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致辞 |
大会开幕式与领导致辞 |
||
2 | 08:50-09:10 | 仪式 |
环境化学杰出成就奖/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青年环境化学奖颁奖仪式 |
||
3 | 09:10-09:30 | 仪式 |
《环境化学前沿(第四辑)》新书发布仪式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30-10:05 | 大会报告 |
纳米发电机在环境保护与碳中和中的应用 |
王中林 |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 | 10:05-10:40 | 大会报告 |
Nanotechnology-Enabled 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
Pedro J.J. Alvarez | Rice University,Houston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0-11:15 | 大会报告 |
浅谈环境放射化学 |
柴之芳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 | 11:15-11:50 | 大会报告 |
The environmental biogeochemistry of phosphorus: a tale of too little or too much |
Philippe Van Cappellen | University of Waterloo,Canada |
3 | 11:50-12:10 | 大会报告 |
环境化学资助情况介绍 |
庄乾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5 | 致辞 |
分会开幕式致辞
陈景文
大连理工大学
|
||
2 | 13:35-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面向新污染物治理的环境计算毒理学 |
陈景文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3:55-14: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化合物毒性预测的机理性计算毒理模型 |
Hao Zhu | Tulane University |
4 | 14:15-14: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静水流深”- 深度学习在大尺度流域水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
直伟 | 河海大学 |
5 | 14:30-14:42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计数型分子指纹的机器学习污染物性质预测模型 |
钟士发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4:42-14:5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的固废重金属赋存形态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
齐冲冲 | 中南大学 |
7 | 14:54-15:06 | 口头报告(Oral) |
数据分析技术助力新污染物的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 |
穆云松 | 中国人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整合药理学和毒理学谱的内分泌干扰物预测新策略 |
唐贇 | 华东理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斑马鱼胚胎表型分析及其毒理学应用研究 |
林思劼 | 同济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污染物生物与化学转化中的界面电子转移机制 |
陈洁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6:25-16:3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探索影响含氮废弃物多孔碳CO2捕获量的结构因素 |
张思玉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5 | 16:37-16:49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在石墨炔基单/双原子催化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
王金龙 | 华中师范大学 |
6 | 16:49-17:01 | 口头报告(Oral) |
网络毒理分析方法评估PPCPs毒性风险 |
张永红 | 重庆医科大学 |
7 | 17:01-17:1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迁移学习的化学品生殖毒性离体-活体外推模型构建 |
傅志强 | 大连理工大学 |
8 | 17:13-17: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环境有机物性质的预测模型 |
曹慧明 | 江汉大学 |
9 | 17:25-17:37 | 口头报告(Oral) |
内分泌干扰物高通量识别技术研究 |
谭皓月 | 南京大学 |
10 | 17:37-17:49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计算毒理学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绿色替代设计 |
王浩博 | 大连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污染物影响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微观可视化探究 |
张勇 | 厦门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多氟化合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及环境行为 |
蔡亚岐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宏病毒组学研究活性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病毒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 |
栾天罡 | 中山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致病菌生物传感检测研究 |
刘猛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在水体急性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
范美坤 | 西南交通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重金属与石油烃的界面微传感光谱成像 |
高婷娟 | 华中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纳米酶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 |
黄玉明 | 西南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的免疫分析方法 |
匡华 | 江南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污染物的非靶标在线全分析新策略 |
李东浩 | 延边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EXAFS技术的重金属电分析增敏机制研究 |
黄行九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污染物免疫生物传感分析 |
吴晓玲 | 江南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分析、识别与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于南洋 | 南京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复杂环境与生物样本中化学污染物与代谢产物识别 |
栾合密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核酸功能化等离子体器件在水质抗生素高通量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
贾文超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水凝胶SERS芯片在复杂样品中目标小分子的免分离筛查及定量分析应用 |
董永强 | 福州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富集-光谱技术的污染物现场快速识别研究 |
渠陆陆 | 江苏师范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机制及环境分析方法研究 |
郑娟 | 中山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波化学反应样品制备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方案 |
梅枝意 | 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烟碱农药的代际效应 |
应光国 | 华南师范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particulate pollutan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o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
林思劼 | 同济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新烟碱类农药污染与代谢毒性效应机制 |
吴晓玲 | 江南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抗生素诱发脂肪积累与机制研究 |
于振洋 | 同济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EHDPHP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D2刺激斑马鱼暴饮暴食导致肥胖的研究 |
钟文珏 | 南开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浓度水平三氯生和三氯卡班与脂肪酸共暴露对肝脏脂肪累积的协同作用及分子机制 |
曹林英 | 湖南农业大学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线粒体代谢组学揭示MCCPs对L02细胞的潜在毒性机制 |
耿柠波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十溴二苯乙烷诱导的斑马鱼仔鱼糖脂代谢紊乱和神经毒性有关 |
朱璧然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皮肤接触暴露途径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健康风险研究 |
王亚韡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化学品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调控宿主免疫 |
方明亮 | 复旦大学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不同筛选值的运城市盐湖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
张全喜 | 山西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改进PBTK-IVIVE方法预测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等效浓度 |
许宜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定量区分氟虫腈及其转化产物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贡献 |
李慧珍 | 暨南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个人护理品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暴露风险与环境负担 |
林楠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PFASs复合污染对沉水植物及其附着生物膜毒性机制 |
李琪 | 成都理工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比较研究 |
闫振华 | 河海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代表性省市辅助生殖治疗女性卵泡液PFAS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 |
臧路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青鳉中美托洛尔和文拉法辛的对映选择性吸收和净化动力学研究 |
金林杰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水体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研发与生态毒理学研究 |
刘勇 | 云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等离子体的离子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
郭寅龙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合成大分子质谱与STM可视化表征 |
李霄鹏 | 深圳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用于污染物现场分析的微型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研制 |
郑成斌 | 四川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压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光谱仪研制和方法开发 |
汪正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便携式倏逝多色波荧光光流控生物传感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
龙峰 | 中国人民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微生物与颗粒的三维动态表征 |
龚湘君 | 华南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固态离子分析传感 |
牛利 | 广州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光电离离子迁移谱和质谱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
李海洋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便携式温室气体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
庞小兵 | 浙江工业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超快速气相色谱仪及其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溯源中的应用 |
何世堂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5 | 16:45-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同位素仪器研制与方法开发 |
桂建业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 |
6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用于重金属分析的小型化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关键部件研制 |
蒋小明 | 四川大学 |
7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同步荧光光谱仪的研制 |
鲍恋君 | 暨南大学 |
8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微型光谱分析装置研究 |
田永 | 青岛理工大学 |
9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便携式光电离质谱仪的研究及应用 |
俞建成 | 宁波大学 |
10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拉曼积分球原位定量检测环境水和大气中ppm含量污染物 |
黄保坤 | 江苏海洋大学 |
11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光谱分析 |
范萍萍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12 | 17:55-18:05 | 口头报告(Oral) |
便携式开管式离子色谱仪现场测定环境阴离子 |
黄维雄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3 | 18:05-18: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化学机器视觉的复杂环境样品智能分析技术及关键设备 |
段倩囡 | 西北大学 |
14 | 18:15-18:25 | 口头报告(Oral) |
国产ICP-Q-TOF研发进展及其前沿分析应用示例 |
吴智威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分会开幕致辞 |
江桂斌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Integration of nontargeted analysis and mixture-toxicity modeling for the toxicity contributions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PM2.5 |
李向东 | 香港理工大学 |
3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燃烧源排放大气PM2.5、PM10的成分特征和人肺细胞毒性差异 |
罗小三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PM2.5通过自噬调节不同细胞命运诱导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姜威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PM2.5 和O3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协同作用 |
阚海东 | 复旦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颗粒物中血液毒性成分追踪分析 |
周群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蓄积于人肺中的大气细颗粒物重金属的指纹谱及健康风险研究 |
郭学军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欧洲大气颗粒物组分与氧化潜势的时空演化 |
姜建惠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细颗粒物暴露对跨器官能量平衡毒性的质谱多组学研究 |
杨铸 | 香港浸会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PM2.5及其组分暴露对认知的影响及身体活动的缓解作用 |
底骞 | 清华大学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气溶胶组分对华北平原PM2.5氧化潜势的贡献解析 |
刘佛傍 | 西安交通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PM2.5组分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关联及胎盘胎便组学分子的中介效应 |
张洁 | 厦门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PM2.5暴露对机体RNA m6A修饰的影响研究 |
李志刚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人血清白蛋白的非共价加合物组评估PM2.5水溶性有机分子内部暴露潜能 |
曾娅玲 | 南方科技大学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香港PM2.5 主要组分及其相关毒性的高空间分辨率估算 |
李志远 | 中山大学 |
12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GDI-ICP-MS介绍及其应用 |
朱敏 |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秀丽线虫的6-PPDQ毒理学研究 |
王大勇 | 东南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模式生物非洲爪蛙在内分泌干扰研究中的应用 |
秦占芬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杨杨 | 南京医科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EGF 与血红素稳态信号调控纳米塑料跨代毒性的分子机制 |
刘焕良 | 江南大学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致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系列研究 |
王尚乾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甲状腺干扰物的快速筛查方法—TIXMA |
何益得 | 南京工业大学 |
