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植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植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
第二轮通知
云南省植物学会自1953年成立以来,已走过67年的历程。67年来,云南省植物学会团结广大植物学工作者,在促进云南省的植物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云南省植物学会理事会讨论决定,定于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植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植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云南省植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吴征镒科学基金会承办,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协办。本次会议将是云南省植物学领域的一次盛会,对推动我省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迎接即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学生踊跃参加。
一、会议时间:2020年11月12日-14日,12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昆明惠玥温德姆酒店(昆明市盘龙区龙溪路99号)
三、会议报到
1. 报到时间及地点:
11月12日 10:00-12:00 昆明植物所科技信息中心
11月12日 16:00-18:00 酒店大堂(入住酒店代表)
11月13日 7:20-8:20 酒店大堂
2. 缴费方式
1)线上缴费:通过会议网站或微官网注册报名后,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缴费(支付前请确认本单位可报销方式)。
2)现场缴费:已注册未缴费的代表请在会议报到处刷卡或扫描二维码支付。
3. 会议发票:请通过会议网站或微官网个人中心正确填写发票抬头和纳税人识别号,会后开具增值税普通电子发票,发送至代表邮箱。
4. 住宿发票:住宿发票由所住酒店开具。
四、会议日程
11月12日(星期四) |
||
10:00-12:00 |
会议报到 |
昆明植物所科技信息中心 |
16:00-18:00 |
会议报到(入住酒店代表) |
酒店大堂 |
11月13日(星期五) |
||
7:20-8:20 |
会议报到 |
酒店大堂 |
8:30-8:50 |
开幕式 |
四楼会议室1 |
8:50-10:05 |
大会报告 |
|
10:05-12:00 |
云南省植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
|
12:00-13:30 |
午餐 |
三楼自助餐厅 |
13:30-18:30 |
第1分会场: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学 |
四楼会议室1 |
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 |
四楼会议室3 |
|
第4分会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四楼会议室2 |
|
14:00-16:00 |
PD编委会会议 |
四楼会议室4 |
18:30-19:30 |
晚餐 |
三楼自助餐厅 |
19:30-21:30 |
云南省植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四楼会议室2 |
11月14日(星期六) |
||
8:30-12:10 |
第1分会场: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学 |
四楼会议室1 |
第3分会场:植物化学与资源持续利用 |
四楼会议室3 |
|
第4分会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四楼会议室2 |
|
12:10-13:30 |
午餐 |
三楼自助餐厅 |
13:30-15:10 |
大会报告 |
四楼会议室1 |
15:10-15:40 |
闭幕式 |
|
15:40 |
离会 |
大会报告
11月13日(星期五) 8:30-10:05 四楼会议室1 |
|
8:50-9:15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介绍 高正文(COP15云南省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
9:15-9:40 |
种子植物生命之树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及形成机制 孙 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9:40-10:05 |
云南观赏植物研究与利用 王继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11月14日(星期六) 13:30-15:10 四楼会议室1 |
|
13:30-13:55 |
粉花绣线菊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 郝小江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3:55-14:20 |
Genome Editing with Programmable Nucleases in Crop Plants 高彩霞(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14:20-14:45 |
全覆盖保护计划:中国植物园的保护行动 陈 进(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4:45-15:10 |
七彩云南的前世今生 郑洪波(云南大学) |
植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学(第1分会场)
11月13日(星期五) 13:30-18:25 四楼会议室1 |
|
13:30-13:50 |
青藏高原古近纪植物多样性及其对高原形成过程的启示(主旨报告) 苏 涛(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3:50-14:10 |
影响中国西南栎属植物多样化因素的探讨(主旨报告) 邓 敏(云南大学) |
14:10-14:30 |
巨龙竹种源分化机制探讨 杨汉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14:30-14:50 |
论多倍体在植物多样化中的作用 韩廷申(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4:50-15:10 |
毛茛科大马士革黑种草假蜜腺的形态学和分子机制研究 廖 虹(云南大学) |
15:10-15:30 |
属间杂交类群的分类学处理—接受还是忽略? 刘红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5:40-16:00 |
横断山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变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主旨报告) 星耀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6:00-16:20 |
