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
报告主题:构建家校育人体系,护航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报告人简介:李伟健,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浙江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家督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外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罗跃嘉 北京师范大学/康复大学
报告主题:焦虑的脑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报告人简介:罗跃嘉,北京师范大学/康复大学教授。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入选者。目前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兼社会认知分会会长、广东省认知科学学会名誉会长等,以及国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中组部评审专家。主持重大重点项目等十多项,30年来发表论文550篇,其中SCI/SSCI论文275篇。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5项,主要从事情绪与认知的心理生理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胡祥恩 香港理工大学
报告主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潜力应用、依赖挑战与以人类智慧为导向的应对思路
报告人简介:胡祥恩,香港理工大学学习理论与技术讲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院院长。曾在孟菲斯大学任教30年,担任心理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并在智能系统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还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和教授,并领导孟菲斯大学的高级分布式学习实验室。研究重点包括开发用于人类认知的数学模型、知识表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化辅导系统和分布式学习技术。
郭秀艳 复旦大学
报告主题: 内隐序列知识外显转化的脑机制探讨
报告人简介:郭秀艳,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老龄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室主任,国家级人才。主要利用心理实验法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对人类学习和记忆、人际互动中情感和认知机制及认知老化等进行研究。连续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心理学)。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时间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
报告主题:人工智能的挑战凸显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
报告人简介:谢小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理事。曾长期从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研究工作;主持开发了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近来的关注焦点是学生的成长评估和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水平。
刘丹 清华大学
报告主题:加强心理咨询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应对方式
报告人简介:刘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前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在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婚姻与家庭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版《家庭的伤痛与疗愈》等著作。
余毅震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主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热点及展望
报告人简介:余毅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心理卫生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专业标委会委员、教育部首届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童康复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健康管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体质健康与健康教育研究,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20余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一项。
周治金 华中师范大学
报告主题:创造性思维探索的回顾与展望: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
报告人简介:周治金,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心理学会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与兴趣聚焦于创造的认知神经机制,诗歌欣赏的心理机制与神经基础,语言、文化与创造。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陈建文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主题:大学生学业自我差异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
报告人简介:陈建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方向带头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分会、社会治理与心理学分会、心理学质性研究分会理事,湖北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发展与教育、学生学业素养的培养与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与教育、压力应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6部,曾获湖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熊猛 长江大学
报告主题:中国困境儿童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研究:外显-内隐-追踪-元分析的视角
报告人简介:熊猛,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长江大学“菁英人才”和“首届人文社科成果培育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荆州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发表论文40余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部十佳青年心理学人、荆州青年五四奖章等多个奖项。
尹述飞 湖北大学
报告主题:认知老化和促进:情绪社会性视角
报告人简介:尹述飞,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系系主任。担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副总干事、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学会AD与认知障碍康复分会常委、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武汉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等。曾荣获第七届朱智贤心理学奖(新秀奖)、“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等。主要采用行为、眼动、核磁等技术开展认知老化及其促进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BMC Geriatrics等期刊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