2 | 15:45-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四溴双酚A对斑马鱼的母体传递效应及毒性机制研究 |
党垚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3 | 16:00-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量子点导致秀丽线虫神经毒性效应的可视化分析 |
吴添舒 | 东南大学 |
4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线虫模型快速评估新污染物的跨代效应与遗传毒性 |
杜华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氯代有机磷酸酯通过脂质代谢诱导衰老效应及分子机制 |
王晨 | 上海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斑马鱼模型探究农药甲维盐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 |
顾杰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的光老化过程及对秀丽线虫的影响机制 |
陈海波 | 上海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毒金属智能感知修复生物体系的构建——以四膜虫为例 |
缪炜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唐鸿志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DNA功能材料的环境传感研究 |
张祯 | 江苏大学 |
4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难降解硝基芳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元件挖掘 |
李涛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自养产乙酸菌Sporomusa ovata的遗传操作工具开发 |
皮埃尔 | 武汉理工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对共存病毒受体基因调控预测 |
刘娴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GM001619参与Pseudomonas putida WBC-3菌株的4-硝基酚降解 |
邓教宇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2 | 15:55-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电子传递原理的工程微生物组设计与构建 |
许玫英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3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Cas9蛋白位点识别机制 |
薛超友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4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尼古丁降解元件创制研究 |
胡海洋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抗生素的代际传递作用和对子代免疫毒性 |
裘文慧 | 南方科技大学 |
6 | 17:05-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效应引导的新型污染物植物智能感知系统的构建 |
郑瑜 | 江汉大学 |
7 | 17:20-17: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近岸养殖水体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生长动态过程及其对微塑料性质影响 |
唐圆圆 | 南方科技大学 |
8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遗传编码生物传感信号放大器的构建 |
张桂敏 | 北京化工大学 |
9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哌嗪调控Paracoccus sp. TOH开放式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发酵工艺及废碳资源化研究 |
赵雷真 | 河南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文书谈判进展及展望 |
肖学智 |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交流中心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联合国化学品、废物和污染专家委员会建设进程和框架 |
李金惠 | 清华大学 |
3 | 14:40-15: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斯德哥尔摩公约进展与展望 |
彭政 |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交流中心 |
4 | 15:00-15: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进一步促进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并防止污染的科学与政策委员会的筹备进展和谈判走向 |
任志远 |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
5 | 15:15-15:25 | 口头报告(Oral) |
被动采样分析氯化石蜡生产企业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短链与中链氯化石蜡 |
高媛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5-16: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从氟代POPs履约到PFAS整体管控:科学逻辑与现实挑战 |
黄俊 | 清华大学 |
2 | 16:05-16: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国际履约监测方法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
张利飞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3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PFOS在电镀和消防领域 典型替代品PBT特性初步筛选评估 |
刘敏 | 上海市检测中心 |
4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中国母乳和膳食中紫外线吸收剂的污染特征 |
吕冰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5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国际化学品风险科学与政策前沿:从PBT迈向PMT |
张少轩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农药健康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创建及展望 |
张宏军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从DDT,草甘膦,有机磷,到新烟碱杀虫剂的农药使用方法和毒性的演变 |
吕陈生 | 西南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除草剂诱导植物脂质代谢异常和生态毒性效应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
文岳中 | 浙江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蚯蚓协同土壤微生物加速了手性杀菌剂抑霉唑高毒S-对映体的优先降解 |
韩令喜 | 青岛农业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手性丙硫菌唑的对映体选择性毒理效应:以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为模型 |
朱美庆 | 安徽工程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多组学方法揭示肠道微生物在低剂量氯氰菊酯(CP)暴露诱导的雄性青春期大鼠多器官毒性效应中的作用 |
岳思青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氟茚唑菌胺在土壤-蚯蚓中行为和毒性效应的影响 |
王菲迪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新烟碱类农药人体排泄特征及生物半衰期评估 |
宋世明 | 中山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农药应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
董丰收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手性SDHI类杀菌剂综合性评价研究 |
王新全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饲料中溴氰菊酯慢性暴露对斑马鱼亲代繁殖和跨代毒性 |
姜锦林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环境科学研究所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温背景下PSII型除草剂对造礁珊瑚的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
赵洪伟 | 海南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组学策略的新烟碱农药混合暴露毒性风险研究 |
徐立伟 | 安徽农业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羟基自由基作用下农药多菌灵的降解机制精准解析 |
刘文婧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两种典型农用除草剂的残留特征与风险评估:从大蒜栽培到加工 |
陈增龙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蜜蜂的联合毒性效应 |
陈小珍 | 宁波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作物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与降解机制研究 |
卢一辰 | 南京工业大学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成年人膳食、血清和母乳中百菌清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残留、影响因素及造成的慢性健康风险 |
张弛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1,4-二氯苯暴露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诱导未成年小鼠发生肥胖 |
佟超宇 | 浙江大学 |
12 | 17:40-18: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烟碱农药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暴露风险:TKTD模型的应用 |
游静 | 暨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NA |
刘文清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环境化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张远航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拓展型奇氧族-挥发性有机物(Oy-VOCs)标记法源解析:模块开发及其在我国东部地区臭氧污染事件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
傅宗玫 | 南方科技大学 |
2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工业烟气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监测与控制 |
李庆 | 复旦大学 |
3 | 15:10-15: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M2.5亚类源谱组成及其大气化学意义 |
孔少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5:25-15:37 | 口头报告(Oral) |
制动磨损颗粒物表面非均相化学过程初步研究 |
彭剑飞 | 南开大学 |
5 | 15:37-15:49 | 口头报告(Oral) |
民用秸秆燃烧排放一次有机气溶胶排放的挥发性分布特征 |
李兴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 15:49-16:01 | 口头报告(Oral) |
SO2和NH3共存对汽油蒸发排放SOA形成的协同效应 |
陈天增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建设大气超细颗粒物监测网络的思考与实践 |
蒋靖坤 | 清华大学 |
2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Study on the Unclassical Recycling Mechanism of Hydroxyl Radicals |
陆克定 | 北京大学 |
3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气-液界面化学效应及大气意义 |
张立武 | 复旦大学 |
4 | 17:00-17:12 | 口头报告(Oral) |
碘含氧酸驱动成核的理论研究 |
谢宏彬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7:12-17:24 | 口头报告(Oral) |
北京大气颗粒物羟甲基磺酸盐(HMS)的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
马涛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7:24-17:36 | 口头报告(Oral) |
走向大气新粒子生成机制的全从头算模拟 |
姜帅 |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 | 17:36-17:48 | 口头报告(Oral) |
氮杂环芳香类有机细粒子气溶胶大气老化和毒性分析 |
李春林 | 同济大学 |
8 | 17:48-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温度对NH3参与非均相反应生成硫酸盐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
王双喜 | 新疆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Diverse and High Pollu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Seasonal Snow across Northeastern China |
王鑫 | 兰州大学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磷酸酯大气化学:从城市到极地 |
刘启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南极多环境介质中活跃的氮循环过程 |
史贵涛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球贸易对北极地区环境污染和气候效应的影响 |
黄韬 | 兰州大学 |
5 | 14:50-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鲸豚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识别和赋存研究 |
黄凯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沉睡的冰山?青藏高原冻土中发现大量不可提取态的卤代有机物 |
王梓萌 | 复旦大学 |
2 | 15:55-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多年冻土区碳和汞的微生物转化释放过程研究 |
牟翠翠 | 兰州大学 |
3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pose risk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 |
张玉兰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4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贵州高原雨、云水有机物分子组成及其液相过程研究 |
徐宇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藏东南高山大气有机气溶胶的分子特征及其潜在来源 |
李睿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7:05-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一江两河”流域重金属元素浓度分布、风险评价及源解析 |
崔小梅 | 西藏大学 |
7 | 17:20-17: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冰川区全氟化合物的释放 |
周云桥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8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COVID-19政策对青藏高原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影响:2022与2020两轮疫情对比 |
陈曦垚 | 浙江大学 |
9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喜马拉雅山大气磷主控因素:生物质燃烧还是矿物沙尘? |
刁星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10 | 17:55-18:05 | 口头报告(Oral) |
北极环境中多氯萘的赋存与生物累积 |
董程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4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稻田铁循环及重金属 污染治理 |
李芳柏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2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场地重金属污染的同位素示踪 |
陈玖斌 | 天津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国场地分布、数据库 |
雷梅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4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健康原位传感检测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
张华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5 | 14:50-15: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 |
张芳 |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5-15: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抗性基因土壤界面过程对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朱东强 | 北京大学 |
2 | 15:45-16: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关于工业集聚区污染场地修复中关键界面化学过程及调控机制的思考 |
陈威 | 南开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场地土壤重金属界面化学过程与赋存新机制 |
邱宇平 | 同济大学 |
4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融合源汇关系的场地 土壤污染多尺度溯源 技术及案例研究 |
苏贵金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稻田土壤中镉与新烟碱类杀虫剂复合污染的迁移积累与生物效应 |
葛飞 | 湘潭大学 |
6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活性氧界面过程与机制 |
褚驰恒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加强地下水人工回补风险管控,发展含水层人工调控理论 |
郑焰 | 南方科技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岩溶流域水碳循环动力学研究—以桂林毛村为例 |
胡晓农 | 济南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尿石症高发区孔隙地下水系统中钙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杨逸君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中碘离子富集的微生物作用过程 |
姜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H2/O2共存对地下水中三氯乙烯降解的调控机制 |
刘慧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地下水中的抗生素及其对反硝化的影响 |
刘菲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羟丙基-β环糊精和乙醇联合增溶提高PCE清除效率的实验研究 |