玉米基因组马赛克状的组织特点及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 刘 晖(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6:20-16:40 |
石栎物种的果实形态和类型研究 陈 曦(云南大学) |
16:40-17:00 |
列当科翅茎草族一新属——草柏枝属 郁文彬(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7:00-17:20 |
水平基因转移与植物适应性进化 关艳龙(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7:20-17:40 |
植物学野外实习中的科教一体化实践 王焕冲(云南大学) |
17:40-17:55 |
生态位分化驱动台湾产瓦氏组小檗的物种形成 游旨价(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7:55-18:10 |
报春花属(Primula L.)植物交配系统转变的遗传效应 王昕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8:10-18:25 |
两种不同繁殖特性象牙参属植物蜜腺的形态结构及分子调控机制 王雯婧(云南大学) |
11月14日(星期六) 8:30-12:10 四楼会议室1 |
|
8:30-8:50 |
西南的野生食用菌和毒菌(主旨报告) 杨祝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8:50-9:10 |
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主旨报告) 伊廷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9:10-9:30 |
种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及其成因 朱安丹(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9:30-9:50 |
性冲突促进了性别分离:以细叶蓝钟花为例 张志强(云南大学) |
9:50-10:10 |
峨眉锥栗的杂交起源和基因组演化 孙永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0:20-10:40 |
稻属叶绿体,线粒体与核基因组的变异与适应性进化(主旨报告) 高立志(华南农业大学) |
10:40-11:00 |
Avoiding extinction — resilience of the tree-of-life Harald Schneider(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1:00-11:20 |
榕树和榕小蜂协同演化 王 刚(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1:20-11:40 |
牛肝菌营养方式演化研究 吴 刚(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1:40-11:55 |
温带竹类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郭 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1:55-12:10 |
Chloroplast Phylogenomic of Lamiaceae 赵 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植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第2分会场)
11月13日(星期五) 13:30-18:35 四楼会议室3 |
|
13:30-13:50 |
受威胁的广布种:被忽视的大多数? (主旨报告) 陈 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3:50-14:10 |
云南省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驱动机制(主旨报告) 李帅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14:10-14:30 |
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主旨报告) 马永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4:30-14:50 |
跨喜马拉雅醉鱼草属植物濒危机制解析 葛 佳(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4:50-15:10 |
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蓝莓产业进入“新时代”! 和爱军(云南蓝莓专委会) |
15:10-15:30 |
对蒜头果根部半寄生特性缺乏了解是蒜头果造林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李爱荣(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5:30-15:50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保育技术研究 李贵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16:00-16:20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茶果樟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申仕康(云南大学) |
16:20-16:40 |
被忽视的遗传多样性—以山黑豆属为例 田 斌(西南林业大学) |
16:40-17:00 |
外来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入侵状态与发展趋势 王四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17:00-17:20 |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 许 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7:20-17:40 |
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和行动 杨 静(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7:40-18:00 |
生命观察 2021 · 聚焦公众科学 徐洲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8:00-18:20 |
生态系统工程师对滇西北高山冰缘带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陈建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8:20-18:35 |
转录组比较分析揭示木本植物响应pH变化的分子机制 周雄丽(云南大学) |
植物化学与资源持续利用(第3分会场)
11月14日(星期六) 8:30-11:50 四楼会议室3 |
|
8:30-8:50 |
