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华钧,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机器推理、大数据与知识工程、智能生物医药等。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知识引擎联合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大数据期刊 Elsevier Big Data Research主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KG专委)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开放知识图谱 OpenKG 牵头发起人、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CCKS2020大会主席。
2.Tommie Meyer,开普敦大学(UCT)的计算机科学教授,CAIR-UCT人工智能研究主席,人工智能研究单位(AIRU)的联合主任,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中心(CAIR)的联合主任。国际公认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专家,并且是南非仅有的三位获得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A级评级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还是SAICSIT,AAAI,ACM的成员,ASSAf的当选成员,以及AAS的研究员。
3.Jim Hendler,是伦斯勒理工学院伦斯勒数据探索与应用研究所的教授和主任。他是早期语义Web开发人员之一。Hendler长期担任马里兰大学教授,是知识发现联合研究所的主任,并在计算机科学系、高级计算机研究所和系统研究所担任联合任命。他是马里兰信息和网络动力学实验室语义网和代理技术主任。曾担任美国政府的“互联网专家”,为Data.gov项目提供指导,并于2016年被任命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数据和信息委员会成员。他是美国人工智能协会、英国计算机协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计算机协会的会员。
4.马宝君,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脑机协同信息行为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项目(培育建设)负责人,教育部首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负责人,上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负责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负责人,全国电子商务教育与发展联盟(“50”人论坛)专家委员。
5.季姮,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协调科学实验室附属教员。她是亚马逊学者。她是亚马逊-伊利诺伊州人工智能互动会话体验中心(AICE)的创始主任。在清华大学获得计算语言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多媒体多语言信息提取、知识增强大型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她于2023年和2024年被世界桂冠获得者协会评选为“青年科学家”;2016年和2017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青年科学家”和全球未来理事会成员;被Project Voice评为会话人工智能女性领袖(2023届)的一员。
6.胡伟,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库,以及与医学领域的交叉。具体研究:(1)知识图谱,包括表示学习、大模型等技术。成果发表在 ICML、NeurIPS、WWW、AAAI、IJCAI、ACL 等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会议,入选 AI 2000 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2)数据库,包括实体对齐、区块链等技术。成果发表在 SIGMOD、VLDB、ICDE、TKDE、VLDBJ 等数据库领域著名会议和期刊。兼任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研究员,通过数智技术赋能医疗创新。研究成果得到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