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50 | 主旨报告 |
催化反应活性位点的原位表征 |
郝维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08:50-09:05 | 邀请报告 |
半导体界面缺陷选择性激发介导超快热电子转移 |
周传耀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09:05-09:20 | 邀请报告 |
光电催化过程中的表界面化学 |
李景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09:20-09:35 | 邀请报告 |
紫外拉曼光谱指导制备异相结催化剂 |
王 翔 | 大连理工大学 |
09:35-09:50 | 邀请报告 |
氧化铁电极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
张和民 | 四川大学 |
09:50-10:05 | 邀请报告 |
单原子协同空位增强光电催化产氢与阳极氧化 |
李喜宝 | 南昌航空大学 |
10:05-10:15 | 口头报告 |
二维超薄光催化材料电荷转移调控与强化 |
夏 阳 | 武汉工程大学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40-11:00 | 主旨报告 |
III-V族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
吕功煊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1:00-11:15 | 邀请报告 |
X射线吸收谱技术及光催化应用 |
张林娟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11:15-11:30 | 邀请报告 |
光催化非线性关系线性化 |
陈加藏 | 杭州师范大学 |
11:30-11:45 | 邀请报告 |
高效光催化氧化体系构建与反应机理探究 |
汪 昊 | 兰州大学 |
11:45-11:55 | 口头报告 |
半导体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增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
刘小磊 | 暨南大学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50 | 主旨报告 |
微区超快光谱与应用 |
刘新风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13:50-14:05 | 邀请报告 |
光催化合成苯酚 |
张金水 | 福州大学 |
14:05-14:20 | 邀请报告 |
量子点光催化可控活性聚合反应 |
杜 骏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4:20-14:35 | 邀请报告 |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的协同光催化体系 |
郎贤军 | 武汉大学 |
14:35-14:50 | 邀请报告 |
高能射线驱动的CO₂分子活化转化 |
马 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50-15:05 | 邀请报告 |
结晶氮化碳可见光及近红外光活性的调控策略 |
张国强 | 大湾区大学 |
15:05-15:15 | 口头报告 |
体相与表面电场协同促进苝基纳米片光催化产氢 |
牛 慧 | 北京工业大学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30-15:50 | 主旨报告 |
光催化水氧化反应动力学 |
王秀丽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5:50-16:05 | 邀请报告 |
金属纳米团簇光生电荷微观可控调制实现太阳能转化 |
肖方兴 | 福州大学 |
16:05-16:20 | 邀请报告 |
晶格匹配的共价异质界面协同内建电场促进高效H₂O₂光合成 |
胡俊蝶 | 苏州科技大学 |
16:20-16:35 | 邀请报告 |
电解非纯水制氢 |
凌 涛 | 天津大学 |
16:35-16:50 | 邀请报告 |
有机共轭聚合物光催化 |
陈 雄 | 福州大学 |
16:50-17:05 | 邀请报告 |
光催化剂颗粒表面可接触电荷的量化 |
傅 聪 | 安徽师范大学 |
17:05-17:20 | 邀请报告 |
高效太阳能制氢硫氧化物材料与器件 |
王松灿 | 西北工业大学 |
17:20-17:30 | 口头报告 |
非金属TiN的SPR效应增强ZnO光电极光电性能的研究 |
付军丽 | 中央民族大学 |
17:30-17:40 | 口头报告 |
m-WO₃@Cu₂O全天候光催化CO₂还原制CO |
王虹智 | 中国海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