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报录用名单

张贴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2,6-薁基有机共轭聚合物:主链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向焌钧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溶液法制备的用于亚20nm垂直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大面积二维有机单晶 李耀光 天津大学
3 光控自适应有机晶体管器件制备与构效关系研究 王卫杰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适配体基脂多糖传感器 梅香远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5 分子尺度几何设计:锯齿型本征可拉伸聚合物半导体 朱明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6 基于三维相分离孔洞形貌给受体异质结的高性能本征可拉伸神经形态自适应晶体管 王成彧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本征可拉伸非易失性光探测晶体管 刘屹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8 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史文康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的拓扑选择性调控 王鑫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0 大面积二维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的固-液界面工程及其应用研究 洪嘉欣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春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2 高效析氢的高结晶乙烯基连接共价有机框架的构建 徐鹤林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3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用于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研究 李辰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
14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薄膜微结构创建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颜超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
15 以苯和芴为骨架的共轭聚电解质用于模拟神经突触和联想学习 张晨健 华东理工大学
16 2,6-薁共轭聚合物的直接芳基化合成与性能研究 汪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7 基于多重共振1,4-硼氮杂芳烃的窄谱带光电探测器 高蓉蓉 南开大学
18 骨架非对称型聚合物受体实现高效全聚合物太阳电池 吴宝奇 华南理工大学
19 基于噻吩苯并噻吩二酮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的合成与应用 栗彬育 东华大学
20 平衡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U型非富勒烯二聚体 丁鹏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1 用于可空气加工的硅氧烷侧链修饰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何雨绒 江汉大学
22 类合金二聚体掺杂策略使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19.70%,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陈瑾 江汉大学
23 小分子受体的高度有序多态性实现高效稳定的二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张盼盼 苏州大学
24 设计一种具有硅烷基和氟取代的高结晶性聚合物给体以实现高效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徐志刚 苏州大学
25 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抑制稠环电子受体的激子-振动耦合,实现低能量损失和20.5%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古晓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
26 具有不同烷基链位的非完全共轭二聚体巨分子受体构筑的高效稳定有机太阳能电池 肖曼军 湘潭大学
27 应用高介电常数和各向同性电荷传输的富勒烯杂化稠环受体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 方海盛 北京化工大学
28 基于铂金属复合物的二聚化电子受体用于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程杨 北京化工大学
29 多功能的第三受体实现了光伏参数的协同提升以及三元有机光伏电池的高比例耐受性 刘宇豪 杭州师范大学
30 非卤苯酐类挥发性固体添加剂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翁超 湘潭大学
31 混合连接位点的非完全共轭不对称二聚化巨分子受体构筑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20% 刘汉 西安交通大学
32 基于氰基丙烯酸酯取代(寡)噻吩的低成本聚合物给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沈平 湘潭大学
33 简单非对称小分子受体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王旭萌 常州大学
34 激子寿命与形貌协同调控策略提升二元太阳能电池效率与稳定性 李博文 常州大学
35 链长设计实现非稠环受体分子构型的精准调控 申帅帅 河南大学
36 调控给体和受体的空间折叠实现高效率橙红色热激活延迟荧光 李茂秋 北京化工大学
37 异手性核的消旋嵌段共聚物中对映体将军与非手性士兵的手性交流 贺子翔 苏州大学
38 结构修饰调控n型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性能与运行模式 刘欣茹 上海大学
