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负责作品的网评、会审和答辩。作品的网评采用回避和多次的评审方法,复审和答辩环节由中国制冷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家委员会抽调专家进行评议。评分标准如下:
1、 原创性及创新性 35分
错误的应用了现有的理论知识,对真理的扭曲和误解。(0分)
简单的应用了教科书上现有的知识。(10分)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改进。(15分)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有了较为深入的创新,有申请专利的潜能。(20分)
创造了新的知识或技术,可以此直接申请专利。(25分)
发现了新的基础理论知识,将对整个学科起到推动性进步。(35分)
2、 可行性 30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不可行。(0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较难实现。(5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可行,但有较多限制条件。(10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可行,但有条件。(15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可行。(20分)
该作品在现有理论基础下完全可以实际应用。(30分)
3、 适用性 25分
该作品能效远低于现有产品,成本过高,暂无应用前景。(0分)
该作品能效较差,成本高,应用前景较差。(5分)
该作品能效和现有水平相当,成本高,应用前景一般。(10分)
该作品能效稍有提高,成本较高,应用前景较好(15分)
该作品能效显著提高,成本和现有水平相当,应用前景好(20分)
该作品能效显著提高,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好(25分)
4、 表达方式 10分
表达不规范、无条理。(0分)
表达规范、条理较差。(3分)
表达规范,较有条理。(6分)
表达规范、有条理。(8分)
表达规范、方式多样,有条理。(10分)
共计100分。
{{ '' == 'cn' ? item.name : item.name_en }}
{{ '' == 'cn' ? item.desc : item.desc_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