郭会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酸法地浸采铀退役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研究进展 |
孙占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过程及其原位强化修复 |
苏小四 | 吉林大学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电驱动的强化生物脱卤过程和电极呼吸机制 |
李智灵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冻融影响下包气带中水分与 LNAPLs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
吕航 | 吉林大学 |
5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地下水溶质迁移转化建模和数值模拟 |
杨晓帆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地下水位恢复对浅层地下水氨氮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
胡立堂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岩石圈天然有机质的环境效应:沧州地面沉降区深层沉积物水溶态有机质的络合作用 |
王星星 | 南方科技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还原性含水层铁矿物生成转化固砷机理: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碳的影响 |
李曾一 | 南方科技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砷的非均质性成因:水源及氧化还原梯度对砷迁移转化的耦合作用 |
杨宝铃 | 南方科技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六价铬在岩层中扩散-反应过程的研究 |
赵九江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有机修复中传质过程与相演变的微观机制 |
王泽君 | 武汉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地质聚合物对Zn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机理:基于X射线吸收光谱,同位素分馏和表面络合模型的分子层面研究 |
费迎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厌氧MBR实现可持续废水处理的挑战和改进 |
黄浩勇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可持续合成生物学 ——利用混菌合成技术将低品位碳源转化为高值产品的理论与实践 |
王慧 | 清华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绿色硝化菌Comammox的耐酸耐低氧机制及对N2O排放的影响 |
刘国强 | 暨南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污泥原位发酵驱动废水多途径氮代谢机制与应用 |
张莉 | 北京工业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厌氧氨氧化细菌中内源DNRA的电子传递机制 |
乔森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城镇污水脱氮降碳调控原理研究 |
彭来 | 武汉理工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的硫介导生物除磷系统优化调控机制 |
郭刚 | 华中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水浓缩-甲烷发酵新工艺构建与调控 |
陈荣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镇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微生物组研究 |
鞠峰 | 西湖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Decarbonization and resource recovery through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from anaerobic digestate |
王知悦 | University of Hawaii |
4 | 16:30-16: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化工/制药工业园区废水中长链烯烃的鉴定,功能菌筛选及其降解机制 |
陈川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强化厌氧生物技术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
陆雪琴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7:05-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应用多维组学和纯培养方法解译氯霉素的生物转化及功能微生物间互作机制 |
李炳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7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导电铁氧化物对厌氧产甲烷种间电子传递的强化作用机制研究 |
徐慧 | 南京大学 |
8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电子介体型悬浮载体的高效产甲烷及机理解析 |
刘涛 | 大连理工大学 |
9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还原脱卤分子水平机理 |
张尚伟 | 北京师范大学 |
10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恩诺沙星驱动厌氧氨氧化菌快速高度富集的过程调控及机制研究 |
张琦 | 东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Nitrogenous Pollutants to Dinitrogen through Photo(electro)catalysis |
Wonyong Choi | KENTE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Technology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催化臭氧化与二次生化组合深度处理工业废水 |
马鲁铭 | 同济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d催化的环境污染物还原过程研究 |
刘睿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自支撑铁阴极促进电催化还原硝酸盐:选择性、稳定性和潜在机制 |
赵旭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Fe(II)驱动的还原-氧化协同脱卤技术 |
黄理志 | 武汉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电离辐照处理含聚油田采出水破乳降粘的作用机理 |
初里冰 | 清华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功能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水治理等领域的应用 |
刘湘 | 三峡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副产物的生成与控制原理 |
杨欣 | 中山大学 |
2 | 15:48-16: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金属氧化物的非自由基类芬顿水污染控制新技术 |
李文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16:06-16:21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双碳背景下工业废水电化学还原氧化体系的构建及其效能研究 |
韩卫清 | 南京理工大学 |
4 | 16:21-16: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催化活化次氯酸高效生成自由基的机理与应用 |
凌力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16:36-16:46 | 口头报告(Oral) |
多元金属氧化物活化过硫酸盐基于非自由基路径降解有机污染物 |
徐娟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6:46-16:56 | 口头报告(Oral) |
单原子铁催化类芬顿反应过程中的载体效应调控 |
赵玉宝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7 | 16:56-17:0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多层晶面结TiO2光电极材料高效同步去除水中双酚A和六价铬 |
张亚男 | 同济大学 |
8 | 17:06-17:16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电化学合成缺陷型石墨烯非自由基路径降解抗生素 |
董恒 | 南开大学 |
9 | 17:16-17:26 | 口头报告(Oral) |
DOM对化学氧化去除地表水和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新污染物的影响规律及DOM结构变化趋势 |
张静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 17:26-17:3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碘量滴定测定PMS,PDS,H2O2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多步碘量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
关英红 | 东北农业大学 |
11 | 17:36-17:46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生成的氢氧化铋催化高铁酸盐强化去除酚类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
曲瑞娟 | 南京大学 |
12 | 17:46-17:56 | 口头报告(Oral) |
氮磷双配位的铁单原子催化剂可控制备及其降解四环素污染物的性能与类芬顿氧化机制 |
王伟伟 | 南京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致辞 |
开幕致辞
郝吉明
清华大学
|
||
2 | 13:4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研究的需求 |
江桂斌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X. Chris Le | University of Alberta |
4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技术在污染场地地下含水层绿色高效修复中的应用 |
陈威 | 南开大学 |
5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JES和我们的科研工作 |
葛茂发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6 | 14:50-15: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友好黏土矿物基吸附材料构筑及其可持续利用 |
王爱勤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Automated Analysis of Organic Nitrogenous Compounds in Water |
Xing-fang Li | University of Alberta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筛查与高风险化学品管控 |
郑明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颗粒物的毒性效应实现以健康为导向的大气污染治理 |
王书肖 | 清华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黑碳和TiO2界面光反应过程及大气环境影响 |
楚碧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40-16:55 | 总结 |
JES优秀论文奖颁奖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10-18:00 | 讨论点评 |
JES期刊编委会-2023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型园区与在产企业地下水风险管控与绿色低碳修复 |
陈梦舫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绿色低碳背景下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策略 |
周友亚 |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岩溶矿区地下水污染溯源与修复 |
高旭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调控CuFeO2表面Lewis酸性显著提升类芬顿催化反应活性 |
马骏 | 四川师范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地下水分层采样监测技术精细刻画污染场地水化学垂向空间分布 |
刘学浩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对污染物混合反应迁移过程影响机理研究 |
尹茂生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土壤相间非平衡模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 |
杨硕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染场地绿色低碳修复 |
侯德义 | 清华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非饱和含水介质有机污染物入侵行为其残留分布特征的传质动力学解析 |
窦智 | 河海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氯代烃污染场地高效增溶增流修复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张伟红 | 吉林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溶质运移的热力学-动力学耦合模型 |
顾雪元 | 南京大学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
李社锋 | 武汉轻工大学 |
6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零价镁材料降解地下水中高浓度三氯乙烯机制研究 |
韩璐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7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碳排放量计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
吴俊锋 | 武汉瑞景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致辞 |
开场致词
蔡宗苇
香港浸会大学
|
||
2 | 13:4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湾区环境新污染物的研究 |
蔡宗苇 | 香港浸会大学 |
3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个人PM2.5和PMcoarse化学成分暴露对老年人肺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
何建辉 | 香港中文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饮茶解毒:喝茶对环境污染物毒性的缓解作用 |
伍建林 | 澳门科技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香港雨水渠中微塑料和典型塑化剂的赋存与时空分布研究 |
张凯 | 澳门科技大学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对苯二胺醌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在香港污水厂的分布及去除效率研究 |
乔涵 | 香港浸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Proteomics and Phosphoproteomic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
K. W. Michael Siu | University of Windsor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香港PM2.5中有毒金属和其他元素的实时监测:季节性及污染事件特征的分析 |
郁建珍 | 香港科技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区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过程中芳环前体物的氧化机理及贡献 |
黎永杰 | 澳门大学 |
4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关于PM2.5暴露诱发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胰岛素分泌抑制的测定及来源解析 |
胡娣 | 香港浸会大学 |
5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粘土矿物的结构活化及其用于磷的高效吸附 |
魏燕富 | 澳门科技大学 |
6 | 17:05-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组学分析探寻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宿主毒性标志物 |
朱林 | 香港浸会大学 |
7 | 17:20-17: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温度及盐度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海洋贻贝毒性的协同效应 |
赖荣盛 | 澳门大学 |
8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双酚A致肝毒性机制研究的新视角:共价修饰蛋白质 |
胡晓兰 | 暨南大学 |
9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高通量质谱代谢组学揭示纳米塑料诱导人源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
林思怡 | 香港浸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可持续生物炭及其绿色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
陈宝梁 | 浙江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多孔碳碳材料对碘甲烷和碘分子的高效富集和分离 |
王祥科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层状双氢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强化农田氮持留和重金属固定的效果和机制研究 |
张立勋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质炭的氧化还原特性调控砷在不同生态位下的环境行为 |
吴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功能碳基电极耦合非对称交流电化学绿色可持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
卢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联合化学淋洗协同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及其田间试验研究 |
李鸿博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生物炭无序有序碳转化的环境功能效应 |
曹心德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热炭性能调控与应用研究 |
张士成 | 复旦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热解炭化处理是消除污泥中重金属环境风险的可行解决方案吗?以铬和锌为案例研究 |
罗磊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介导水铁矿循环转化对镉固定的影响机制研究 |
于文涛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效去除重金属的可再生生物炭混凝剂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 |
徐景涛 | 山东建筑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碳功能材料对土壤复合污染的同时钝化与降解研究 |
李琋 | 西南石油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结晶度铁矿介导下生物炭还原土壤六价铬的直接与间接电子传递路径 |
徐子博 | 香港理工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玉米秸秆衍生炭在电容去离子中的应用 |
周田恬 | 南京师范大学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锯末生物炭吸附新烟碱杀虫剂烯啶虫胺的温度效应和机制研究 |
杨传玺 | 青岛理工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聚N-苯基甘氨酸复合吸附剂对水中重金属锑的吸附特性研究 |
