度高并不代表满意度高,对于企业来说更需要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都高的,这样对于企业整体效能提升会有更多的支持。


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竞争力上表现不同,比如说德资、美资和欧洲的一些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在产品的综合能力上表现非常突出,另外一方面中国的企业,软性服务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不同企业在真正的管理理念上存在着哪些差异,我们看到本土企业更注重经营管理和人员。亚洲的企业整体来说更注重人质和资源渠道。美资企业在业务能力上的能力表现格外突出。


薪资福利:目前来说表现最为靠前的三个行业分别是IT互联网、石油天燃气、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基于调研,目前这些行业整体薪资水平上,年收入中位数超过了20万。如果从不同企业的类型来看,我们也特别关注一下中国企业目前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本土企业的收入水平已经接近了整体的平均值,但是如果从综合福利的角度来讲,比如说包括商业保险、体检、节日生日福利等等,对比法国、韩国、日本、澳新这些国家的企业,中资企业还有一些差距。


总结:我们做这个蓝皮书调研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目的,希望打造更高的员工和人才的满意度、敬业度。


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第一个关键词是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帮助员工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培训和激励,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员工在企业发展不断提供上升的平台。第二个是平等,女性作为职场的一个关键的群体,需要在接下来企业方更多的关注男女平等的这样一个问题,打造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最后一个是共赢,对于企业来说激励有非常多的方法,薪资福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员工更希望跟企业共同成长,在这个点上本土企业有非常多的创新,也值得不只是本土企业,包括国际型的企业在这个方面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