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50-09:20 | 大会报告 |
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多样性与高原地形地貌的协调演化 |
周浙昆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2 | 09:20-09:50 | 大会报告 |
红树植物演化的基因组机制 |
施苏华 教授 | 中山大学 |
3 | 09:50-10:30 | 大会报告 |
新冠病毒的起点,传播与控制-从演化观点看问题 |
吴仲义 教授 | 中山大学 |
4 | 10:40-11:20 | 大会报告 |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机遇和挑战 |
王文 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
5 | 11:20-12:00 | 大会报告 |
优薯计划-基因组学指导的马铃薯绿色革命 |
张春芝 研究员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6 | 12:00-12:30 | 大会报告 |
生态位的分化和竞争驱动种群适应性进化——肿瘤生态学 |
吕雪梅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南极衣藻适应极端环境的进化基因组学研究 |
钟伯坚 正高 | 南京师范大学 |
2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树木生态适应机理研究 |
杜芳 教授 | 北京林业大学 |
3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全基因组复制的基因新功能化促进了红树植物适应波动的潮间带环境 |
徐绍华 专职科研 | 中山大学 |
4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Developmental genomics explains flower pigmentation in Rhododendron |
杨福生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5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恶性杂草稗草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研究 |
吴东亚 助理研究员 | 浙江大学 |
6 | 15:40-16:00 | 专题发言 |
全基因组测序四个红木物种揭示了红树环境适应性逆转的基因组机制 |
郭子骁 特别研究助理 | 中山大学 |
7 | 16:20-16:40 | 专题发言 |
植物多倍化与驯化历程中的顺反式表达调控进化 |
胡冠菁 研究员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 |
8 | 16:40-17:00 | 专题发言 |
基因组测序揭示菱属的多倍体起源及系统发育关系 |
卢瑞森 助理研究员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9 | 17:00-17:20 | 专题发言 |
基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菊类植物多倍化研究 |
张太奎 博士后 | 复旦大学 |
10 | 17:20-17:40 | 专题发言 |
峨眉锥栗的杂交起源和基因组演化 |
孙永帅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1 | 17:40-18:00 | 专题发言 |
杂交起源和适应性变化促进多倍体的成功扩张 |
韩廷申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2 | 18:00-18:20 | 专题发言 |
阴香基因组和转录组揭示右旋龙脑累积的规律 |
侯晨 助理研究员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