牛梦娴 | 西安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低渗污染地层反向扩散及压裂增渗强化抽提修复机制 |
冯世进 | 同济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
杨坤 | 浙江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污染低渗透地层电动力强化传输过硫酸盐及电场诱导热活化原位修复技术 |
付融冰 | 同济大学 |
4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法(DUMIS)在有机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
宋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5 | 14:50-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胶质双液泡沫的地下水中残余相DNAPLs高效去除技术 |
董军 | 吉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口头报告(Oral) |
南方某污染场地中微生物场的垂向及季节性响应机制 |
赵振华 | 河海大学 |
2 | 15:45-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活化过硫酸盐ISCO修复HOCs及NAPLs的强化工艺和机制研究 |
邓达义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6:00-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生物还原脱卤分子机理 |
张尚伟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油烃污染土壤阴燃修复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 |
詹明秀 | 中国计量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电阻加热耦合化学氧化原位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研究 |
岳修鹏 | 东南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研究重金属锌在废弃稀土矿区土壤中的吸附及迁移特征 |
李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厌氧微生物修复的实验研究 |
刘亚青 | 广西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磷掺杂在非均相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王大煊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缓释氧化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阮秀秀 | 上海大学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工业聚集区土壤污染责任追究路径有关问题探讨 |
孙倩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干旱地区不同煤基固废堆砌生态修复场地先锋植物群落重金属迁移差异 |
冯飞胜 | 安徽理工大学 |
12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场地应急处置和快速修复技术装备现状分析 |
赵三平 |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13 | 17:50-18:00 | 总结 |
总结致辞
焦文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还未定 |
宋献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管控方法研究 |
唐洋博 | 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DNA型生物纳米传感的复杂水体污染物监测:以无机汞为例 |
皮坤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填海影响下地下水硝酸盐迁移-富集机制研究 |
郑天元 | 中国海洋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微生物基因信息的地下水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 |
戴恒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5-15: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镭钍同位素不平衡法评估滨海沉积物-水界面溶解碳输出与转化 |
汪迁迁 | 华东师范大学 |
2 | 15:40-15:55 | 口头报告(Oral) |
西藏狮泉河流域地表水-沉积物体系中的砷环境行为及迁移调控机制研究 |
郑天亮 | 成都理工大学 |
3 | 15:55-16: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健康风险和矿物质营养综合评价我国城市公共饮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人体健康 |
彭浩 | 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4 | 16:10-16:25 | 口头报告(Oral) |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驱动的溶解性有机质迁移转化规律 |
严璐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2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亚硝胺类污染物溯源与管控 |
陈文文 | 桂林理工大学 |
6 | 16:4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湖库有色溶解性有机物来源分析及遥感监测 |
尚盈辛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7 | 16:5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莱州湾氮磷营养盐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数值模拟研究 |
高为民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国防安全中的若干环境和健康问题 |
谢剑炜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应用导向驱动下水污染控制界面化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
潘丙才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指纹:从环境到人体 |
刘倩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污染物诱发甲状腺癌的致毒机制研究 |
万祎 | 北京大学 |
5 | 14:50-15: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复合污染影响下的海洋颗粒物形成机制理论模拟 |
张秀辉 | 北京理工大学 |
6 | 15:10-15: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颗粒态污染物识别与转化成像分析方法与系统 |
刘贤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颗粒的动态示踪与生物效应 |
宋茂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6:00-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计算暴露组学新方法研究 |
刘心昱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3 | 16:20-16: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与三岁儿童神经发育轨迹的关联研究 |
曾晓雯 | 中山大学 |
4 | 16:40-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多重耐药菌抗菌研究中的应用 |
刘荣荣 | 广州大学 |
5 | 17:00-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结合非靶标分析和计算毒理学系统探索未知新污染物的结构与毒性 |
傅建捷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7:20-17: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人工智能与新污染物非靶向分析 |
韦斯 | 南京大学 |
7 | 17:40-18: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分析化学、计算与毒理交叉技术在污染物复合暴露中的应用 |
方明亮 | 复旦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的筛查与识别 |
于志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食品和环境基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非靶标筛查方法研究 |
张庆合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核酸和碳点的荧光探针用于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的可视化检测 |
熊海 | 深圳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介质环境中新型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的识别筛查 |
陈浩 | 南开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江苏省沿江化工园区排水有机磷酸酯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 |
尹程程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钱塘江流域未知结构卤代有机物的非靶标识别与源-汇行为解析 |
王昆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非靶标分析的个体暴露细颗粒物促炎有机组分研究 |
邱兴华 | 北京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利用多重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大气组分及其环境效应 |
王丽娜 | 复旦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开发 |
薛靖川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高分辨筛查技术识别太湖野生鱼体新型有机磷酸酯 |
李建华 | 南京理工大学 |
5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命早期新污染物的内暴露组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
林泳峰 | 青岛大学 |
6 | 17:00-17: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有机污染物—液晶单体的PBT特性及其在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可疑筛查 |
苏慧君 | 榆林学院 |
7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碘代谢组学揭示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基于洛杉矶-北京旅居人群的自然实验研究 |
柴乾乾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食品中新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进展 |
邵兵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 | 14:0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生命周期暴露下丙烯酰胺对斑马鱼成鱼行为影响及作用机制 |
章宇 | 浙江大学 |
3 | 14:3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暴露对敏感人群的健康影响 |
韩枫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4 | 14:5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玉米种植及加工过程中典型农药及降解产物的转运和转化 |
崔阳 | 中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6: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的污染状况以及我国居民膳食暴露和人体负荷估计 |
张磊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2 | 16:0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砧板中五氯酚及盐类、二噁英的污染水平研究 |
闻胜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3 | 16:30-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兴污染物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人体暴露与毒性健康风险评估 |
柳鑫 | 武汉轻工大学 |
4 | 16:5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丙烯酰胺暴露对糖尿病小鼠的内分泌代谢毒性效应及机制 |
赵婷 | 江苏大学 |
5 | 17:10-17:30 | 总结 |
分会场小结
李敬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中地膜污染及分解过程与生物驱动 |
骆永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 | 13:48-14: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塑料碎片是如何沉入海底的? |
曾永平 | 华南理工大学 |
3 | 14:06-14: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陆海统筹”、“以海定陆”:微塑料“流域-近海-大洋”传输过程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 |
蔡明刚 | 厦门大学 |
4 | 14:24-14:36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的植物叶面吸收及机制探讨 |
刘春光 | 南开大学 |
5 | 14:36-14:48 | 口头报告(Oral) |
Fluxes of microplastics to the sea from a subtropical river estuary, China |
王新红 | 厦门大学 |
6 | 14:48-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归趋与效应研究 |
徐笠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7 | 15:00-15:04 | 口头报告(Oral) |
纺织源微塑料的产生释放特征及环境足迹行为 |
徐晨烨 | 东华大学 |
8 | 15:04-15:08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城市河流中微塑料和塑化剂的赋存通量与时空分布研究 |
刘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粒径影响下海洋微塑料的风化速率及机制差异 |
赵晓丽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5:48-16: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分子影响典型微塑料光老化行为的机制研究 |
谷成 | 南京大学 |
3 | 16:06-16: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中微塑料与蚯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 |
贾汉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 | 16:24-16:36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与生物炭溶解有机物相互作用促进微塑料老化过程及机制 |
唐景春 | 南开大学 |
5 | 16:36-16:48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西北区域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界面过程 |
郭学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 | 16:48-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添加剂释放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唐圆圆 | 南方科技大学 |
7 | 17:00-17:12 | 口头报告(Oral) |
西南喀斯特脆弱生态区域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其老化过程 |
张珍明 | 贵州大学 |
8 | 17:12-17:24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老化过程衍生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机制 |
欧桦瑟 | 暨南大学 |
9 | 17:24-17:28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彩色纳米塑料的差异性光老化效应 |
陈澄宇 | 华南农业大学 |
10 | 17:28-17:32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光老化与微生物老化机理的多层次互因子分析 |
崔晓宇 | 天津大学 |
11 | 17:32-17:36 | 口头报告(Oral) |
光照对纳米塑料转化行为及蛋白冠组分特征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
杜婷婷 | 安徽大学 |
12 | 17:36-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外源添加物诱导地膜源微塑料老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
王冰玉 | 南京理工大学 |
13 | 17:40-17:44 | 口头报告(Oral) |
粒径和颜色影响下近岸海水中微塑料的光老化行为和机制分析 |
吴小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废旧新能源组件热解转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 |
陆强 | 华北电力大学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报废光伏组件成分解析与环境安全 |
朱能武 | 华南理工大学 |
3 | 14:20-14: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能源转型在低碳低废化工园区创建及碳污协同减排中的作用与环境风险 |
程金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4:45-15: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法回收退役锂离子电池 |
尹华意 | 武汉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酮基溶液体系相变吸收剂空气捕集二氧化碳的应用与机理研究 |
曾庆瑞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15:45-16:00 | 口头报告(Oral) |
铝系粉体吸附法盐湖卤水提锂技术 |
蒋浩 | 东华理工大学 |
3 | 16:00-16: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不饱和位点的金属硫族化合物脱汞性能强化方法研究 |
杨泽群 | 中南大学 |
4 | 16:1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段华波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16:40-17: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光伏产业关键金属的可持续性研究 |
刘丽丽 |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
6 | 17:05-17: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Li-CO2电化学转化及界面反应机制研究 |
张文超 | 中南大学 |
7 | 17:30-17: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机械力化学技术在固体废物资源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
李金惠 |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零价铁的土壤环境效应与生物协同修复应用 |
林道辉 | 浙江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羧酸-铁的界面光化学 |