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主旨报告) 黄胜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8:50-9:10 |
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进展(主旨报告) 李国栋(云南中医药大学) |
9:10-9:30 |
Bioinspired Natural Products Total Synthesis(主旨报告) 邓 军(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9:30-9:50 |
基于天然小分子探针新乙肝病毒靶标蛋白的发现 许 敏(昆明理工大学) |
9:50-10:10 |
海菜花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永洪(云南师范大学) |
10:20-10:30 |
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姜 北(大理大学药物研究所) |
10:30-10:50 |
发展新方法和新策略高效合成糖类天然产物 肖国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0:50-11:10 |
云南特色民族药质量控制及思考:以彝药青叶胆和黄草乌为例 刘录(云南中医药大学) |
11:10-11:30 |
调控溶酶体功能的活性生物碱发现 张 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1:30-11:50 |
传统中药降血糖天然活性分子的发现 耿长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4分会场)
11月13日(星期五) 13:30-18:35 四楼会议室2 |
|
13:30-13:50 |
青霉菌代谢产物诱导烟草抵御烟草花叶病毒病(主旨报告) 陈穗云(云南大学) |
13:50-14:10 |
植物褪黑素调控气孔关闭和气孔免疫的机理(主旨报告) 陈 奇(昆明理工大学) |
14:10-14:30 |
转座子传递生长素介导的DRO1基因表达促进水稻避旱性 杜云龙(云南农业大学) |
14:30-14:50 |
野生烟草如何“择夫”——浅析渐狭叶烟草的交配系统 郭 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4:50-15:10 |
植物“化学防御”的分子调控-以渐狭叶烟草和链格孢菌互作为例 吴劲松(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5:20-15:40 |
激素信号调控植物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主旨报告) 胡彦如(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5:40-16:00 |
被子植物适应波动光强的光合调控机制 黄 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6:00-16:20 |
蘑菇目鹅膏环肽生源合成途径的框架研究 罗 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6:20-16:40 |
乙烯信号途径负调控玉米的诱导抗虫反应 齐金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6:40-17:00 |
茶树基因组转座子扩增与基因组大小进化 张群洁(华南农业大学) |
17:00-17:20 |
茉莉酸-乙烯-赤霉素互作调控接触性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 王 蕾(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7:20-17:40 |
青藏高原紫花针茅就地适应的分子基础 杨云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1月14日(星期六) 8:30-12:00 四楼会议室2 |
|
8:30-8:50 |
寄生植物菟丝子与寄主间相互作用研究(主旨报告) 吴建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8:50-9:10 |
玫瑰无刺?—基因组和遗传学解析(主旨报告) 胡金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9:10-9:30 |
植物响应高温的传代记忆的表观遗传机制 刘军钟(云南大学) |
9:30-9:50 |
Proteomics approaches in studying nutrient induced signaling processes 武旭娜(云南大学) |
10:00-10:20 |
蒺藜苜蓿的复叶模式建成机制研究(主旨报告) 陈江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0:20-10:40 |
植物铁营养稳态维持的分子机理 梁 岗(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10:40-11:00 |
木本油料特殊脂肪酸油脂累积的生理和分子机理 刘爱忠(西南林业大学) |
11:00-11:20 |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Jasmonate on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 潘金晶(云南农业大学) |
11:20-11:40 |
橡胶基因组的破译:大戟植物的进化、胶乳生物合成与橡胶树驯化 朱勋格(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1:40-12:00 |
三七皂苷生物合成与基因组进化 张 丹(华南农业大学) |
四、会议用餐:午餐12:00-13:30,晚餐18:00-19:30,酒店三楼自助餐厅(注:因条件所限,会议不提供清真饮食)
五、会议住宿:
昆明惠玥温德姆酒店(会议协议价360元/晚)
联系人:邓常玲 13888989794
六、交通指南
1. 会场交通:可乘坐Z65路公交车(司家营-颐惠园小区)下车步行100米左右抵达酒店。
2. 接送安排
会议将安排2辆大巴车负责昆明植物所至会场的往返接送。发车时间:
11月13日 7:30 昆明植物所1号门-会场
20:00 会场-昆明植物所
11月14日 7:30 昆明植物所1号门-会场
16:00 会场-昆明植物所
七、会议须知
1. 根据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请各位会议代表做好防护准备,进入会场测体温,使用手机出示云南健康码绿码标识。会议室内请佩戴口罩。
2. 参会胸牌是全程参会的唯一有效凭证,请妥善保存并在会议全程随身携带。
3. 会议报告PPT推荐尺寸16:9,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报告交由主会场及分会场联系人拷贝至会议电脑。为尊重知识产权,会议期间不提供PPT报告拷贝服务,有需要者请在会后直接与报告人联系。
4. 进入会场请将移动电话设置为会议模式,注意维护会议秩序,保管好贵重物品。
八、大会微官网
会议最新资讯、日程等信息及会议资料下载,均通过会议网站和微官网进行发布,请扫描二维码,并收藏以备随时查询。
九、会议工作组联络人
注册缴费:康 珠 13669746006
酒店入住:邓常玲 13888989794
会议交通:武 涛 13888165168
餐饮协调:杜如男 18687845889
应急保障:郭云刚 13888732290
会议秘书处:杨云珊 13888179794
云南省植物学会
2020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