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Phylogenomic and Macroevolutionary Evidence for an Explosive Diversification of a Continental Plant Radiation in the Miocene |
孔航辉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2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Oreocnide (Urticaceae) reflects recent climate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
吴增源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3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长距离传播与区域灭绝事件共同形塑小檗属常绿类群的间断分布格局 |
游旨价 博士後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納熱帶植物园 |
4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无脊椎动物扩散类群百部科的时空格局形成机制 |
陈永生 中级 | 辽宁师范大学 |
5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中国西南山地特有性的演化格局与机制——以高黎贡山为例 |
叶俊伟 助理研究员 | 西南林业大学 |
6 | 15:40-16:00 | 专题发言 |
冬青属(Ilex)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历史研究 |
姚 昕 助理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7 | 16:20-16:40 | 专题发言 |
泛热带分布被子植物紫珠属(唇形科)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及果实颜色演化研究 |
马仲辉 副教授 | 广西大学 |
8 | 16:40-17:00 | 专题发言 |
中国种子植物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地理格局初探 |
戎 俊 研究员 | 南昌大学 |
9 | 17:00-17:20 | 专题发言 |
桑寄生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
刘 冰 助理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10 | 17:20-17:40 | 专题发言 |
East Asian origins of European holly oaks (Quercus section Ilex Loudon) via the Tibet-Himalaya |
姜小龙 讲师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1 | 17:40-18:00 | 专题发言 |
豆科若干洲际间断类群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
段 磊 助理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12 | 18:00-18:20 | 专题发言 |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山胡椒属系统发育学研究 |
田祥宇 讲师 | 郑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