陈春城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草酸化微米零价铁去除典型污染物的表界面反应机制 |
艾智慧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稻田生境下氧化铁介导砷氧化的缺陷机制及固砷策略 |
方利平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球磨改性零价铁的杀菌性能和机制研究 |
孙红卫 | 华中师范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氢纳米气泡在纳米零价铁-水体系中的生成及其对污染物转化的影响 |
刘爱荣 | 同济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纳米零价铁还原转化卤代阻燃剂机制研究 |
钟音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催化剂表面分子轨道极化微电场驱动低能耗新污染物水质风险控制原理 |
胡春 | 广州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基环境材料表界面调控及其性能增强 |
张礼知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铁基材料参与的生物电容器构建及其在厌氧生物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
张景新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赤铁矿表面氨分解的非自由基亲核进攻机制 |
章宇超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原位光谱电化学表征草酸化纳米零价铁深度除磷界面反应 |
高婷娟 | 华中师范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铁和厌氧氨氧化 |
金仁村 | 杭州师范大学 |
7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铁基压电效应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探索 |
朱明山 | 暨南大学 |
8 | 17:25-17: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硫化零价铁含硫层结构和硫相调控及其对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
赵珊 | 山东大学 |
9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四羧基铁酞菁的粉煤灰负载及其协同催化效应 |
李大鹏 | 许昌学院 |
10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草酸亚铁高电子利用率去除重金属Cr(VI)和活化分子氧去除有机物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
穆毅 | 南昌航空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温室气体转化光催化剂的设计和机理研究 |
张金龙 | 华东理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苯系物光催化净化 |
张登松 | 上海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定向调控活性氧物种及其选择性消减大气氮氧化物机制研究 |
张蝶青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单原子金属光催化活化碳卤键 |
宋文静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抗生素光催化降解及理论计算解析 |
刘文 | 北京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分子偶极场效应在原位光芬顿体系中的作用 |
朱明山 | 暨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缺陷水滑石基纳米光催化材料 |
张铁锐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芬顿体系中单线态氧作用机制的研究 |
邢明阳 | 华东理工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催化清洁回收贵金属 |
卞振锋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原位羟基化的环境光催化反应调控 |
盛桦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g-C3N4基光催化自芬顿体系的构建及环境催化净水 |
董玉明 | 江南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低浓度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与光催化转化研究 |
王靖宇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半导体协同光催化 |
郎贤军 | 武汉大学 |
8 | 17:25-17: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三维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
王雅君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9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光催化自芬顿矿化去除抗生素、耐药菌和抗性基因的研究 |
徐婧 | 江南大学 |
10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污染治理:从均相到多相光催化及新催化剂开发 |
陈智 | 中国计量大学 |
11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光催化剂的微场结构解析及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孙净雪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半导体激发的非生物/微生物光电产甲烷新效应 |
周顺桂 | 福建农林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水处理的主要瓶颈及其解决方法探究历程 |
贾金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与调控 |
赵峰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4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催化水处理方法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
赵国华 | 同济大学 |
5 | 14:50-15: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一氧化碳溢流加速乙烯串联电催化合成动力学 |
侯阳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清洁生产工艺——环境电化学新领域 |
林海波 | 吉林大学 |
2 | 15:40-15: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化学强化降解水中典型全氟烷基酸的研究进展 |
张芳 | 清华大学 |
3 | 15:50-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应用 |
张常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6:00-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脉冲电场驱动的电化学无药剂废氨回收与提纯 |
马金星 | 广东工业大学 |
5 | 16:10-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木质炭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及应用 |
黄建林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NiCo-LDH修饰Pd/NF电极电催化加氢脱氯性能的提高 |
魏学锋 | 河南科技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多途径电子活化过硫酸盐耦合超滤膜的方法和机理研究 |
赵纯 | 重庆大学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阴阳极协同电化学水处理 |
黄义 | 华中师范大学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氢气介导的微生物电合成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 |
郭坤 | 西安交通大学 |
10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聚吡咯-铜纳米网络用于中性水环境硝酸盐电催化制氨 |
朱文磊 | 南京大学 |
11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催化还原硝酸盐脱氮选择性调控与机制研究 |
滕玮 | 同济大学 |
12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改性锡锑氧化物电极高效水净化机制 |
张冠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13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电活性微生物数据库的构建及案例分析 |
周少锋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14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高稳定性亚氧化钛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
卓琼芳 | 东莞理工学院 |
15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技术工艺优化及实际应用 |
易越 | 北京理工大学 |
16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电极电子结构、双电层效应和物质传质协同增效作用:以ORR和HER为例 |
邓凤霞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7 | 18:10-18: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电子补偿的反硝化阴极生物膜构筑及其效能研究 |
梁丹丹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2 | 主旨报告(Keynote) |
Rational Design of Carbon and Spinels Based-Multifunctional Nano-structures toward Sustainable Chemical Resources |
李新勇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13:52-14:14 | 主旨报告(Keynote) |
高性能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催化应用 |
朱君江 | 武汉纺织大学 |
3 | 14:14-14:31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单质硫在水相体系中的非生物化学歧化:过程机制及反应动力学 |
郑建中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14:31-14: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稳定性强化的贵金属催化剂上VOCs低温净化研究 |
刘雨溪 | 北京工业大学 |
5 | 14:48-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富氮碳基材料在H2S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阳灿 | 福州大学 |
6 | 15:00-15:12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耦合生物炭基催化剂活性位点识别及光催化深度氧化NO机制 |
崔雯 | 贵州大学 |
7 | 15:12-15:24 | 口头报告(Oral) |
面向环境应用的MnOx催化材料 |
韩昌报 | 北京工业大学 |
8 | 15:24-15:36 | 口头报告(Oral) |
3d过渡金属电子结构调控促进类Fenton反应去除水体污染物 |
徐哲 | 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6-16:18 | 主旨报告(Keynote) |
Ti3C2/g-C3N4纳米片异质结高效可见光光催化还原CO2 |
吕康乐 | 中南民族大学 |
2 | 16:18-16: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双金属氧化物的微结构调控增强及其光热矿化VOCs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
张高科 | 武汉理工大学 |
3 | 16:40-16:57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中微/痕量重金属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郑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4 | 16:57-17:14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二维范德华材料结构与催化性能调控 |
李鑫哲 | 西安交通大学 |
5 | 17:14-17:26 | 口头报告(Oral) |
硫和磷共掺杂对强化单原铁位点活化PMS产生高价态铁降解水中氧氟沙星的研究 |
李殷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6 | 17:26-17:38 | 口头报告(Oral) |
多铁材料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 |
兰申玉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17:38-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取代基效应对共价有机框架光催化析氢效率影响研究 |
蒋绍冬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8 | 17:50-18:02 | 口头报告(Oral) |
钙循环技术—从CO2捕集到集成CO2捕集与转化 |
韩瑞 | 天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污染物碳基材料表面吸附、转化过程中的分子尺寸和结构依赖性 |
朱东强 | 北京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表面加速反应的自发/受激拉曼研究方法 |
张韫宏 | 北京理工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液滴化学反应加速:从质谱微合成到常规大量合成 |
程和勇 | 杭州师范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芳香族化合物大气液相氧化机制及其吸光性演变研究 |
盖鑫磊 | 东南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微界面电子转移的污染物生物与化学催化转化 |
陈洁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固液界面水的新浸润现象 |
王春雷 | 上海大学 |
7 | 15:05-15:15 | 口头报告(Oral) |
超润湿表界面设计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李静 | 武汉科技大学 |
8 | 15:15-15:25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硫酸盐在气液界面的快速光敏形成 |
王威 | 复旦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液滴化学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
朱重钦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二次气溶胶形成的化学机制及其环境影响 |
王炜罡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空气/水界面处的强电场力驱动大气中硫酸盐快速生成 |
刘阳养 | 复旦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催化模型界面的微观表征研究 |
刘云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溶液微滴促进早期关键生命物质形成及代谢循环 |
姜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摩擦起电对界面化学反应的贡献 |
林世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仿生超润湿界面的液滴行为研究及水资源利用 |
朱海 | 香港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微液滴化学的环境臭氧去除机制及应用 |
王金龙 | 华中师范大学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厌氧环境中微生物界面行为研究 |
段建鲁 | 山东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气溶胶光镊的SO2-NO2非均相反应生成硫酸盐机制研究 |
李晨曦 | 上海交通大学 |
11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水自由基阳离子的制备与应用 |
张小平 | 东华理工大学 |
12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微液滴气-液界面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
葛秋月 | 复旦大学 |
13 | 18:10-18:20 | 口头报告(Oral) |
气溶胶微液滴中草酸铁的光化学显著加快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
汪隆茜 | 复旦大学 |
14 | 18:20-18:30 | 口头报告(Oral) |
水-油微液滴界面生成甲烷和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
贾秀全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FeOCl的结构调变与环境应用 |
杨雪晶 | 华东理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氧化态有机物在我国超大城市地区的测量探索及其对气溶胶二次生成的贡献 |
聂玮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黑碳颗粒物的老化及其气候效应 |
彭剑飞 | 南开大学 |
4 | 14:30-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候变化耦合作用下微生物对土壤碳汇功能的调控机制 |
高群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14:4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界面质谱技术及大气环境应用研究 |
张洪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14:50-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季铵盐化合物的室内污染和人体暴露研究 |
郑国贸 | 南方科技大学 |
7 | 15:00-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三唑类杀菌剂神经损伤靶点及其机制研究 |
库婷婷 | 山西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臭氧长期暴露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中低收入国家的回顾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
薛涛 | 北京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减污降碳路径的气候和健康影响 |
赵斌 | 清华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银的环境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 |
颜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6:30-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肺巨核细胞介导的大气细颗粒物免疫应答及肺外转运机制研究 |
马娟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40-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污染源排放左旋葡聚糖定量表征及参数化 |
孔少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6:50-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材料与肠道的互作研究 |
崔雪晶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7 | 17:00-17:05 | 口头报告(Oral) |
调控单原子铁位点电子结构活化过硫酸盐高效降解有机污染 |
戴慧旺 | 浙江大学 |
8 | 17:0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有机质组分对背景土壤中POPs分布的影响 |