39 具有扩展的 π-d 共轭纳米带层的一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 商圣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0 基于稠环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的可见-近红外单晶有机光电晶体管 崔天强 兰州大学
41 基于分子掺杂的有机二维异质结构的设计合成 冯天喆 苏州大学
42 手性有机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其膜的对映体拆分性能研究 藏雨 齐齐哈尔大学
43 机械力操控上转换发光及圆偏振发光 骆支旺 深圳大学
44 利用手性分子控制铁电液晶的解旋电场及圆偏振光致发光 周湧智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5 基于有机铂配合物构筑的手性超分子组装体对鸟苷核苷酸的多通道识别应用 肖建楠 深圳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46 单纳米粒子实现上转换/下转移圆偏振发光用于光学防伪和信息加密 杨波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7 基于融合多重共振模块的中心对称排布分子设计策略构建高性能橙光窄谱带电致发光材料 鲁雪莹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48 基于羰基/氮多重共振结构的高效窄谱带绿光材料 梁璐 吉林大学
49 基于三元硼-氧-氮嵌入的多环芳烃实现高效的绿色超窄电致发光 蔡昕良 吉林大学
50 通过分子内共价键锁定调节多重共振发射器的电荷转移激发态 黄婷婷 吉林大学
51 基于螺环非共轭作用调控多重共振材料发光性能 屈扬坤 苏州大学
52 通过整合空间共轭的相邻芳烃与氮/羰基框架用于窄带发射 刘芮宏 苏州大学
53 新型S(nπ)TADF多硫芳烃大环分子及器件 孙浩 常州大学
54 用于高性能窄带电致发光与护眼照明的高效三组分激基复合物 刘邓辉 华南理工大学
55 羰基-七环核协同助力双TADF单分子白光OLED 杨国喜 华南理工大学
56 通过芳香性调控点亮具有窄光谱发射特性的非苯芳烃Acepleiadylene衍生物 汤霄宇 南开大学
57 动态有机室温磷光过冷液体及性能研究 徐梓轩 山西医科大学
58 带萘并呋喃并吡嗪基团和二苯并噻吩基团的双主体材料以及高效、稳定的红色磷光器件 赵洪玉 北京拓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9 通过延长螺烯片段解锁扭曲结构对窄化光谱的积极作用 杜呈卓 Nankai University
60 含不同给体的D-A型2-异喹啉喹唑啉酮 — —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 李茶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61 高效热激子蓝紫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 蒋开 常州大学
62 高性能溶液加工红色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刘小龙 常州大学
63 基于苯并三(三氮唑)受体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 朱勤宇 常州大学
64 利用分子内氢键构建可溶剂加工的高效率激基复合物体系 赖晓翼 常州大学
65 超过900 nm近红外发射的蒽嵌苯酮TADF材料可用于NIR-OLED和靶向肿瘤的光热治疗 周忠鑫 常州大学
66 基于蓝光MR-TADF受体诱导的近红外-白光可调激基复合物及其OLED性能研究 蒲伊轩 常州大学
67 基于蒽醌的TSCT-TADF材料实现以反卡莎为主的黄光发射 靳淑静 常州大学
68 发射圆偏振热活化延迟荧光的手性联萘酚基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余超 北京化工大学
69 基于羰基/氮多重共振结构的高效窄谱带绿光材料 梁璐 吉林大学
70 金属配合物分子结中多粒子协同调控的电荷-自旋输运机制研究 柯蕴哲 天津大学
71 光激发辅助化学掺杂有机半导体 纪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2 彩色的多孔高性能聚合物热电薄膜 赵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3 二维共轭配位聚合物中的安德森局域化转变 程锦皓 天津大学
74 薁异靛蓝基有机忆阻器的构筑与突触功能研究 葛从伍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75 有机共晶磁性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孙世悦 天津大学
76 室温均相法制备双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共价有机框架忆阻器 张琼珊 华东理工大学
77 有机近红外磷光主客体材料中三线态能量传递的可视化研究 孔繁诚 香港大学
78 基于深度学习与数据驱动的TADF分子设计与高通量筛选 张博远 东华大学
79 基于手性硼氮杂蒽的日盲紫外圆偏振光晶体管器件 李琬卉 南开大学
80 发射圆偏振热活化延迟荧光的手性联萘酚基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余超 北京化工大学
81 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的深蓝光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江冠禹 北京化工大学
82 基于四苯基硅立体结构调节分子聚集制备高性能溶液加工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曹忠煦 北京化工大学
83 基于平面性给体单元的空间电荷转移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与光电性能研究 宋用军 华中师范大学
84 多种烯醇 - 酮互变异构和激发态单向分子内质子转移产生强而窄带的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倪松潜 常州大学

联系我们

组委会
ncmmd9@cczu.edu.cn

征文投稿
宋欣 18262278396
xin.song@cczu.edu.cn
华磊 18811309500
hualei@cczu.edu.cn

会务联系
谭华 15773275970
tanhua815@126.com
朱梦冰 13912310468
zhumengbing@cczu.edu.cn


您好,我是您的专属AI参会助手!您可以尝试给我安排如下任务:
{{item.question}}

{{ai_type_list[item.type_index]?.name}}

是否满意:
深度思考中
{{ '' == 'cn' ? ai_type_list[ai_type_index]?.name : ai_type_list[ai_type_index]?.name_en }}

{{ '' == 'cn' ? item.name : item.name_en }}

{{ '' == 'cn' ? item.desc : item.desc_en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