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驱动·科技强基:污染源全链条精准管控与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二)会议内容
会议形式
全程线下会议,设1个主会场和多个专题分会场,并设置墙报交流区域。
会议拟邀请国内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议题一)污染源跨介质排放溯源与管控
分会场主席:郑循华、冯玉杰
召集人:谢先军、唐贵谦、何伟华、薄宇
(议题二)水污染溯源与污染源管控
分会场主席:吴静、郭华明
召集人:马放、解鑫、邓娅敏、尹海龙
(议题三)大气污染溯源与污染源管控
分会场主席:冯银厂、谢品华
召集人:杨复沫、宁淼、毕晓辉、高健、秦敏
(议题四)固废污染溯源与污染源管控
分会场主席:陈冠益、黄启飞
召集人:田禹、吴玉锋、何品晶、岳东北
(议题五)土壤污染溯源与污染源管控
分会场主席:李芳柏、党志
召集人:侯德义、徐恒、师华定、刘同旭
(议题六)碳污融合排放清单技术
分会场主席:张强、郑君瑜
召集人:薛志钢、黄成、黄志炯、郑博
(议题七)减污降碳协同路径
分会场主席:严刚、朱法华
召集人:雷宇、彭林、丁焰、许月阳
(议题八)重点行业污染防控及碳减排技术
分会场主席:李俊华、朱廷钰
召集人:张登松、王强、黄张根、单文坡
(议题九)资源增效减碳与无废城市建设
分会场主席:程芳琴、林璋、温宗国
召集人:吴玉峰、李少鹏、宋慧平、李江山
(议题十)新污染物识别与风险防控
分会场主席:于云江、戴家银
召集人:贾汉忠、董帆、郑晶、张亚南
召集人:石振清、袁自冰、薛文博、孔少飞、程占军、古振澳、李媛
会议设立青年论坛,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与优秀青年管理人员、青年学者、青年工程师进行交流讨论,促进青年学术和事业发展。
召集人:胡京南、陈强、谭钦文、唐倩、张英志、康思聪
拟邀请开展过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的省市环境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领域内专家参与,交流探讨区域和城市精细化管控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参会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欢迎从事管控咨询服务类企业参会并作会议报告,分享成效好的典型案例做法。
会议将举办源排放监测、治理技术、数字化平台和设备展示,搭建创新技术、成果和项目交流互动平台,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转化应用。
由于会议口头报告时段有限,会议期间专门设置墙报交流区域,为参会专家学者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墙报尺寸:宽80cm×高120cm。
投稿要求:所有投稿均需在2025年7月16日之前提交不超过300字的报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