姜璐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9 | 17:1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流域塑料垃圾与微塑料特征研究 |
刘懿颉 |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
10 | 17:15-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痕量成分超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 |
邢成志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1 | 17:2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氢调控铜基催化剂电还原硝酸根产氨 |
楼耀尹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12 | 17:25-17:30 | 口头报告(Oral) |
Cu-Fe双位点助力H2O2选择性活化 |
凌灿灿 | 上海交通大学 |
13 | 17:30-17:35 | 口头报告(Oral) |
过渡金属微环境调控用于高效过一硫酸盐活化: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应用 |
黄明杰 | 华中科技大学 |
14 | 17:35-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导电碳布基纳米系统移除阴/阳离子重金属的研究 |
王冬芳 | 东华大学 |
15 | 17:40-17:45 | 口头报告(Oral) |
卟啉MOF/g-C3N4异质结压电-光催化协同高效制备H2O2 |
赵晨 | 北京建筑大学 |
16 | 17:45-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内源释放物诱导的细菌体内ARGs水平转移 |
李志恒 | 浙江工商大学 |
17 | 17:50-17: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垂直结构的上海大气PM2.5爆发增长事件的形成机制探究 |
孙文文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微藻羟基自由基固碳-储碳技术研究 |
白敏冬 | 天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渤海湾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污染控制技术 |
孙军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渤海氮污染精准溯源和陆海协同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
梁生康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口红树林沉积物病毒群落和功能基因分布特征 |
原珂 | 中山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南北极环境中抗生素新型抗性基因的识别与组成特征 |
谢秀琴 | 中山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近海全氟类新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健康风险 |
王铁宇 | 汕头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全球河口水体中药物分布特征与监测计划 |
陈翀 | 同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
陈玖斌 | 天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三重宏条纹码测序及其在海洋环境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龚骏 | 中山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口罩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与效应 |
潘科 | 深圳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印太江豚栖息地水域海水毒性以及藻毒素及产毒藻的贡献作用 |
金灵 | 香港理工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溴代阻燃剂的蓄积及健康风险 |
谢强 | 中山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鱼类肠道细胞在汞胁迫下的响应机制 |
王珣 | 华南农业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河口区域汞甲基化对汞迁移分布的影响 |
王迎军 | 山东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汞排放背景下低甲基汞生成效率降低了中国东部边缘海汞生态风险 |
陈路锋 | 江汉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近海营养金属与藻类关系研究 |
潘大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生态风险评估的渤海优控化学污染物筛选与排序 |
李上 | 中国海洋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浮游桡足类对近岸环境胁迫的行为响应研究 |
徐佳奕 | 华东师范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除草剂加速近海浮游植物非硅化? ——基于莱州湾现场调查、培养实验和数值模型综合解析 |
赵婧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球重点源大气汞减排驱动力,2017-2022 |
王书肖 | 清华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稳定汞同位素示踪大气汞来源 |
付学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球汞循环的多解性:多圈层耦合模式的约束 |
张彦旭 | 南京大学 |
4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青藏高原当地生物质燃烧汞排放影响研究 |
韩德明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距离迁移和大气氧化能力对黄海海岸地区气态单质汞浓度的影响 |
俞奔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方法解析传输、排放和云雾过程对大气汞浓度变化的贡献 |
李涛 | 香港科技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Seasonal variation of mercury in cloud water at a mountaintop in subtropical Hongkong: Influences of transboundary transport and sea-salt aerosol |
聂晓玲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压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在环境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
汪正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冰冻圈环境中汞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张强弓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藻源性溶解性有机质对浮游植物累积甲基汞的影响 |
童银栋 | 天津大学 |
4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全球土壤汞和植被汞空间分布的预测 |
陈龙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Increase of forest mercury pool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s revealed by tree rings |
康虎虎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渤海沉积物柱状样中甲基汞的垂向分布特征 |
刘亮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湖泊富营养化对汞环境行为和风险的调控 |
雷沛 | 南京师范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河口区微塑料对甲基汞的生成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李钰 | 华南师范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河口及滨海湿地汞甲基化对汞迁移分布的影响 |
王迎军 | 山东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汞和硫的氧化还原循环影响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积累 |
刘江 | 四川农业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汞胁迫下铜绿微囊藻藻源性有机质的特征 |
涂晓杰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甲基汞在金属硫化物表面吸附的分子机制 |
郭发扬 | 河南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淡水沉积物中电缆细菌生长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霍守亮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矿物和有机质在氧化还原界面上耦合转化 |
陈春梅 | 天津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负载希瓦氏菌和生物质炭的海藻酸铁凝胶对Cr(VI)的吸附与还原 |
戴珂 | 华中农业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中国热带亚热带土壤中铁氧化物特征及Cr(VI)吸附、转化机制 |
殷辉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有机碳相互作用控制着有机碳及铬的的稳定和迁移 |
赵瑶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原生高碘地下水碘离子富集机理 |
李俊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稻田土壤铁循环驱动的重金属脱毒转化机制与调控 |
方利平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无机碳源耦合硫自养生物还原Cr(VI)的电子传递机制 |
陈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环境中变价组分的传感器检测 |
薛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区典型材料填充对重构土壤磷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影响研究 |
闵祥宇 | 山东农业大学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地下水污染物迁移-反应模拟模型TRS3D |
董贵明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银川平原不同沉积环境地下水中砷和氟共存的富集机制 |
李祥志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7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冷水江锡矿山地下水砷、锑的共富集机理 |
乔雯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8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识别和定量退役矿区铀自然衰减过程 |
鲁重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9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麦饭石对厌氧氨氧化SBR反应器性能的强化:脱氮潜力和微生物特性 |
陈子奇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Nontargeted analysis of Precursors and DBPs |
李杏放 | University of Alberta |
2 | 14:0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消毒过程中抗药菌丰度的变化 |
张相如 | 香港科技大学 |
3 | 14:3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从外源性有机质到内源性有机质:高风险消毒副产物溯源及识别 |
王玮 | 浙江大学 |
4 | 14:50-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管水界面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与控制 |
刘超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供水系统中亚硝胺类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和控制策略 |
陈超 | 清华大学 |
2 | 15:50-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分子量消毒副产物的识别与毒性 |
潘旸 | 南京大学 |
3 | 16:10-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源于单宁酸的新兴DBPs的生成转化机理及食源性物质包络减毒效应 |
杨梦婷 | 深圳大学 |
4 | 16:30-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消毒副产物致男性精液质量降低的中国人群证据 |
曾强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16:50-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饮用水新型消毒副产物卤代苯醌的暴露特征和遗传毒性研究 |
韦霄 | 广西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理论计算辅助的污染物光降解机制的研究 |
陈春城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机器学习重构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形成机制 |
张庆竹 | 山东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理论化学计算结合机器学习指导实验探索碳/过硫酸盐氧化体系处理有机物过程及机理 |
敖志敏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09:25-09:37 | 口头报告(Oral) |
细胞和计算化学方法研究手性有机磷化学品的潜在神经毒性 |
丁飞 | 长安大学 |
5 | 09:37-09:49 | 口头报告(Oral) |
发展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三相协同策略以精准揭示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反应机理 |
季力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09:49-10:01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加速纳米毒性大数据到关键信息转化 |
闫希亮 | 华南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挥发性化学品的大气二次污染化学 |
谢宏彬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物污染物氧化机制与智能化模型 |
申哲民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天然水体中硝基多环芳烃的光自敏化现象 |
肖睿洋 | 中南大学 |
4 | 11:25-11:37 | 口头报告(Oral) |
聚酯塑料酶法解聚机理的理论研究 |
李延伟 | 山东大学 |
5 | 11:37-11:49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
尉小旋 | 浙江师范大学 |
6 | 11:49-12:01 | 口头报告(Oral) |
工业界视角下的计算毒理与毒理试验研究整合及转化 |
黄超 | 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链路预测、人体胚胎干细胞模型和转录组学的PFHxS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 |
王亚韡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计算毒理学在污染物蛋白靶点识别中的应用 |
方明亮 | 复旦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中新污染物消毒过程中副产物的形成机制和毒性研究 |
于海瀛 | 浙江师范大学 |
4 | 14:25-14:3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实时道路影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道路PM2.5浓度预测 |
赵渊 | 兰州大学 |
5 | 14:37-14:49 | 口头报告(Oral) |
减并转录组学助力胚胎发育毒性效应物质筛查 |
赵砚彬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14:49-15:01 | 口头报告(Oral) |
血清素转运体对抗抑郁药活性差异的分子基础 |
张晗 | 大连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硝酸盐PM2.5暴露对组织内/跨组织基因调控的扰乱作用及其与呼吸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郝柯 | 同济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构效关系的效应导向识别 |
史薇 | 南京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环境大数据分析的生物效应研究 |
胡献刚 | 南开大学 |
4 | 16:25-16:37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用于评估胎盘暴露于环境化学品风险的数据驱动的计算框架 |
赵春燕 | 兰州大学 |
5 | 16:37-16:49 | 口头报告(Oral) |
水和土中天然有机物对人体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俞文正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6:49-17:01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在荧光光谱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
余龙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7 | 17:01-17:13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地区死亡率与资源环境因素的大数据分析 |
赵秀举 | 武汉轻工大学 |
8 | 17:13-17:25 | 口头报告(Oral) |
叔丁基苯酚类抗氧化剂化学/生物转化诱导的健康风险及作用机制 |
崔世璇 | 浙江大学 |
9 | 17:25-17:3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基因-功能关系解析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能力 |
黄越 | 香港大学 |
10 | 17:37-17:49 | 口头报告(Oral) |
辽东半岛近岸海水中新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及联合生态风险评价 |
朱永乐 | 大连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含氯新污染物质谱分析 |
陈吉平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对苯二胺醌类环境污染物的质谱分析 |
蔡宗苇 | 香港浸会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面向环境污染物催化还原的Pd催化剂微观结构分析 |
刘睿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SPME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
朱芳 | 中山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磷阻燃剂的识别及检测方法研究 |
龚正君 | 西南交通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面向现场环境分析的固相微萃取质谱方法 |
胡斌 | 暨南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生物标志物原位质谱分析 |
陈若虹 | 中山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分子印迹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及其在污染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严秀平 | 江南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碳量子点的复合荧光探针对典型污染物的检测及成像应用 |
