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展会公告

你的展会可能缺了学术这道硬菜



展会很可能需要学术板块



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是无锡的品牌展会,今年11月将举办第13届。承办单位无锡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李玉峰跟我聊天,我说这个大会暨展览也许到了加大学术板块的时候了。


起因是我看到下面这个新闻。


3月31日,2021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筹备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确定第21届国际海事展计划于2021年12月7—10日在上海举办。



这个展览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和英富曼Informa Markets主承办(原文如此),2019年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22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67%,专业观众71736人。


上面截图里的“学术”两个字很少见。


然后,我就好奇,英富曼对于展会的学术内容是怎么理解的,把学术摆在什么位置。



Informa markets暂且翻译为英富曼展览吧。官网有段醒目的文字,Creating global platforms for industries, specialist markets and customers to trade, innovate and grow.  


中文官网翻译如下:



我觉得specialist markets翻译为“专业市场”,翻得不太美。


Specialist是专家、行家的意思。specialist markets翻译成“专家市场”,也不通顺。谁认识外交部英语翻译张京?请她给帮忙翻一下。


几乎所有的B2B展会的同期都有多个行业论坛、技术交流会,其中大部分每年都会变,而不是固定的,个中原因可能是每年能请到什么样的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不同,或者是赞助企业明年又换了。


专家学者大抵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一个是企业。专家学者的学习愿望是很强的,他们愿意往自己那一撮气味相投的人堆里扎,物以类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学术气质,但手里的技术、科研成果和新产品、对行业趋势的预判跟产业又能紧密地连接,能有效服务产业,他们也很想看到行业的最新产品。


展会恰恰能同时满足这些人对于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的好奇心。反过来,如果展会能用学术板块把这群人吸引到展会现场,那无疑能起到引领行业、建护城河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真正的协作、融合。


还有一个好处,年轻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喜欢这个展会,形成一个圈子,即展会有了上面英富曼提到的社群。待他们成长起来,成为企业高管、高校系主任博导、科研院所室主任,就自发相聚在展会,从而带动下一波年轻科研人员,社群扩大了。



学术板块可以有哪些内容



大概有这么几类。




学术板块要突出国际性。



把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专家请到展会现场



除了纯学术会议或者IT大厂的开发者大会,大多数论坛、展览的参与者通常都是企业的市场销售人员,而不是技术人员。但技术人员是很想去学习交流的。



我们去年7月9日发了一篇“技术贴 | 展台上应该安排什么人 ”,文中提到,ScienceDirect是爱思唯尔旗下著名的学术数据库,发了篇论文,题目是《“展会人员的脱节:展商强调的重点和观众喜好的差异比较”》。


论文发现,相对于观众的偏好,专业展的参展商在展位上安排的技术人员明显不足。说白了,就是很多展商错配了展台工作人员,B2B展会观众想见懂产品的技术专家,展商说,嗯,他们没来,在办公室搞研发呢。



美国的展览产业研究中心(CEIR)在2017年对展览观众参与度进行了一次调查,报告显示,观众想要见的人和他们在展位上见到的工作人员之间存在差距,观众非常重视与展商的技术/产品专家交流,重视度达到了79%,而展商重视度为52%,两个差异度不小。



美国的很多展会都叫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大会暨展览会),大会就是偏学习教育。


如果您的展会适合增加学术板块,那加上后,除了上面提到的好处之外,展会至少显得很是高大上。


个人观点,写得不好,请您憋住不要笑。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