童裳伦 | 浙江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固界面催化发光传感体系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吕弋 | 四川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固相微萃取:现场环境分析原子光谱仪的理想进样方法 |
郑成斌 | 四川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多组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
卢明华 | 河南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上游复杂基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
王雪梅 | 西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分离富集 |
侯贤灯 | 四川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多功能化材料用于元素多形态同时分离分析 |
练鸿振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检测放射性元素新方法研究 |
邱建丁 | 东华理工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新型荧光探针的环境污染物可视化分析方法 |
毛舜 | 同济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单分子蛋白质电导及其在环境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
张斌田 | 南方科技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中暴露的低丰度ARGs光电化学监测策略研究 |
龚静鸣 | 华中师范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镧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现场分析检测研究 |
童圆君 | 西南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腙基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及其对多环芳烃的固相微萃取研究 |
卢小泉 | 西北师范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生物流体代谢物的质谱相关疾病早筛早诊 |
聂宗秀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双硫腙修饰C18-在线富集-HPLC分离-ICP-MS检测环境样品中痕量的一价汞 |
阴永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赭曲霉素A适配体分析传感应用 |
赵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纳米催化特性驱动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
沈益忠 | 合肥工业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原子级分散界面有机磷生物分析 |
朱成周 | 华中师范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敏感界面电子结构的调控及其电化学传感机制研究 |
陈石华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磁性三维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对双酚类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其在泡腾分散微萃取中的应用 |
王学东 | 苏州科技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柔性拉曼传感器的气体小分子精准分析 |
李丹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仿生微/纳结构测量界面的环境污染物高灵敏检测 |
黄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催化表界面的原位高分辨电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 |
晋兆宇 | 电子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梁子湖铜锈环棱螺种群衰退与原因物质解析 |
刘春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异噻唑啉酮类污染物的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 |
陈联国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3 | 09:10-09:2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新溴代阻燃剂对雄性生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杨丽华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4 | 09:20-09:30 | 口头报告(Oral) |
TBBPA-DHEE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神经发育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
茆广华 | 江苏大学 |
5 | 09:30-09:40 | 口头报告(Oral) |
DBDPE全生命周期暴露诱导斑马鱼多代和跨代神经发育毒性 |
孙玉苗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离子液体对秀丽线虫的多世代生殖毒物兴奋效应与机理研究 |
张晶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7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镉暴露加速秀丽线虫机体衰老进程 |
王顺昌 | 淮南师范学院 |
8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纳米塑料提高大型溞耐热性的进化响应机制 |
张超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颗粒物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毒理学意义 |
刘思金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化学结构致斑马鱼的免疫毒性规律研究 |
裘文慧 | 南方科技大学 |
3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盐度下红霉素对沙蚕及其肠道微生物的毒性效应 |
王大力 | 暨南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鲫鱼体内老化微塑料对罗红霉素毒理效应的影响及遗留效应机制 |
张鹏 | 河海大学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相关浓度PCMX全生命周期暴露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研究 |
巩宁 | 大连海事大学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爬行动物的体温调节行为及温度依赖性毒性对杀虫剂风险评估的影响 |
刁金玲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甲状腺激素信号介导的双酚S视觉发育毒性机理研究 |
张晓娜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致辞 |
蔡宗苇 | 香港浸会大学 |
2 | 13:4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在线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理化性质 |
杨新 | 南方科技大学 |
3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白垩纪狼鳍鱼化石元素分布成像及古环境研究 |
杭纬 | 厦门大学 |
4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合成大分子质谱与STM表征 |
李霄鹏 | 深圳大学 |
5 | 14:40-15: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极性硝基芳香组分:从大气到人体 |
邱兴华 | 北京大学 |
6 | 15:00-15: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质谱成像时空代谢组学新方法与体内生物效应的可视化分析 |
贺玖明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尺度环境颗粒污染物检测及成像 |
张立武 | 复旦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污染物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 |
马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ushing the limit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 MS histochemistry on high-resolution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s for FFPE biobanked tissue analysis |
Peter Verhaert | ProteoFormiX (Johnson Innovation Center)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临床超声指导的质谱空间组学用于污染物暴露相关的肿瘤代谢研究 |
赵超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对法医环境损害中毒物的精准鉴识 |
曹玥 | 南京医科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应用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探寻空气污染物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
朱林 | 香港浸会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质谱代谢组学结合16S rRNA测序解析新型纳米硒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修复作用 |
唐志 | 广东医科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质谱成像新技术助力全方位的空间组学表征 |
李鹏飞 | 布鲁克公司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粤港澳大湾区航道内TCMTB环境行为及其心脏发育毒理效应研究 |
祁增华 | 广东工业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轮胎磨损颗粒渗滤液中潜在有毒有机物质的识别及其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机制 |
陈智锋 | 广东工业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纳米MXene的新污染物质谱检测新方法 |
张岩皓 | 郑州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反应性基质用于MALDI质谱分析固醇类代谢物 |
杨致一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13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石墨表面环氧官能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机理探究 |
谢文菁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生物效应探索:氧化还原纳米颗粒库 |
闫兵 | 广州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无标记追踪大气超细颗粒物的体内暴露途径 |
刘倩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颗粒催化毒理学研究 |
李瑞宾 | 苏州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二氧化硅暴露耗竭血清载脂蛋白A-I诱导心血管损伤 |
宋杨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墨烯量子点促进生物固氮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
杨胜韬 | 西南民族大学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晶面依赖的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葛翠翠 | 苏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石墨烯在典型植物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
毛亮 | 南京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农药与基因污染 |
张承东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聚焦炎症小体:从呼吸纳米毒理学到肺纤维化纳米治疗 |
孟幻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毒理关联的多层级作用及分析 |
王黎明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材料的肠道生物效应研究 |
崔雪晶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血液毒性效应 |
郝放 | 江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中簇、纳米粒子分布与单颗粒特性研究 |
陈建民 | 复旦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手性纳米材料的差异性生物效应 |
匡华 | 江南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实现纳米材料医学功能筛选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 |
高兴发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银纳米颗粒经口暴露的胃肠道过程与健康风险 |
徐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分子影响纳米二氧化铈颗粒的微生物效应:两种不同的机制 |
何潇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银环境分析、归趋与健康风险研究之初探 |
李灵香玉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空气细颗粒物毒性靶点与组分作用 |
桑楠 | 山西大学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纳米颗粒的海洋食物链传递过程 |
赵建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银对海雪絮体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付杰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面向纳米风险评价的计算毒理学 |
李雪花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材料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健康效应 |
彭国涛 | 同济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迁移规律及神经毒性研究 |
库婷婷 | 山西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纳米农药的生态毒性效应及机理:能量代谢和神经发育毒性研究 |
王晓红 | 广州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组合化学纳米颗粒物库在纳米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刘寅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污染物对不同体重人群心血管代谢健康的联合效应:血浆游离脂肪酸的修饰作用 |
邓芙蓉 | 北京大学 |
2 | 09:20-09: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污染与嗅觉系统损伤 |
徐挺 | 同济大学 |
3 | 09:4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颗粒物氧化潜势及其光老化行为研究 |
陈庆彩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线粒体在O3暴露诱导机体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探索 |
魏永杰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PM2.5载带硝基多环芳烃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
王婷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沙尘PM2.5的心血管健康效应研究 |
李湉湉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源排放气态和颗粒态有机物的挥发性与毒性效应 |
李庆 | 复旦大学 |
3 | 11:10-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PM2.5中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有机组分的筛选 |
秦国华 | 山西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辛烷磺酸经呼吸暴露致多器官损伤的研究 |
贺淼 | 中国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效应 |
陈敏东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超细颗粒物暴露对人体心血管健康影响的机制探索 |
陈仁杰 | 复旦大学 |
3 | 14:4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神经元-胶质细胞互作介导大气PM0.2及关键组分诱导的突触丢失 |
李奔 | 山西医科大学 |
4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人源肺类器官的细颗粒物毒性效应与机制研究 |
吴菂 | 复旦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多环芳烃混合暴露致心血管老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
范瑞芳 | 华南师范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核酸功能材料的活细胞分析毒理学研究 |
张祯 | 江苏大学 |
3 | 16:10-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胆碱能抗炎通路介导柴油尾气颗粒物诱发的肺部和系统炎症 |
徐燕意 | 复旦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碘烷的发育毒性与机制 |
任志华 | 山西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土壤汞污染和居民甲基汞暴露及健康风险 |
冯新斌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PFAS research - what are the major lessons learned this far |
Scott Mabury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主要渔场捕捞和贸易海产品中的短链氯化石蜡健康风险 |
马建民 | 北京大学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WBE to monitor population exposure over time |
Phong Thai | 深圳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羰基化合物液相聚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评估 |
姬越蒙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0:00-10: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全氟/多氟化合物F-53B和OBS的环境行为和人体暴露 |
史亚利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10:15-10:25 | 口头报告(Oral) |
长期暴露于大气颗粒物与HIV/AIDS患者预后的关联——一项基于22年的大规模队列研究 |
向浩 | 武汉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暴露与风险——以鸟类为研究对象 |
麦碧娴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内暴露关键过程与机制 |
祝凌燕 | 南开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纳塑料对敏感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
黄蕾 | 南京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快餐饮食对新污染物人体暴露的影响 |
郭英 | 暨南大学 |
5 | 11:40-11: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超市异味VOCs成分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
庞小兵 | 浙江工业大学 |
6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聚丙烯微塑料和DEHP联合暴露致幼鼠神经毒性 |
李睿 | 华中师范大学 |
7 | 12:05-12:15 | 口头报告(Oral) |
生命早期双酚类物质混合暴露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
雷晓宁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8 | 12:15-12:25 | 口头报告(Oral) |
区域环境质量与健康不平等 |
王鹏 | 江苏大学 |
9 | 12:25-12:3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污水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
高健发 | 深圳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孕期杀虫剂暴露的健康风险 |
徐顺清 | 海南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典型污染场地毒害污染物的暴露组学特征及其健康风险 |
安太成 | 广东工业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空气污染颗粒物暴露组与心血管健康:整合方法建立与应用 |
李湉湉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短期多环芳烃暴露与皮肤粘膜症状之间的关联 |
张昕 | 山西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子垃圾处理车间大气颗粒物的暴露特征及口罩防护研究 |
郭杰 | 上海理工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生物生态视角下空气耐药基因的赋存特征与人群吸入风险 |
武冬 | 华东师范大学 |
7 | 15:10-15: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膳食补钙降低铅、镉、砷人体生物有效性的机理与技术 |
历红波 | 南京大学 |
8 | 15:25-15:35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辛酸对小鼠肠道菌群、代谢组及脂质组的影响 |
高北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 15:35-15:45 | 口头报告(Oral) |
学龄前儿童微塑料暴露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研究 |
董瑞华 | 复旦大学 |
10 | 15:45-15:55 | 口头报告(Oral) |
农村地区夜间室外人造光污染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人群流行病学证据 |
王重建 | 郑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0-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邻苯二甲酸酯的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 |
孙红文 | 南开大学 |
2 | 16:20-16: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水养殖区典型新污染物暴露水平、效应及风险 |
王新红 | 厦门大学 |
3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重点行业场地污染物暴露与人群总体健康状况关联模型 |
沈先涛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超短链和短链全氟化合物的人体暴露及健康风险 |
郑国贸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果标签中氯化石蜡的水平与人体暴露 |
何畅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2005-2019年间中国成人尿液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变化研究 |
张艳霞 | 南京师范大学 |
7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地质高背景稻田系统中砷镉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健康效应研究 |
孔淑琼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8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东部某工业城市人体血清中卤代多环芳烃的蓄积特征与潜在毒性研究:1,5二氯蒽一种值得关注的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胡吉成 | 中央民族大学 |
9 | 17:55-18:05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成人体内97种污染物的复合暴露特征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研究 |
梅素容 | 华中科技大学 |
10 | 18:05-18: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人群膳食镉暴露及健康风险 |
赵迪 | 南京农业大学 |
11 | 18:15-18:25 | 口头报告(Oral) |
庆阳市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健康风险及来源解析 |
张韩 | 甘肃农业大学 |
12 | 18:25-18:35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母胎暴露及跨胎盘转移特征研究 |
刘良坡 | 山西医科大学 |
13 | 18:35-18:4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H市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价 |
张卉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4 | 18:45-18:55 | 口头报告(Oral) |
沙尘期间典型地区尿样外源性有机物的健康毒性组分识别研究 |
王彦文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5 | 18:55-19:05 | 口头报告(Oral) |
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暴露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触发炎症介导斑马鱼神经毒性 |
闫瑾 | 苏州科技大学 |
16 | 19:05-19:15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大气和个体暴露PM2.5中金属浓度及与炎症生物标志物关联的差异:来自中国北京一项定组研究的证据 |
张译丹 | 北京大学 |
17 | 19:15-19:25 | 口头报告(Oral) |
ZnONPs与GONPs的体外角膜暴露毒性及机制探究 |
李玮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30-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人群和体外研究证据 |
李骄阳 | 武汉大学 |
2 | 19:35-19:40 | 口头报告(Oral) |
母乳中全氟多氟化合物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 |
张鑫 | 武汉大学 |
3 | 19:40-19:45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作为砷载体的健康风险评价 |
王鹏飞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19:45-19:50 | 口头报告(Oral) |
口服抗生素后肠道微生物对土壤砷代谢的影响 |
常旭卉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 19:50-19:55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体内和体外方法探究钙补充剂对土壤中氟的口服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李云鹏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 19:55-20:00 | 口头报告(Oral) |
石化工业区内石化工人多环芳烃职业暴露与高血压发生的联系 |
孙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20:00-20:0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离子组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王芳芳 | 南京农业大学 |
8 | 20:05-20:1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暴露和食物摄入频次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
刘佩意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9 | 20:10-20:15 | 口头报告(Oral) |
芳香烃受体介导的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脱硫丙硫菌唑诱导的生殖毒性及干预措施 |
田思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10 | 20:15-20:2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妇女孕期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付金凤 | 中山大学(深圳) |
11 | 20:20-20:25 | 口头报告(Oral) |
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及氧化应激的中介效应 |
张朵 | 中山大学 |
12 | 20:25-20:30 | 口头报告(Oral) |
香港大气PM2.5中有机磷酸酯的来源、分布以及健康风险研究 |
王雪梅 | 香港浸会大学 |
13 | 20:30-20:35 | 口头报告(Oral) |
血红蛋白和血红素催化血浆中三氯生氧化偶联 |
张梦涛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14 | 20:35-20:4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不同地区牛饲料、牛饮水和生牛乳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存在及暴露风险 |
肖锴婷 |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 | 20:40-20:4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中有机磷酸酯及二酯代谢物的赋存特征与人体暴露评估 |
王祎纯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6 | 20:45-20:50 | 口头报告(Oral) |
代谢酶调控下典型卤代多环芳烃的遗传毒性机制研究 |
马佳颖 | 广东工业大学 |
17 | 20:50-20:55 | 口头报告(Oral) |
餐厨垃圾好氧分解过程中释放恶臭有机废气的特征及机制研究 |
王祖明 | 广东工业大学 |
18 | 20:55-21:0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环境水体抗病毒药物诱导细菌进入VBNC的机制研究 |
杨珺琪 | 广东工业大学 |
19 | 21:00-21:05 | 口头报告(Oral) |
护肤品对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皮肤暴露量的影响研究 |
张子豪 | 大连理工大学 |
20 | 21:05-21:10 | 口头报告(Oral) |
妊娠期有机紫外吸收剂暴露评估及其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
王彭彭 | 复旦大学 |
21 | 21:10-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吸入经高铁酸盐消毒的细菌会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引发肺损伤 |
孙慕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2 | 21:15-21:20 | 口头报告(Oral) |
废弃硫酸生产场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估 |
齐晨皓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23 | 21:20-21:25 | 口头报告(Oral) |
衣服对阻燃剂皮肤暴露的影响规律、机制及调控 |
施世宇 | 河南师范大学 |
24 | 21:25-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期低浓度铅暴露通过介导海马神经元铁死亡产生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 |
曹颖思 |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
25 | 21:30-21:35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防腐剂系列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代谢转化及健康效应 |
邓楚月 | 广东工业大学 |
26 | 21:35-21:40 | 口头报告(Oral) |
可能影响神经胶质瘤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
谢梦仪 | 暨南大学 |
27 | 21:40-21:45 | 口头报告(Oral) |
Effect of liver cancer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hepatobiliary transport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
刘英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8 | 21:45-21:5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化合物的皮肤吸收、沉积和消除:皮肤暴露的重要性 |
陈巧莹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35 | 致辞 |
开幕式 |
||
2 | 08:35-09: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张玉奎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3 | 09:05-09:35 | 主旨报告(Keynote) |
DNA氧化修饰对动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徐国良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4 | 09:35-10: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从细胞核磁共振到细胞结构生物学 |
刘买利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PML B-Box 2 Trimerization Yields a Cysteine Triad for Arsenic Binding in APL Therapy |
那仁满都拉 | 浙江大学 |
2 | 10:40-11: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孕期砷暴露对胎盘和胎儿发育的影响:Cyr61 m6A的作用 |
徐德祥 | 安徽医科大学 |
3 | 11:00-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苯并(a)芘致肺癌的非编码RNA机制 |
周芸 | 广州医科大学 |
4 | 11:20-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和调控因子的鉴定及表观遗传学功能研究 |
张锴 | 天津医科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链非编码RNA在介导双酚A诱导的免疫毒性效应中的分子机制 |
杨明 | 上海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阅读蛋白YTHDF3通过识别m6A修饰调控UBE2G2表达参与苯血液毒性的机制研究 |
高艾 | 首都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肠-脑轴参与环境污染的机制研究 |
陈瑞 | 首都医科大学 |
2 | 13:50-14: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青春期酒精暴露对成年大脑组织中核酸修饰影响的研究 |
袁必锋 | 武汉大学 |
3 | 14:10-14: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结直肠癌的环境表观多组学研究 |
王美林 | 南京医科大学 |
4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LINC01480在氢醌诱导TK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唐焕文 | 广东医科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DNA N6-甲基腺嘌呤的异常掺入受到腺苷脱氨酶ADAL为核心的核苷库清除机制的抑制 |
陈少坤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苯及氢醌诱癌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刘林华 | 广东医科大学 |
7 | 15:00-15: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因组学在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应用讨论 |
高山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ALKBH5和FTO介导的m6A修饰在钴致神经退行性损害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李煌元 | 福建医科大学 |
2 | 15:50-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ADP-riboxanation修饰组学发现应激颗粒形成新机制 |
刘小云 | 北京大学 |
3 | 16:10-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核小体DNA损伤与修复的化学机制及其应用 |
周传政 | 南开大学 |
4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KCNQ1OT1/miR-140-5p/PTP4A3轴调控硫丹促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机制 |
徐丹 | 大连海事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孔道限域单分子多肽修饰及突变研究 |
胡正利 | 南京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ALKBH5以m6A修饰方式调控Slamf7 在石英粉尘致肺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
马继轩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肿瘤源性外泌体hsa_circ_0002557重塑成纤维细胞外基质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演进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孙明军 | 东南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表观遗传编程介导孕期地塞米松暴露所致子代出生后肠道菌群定植异常及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
路小倩 | 武汉大学 |
9 | 17:20-17:30 | 致辞 |
闭幕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磷系有机污染物的神经毒性效应与机制 |
祝凌燕 | 南开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非编码RNA、DNA损伤与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 |
蒋义国 | 中国毒理学会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溴系阻燃剂类污染物的雄性生殖毒性及机制 |
秦占芬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通过激活Kisspeptin/GnRH加速雄性和雌性小鼠的青春期启动 |
刘璟 | 浙江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脱硫弧菌-肠-脑”轴探索m6A修饰去甲基化酶FTO调控砷诱发神经行为损害的新机制 |
陈承志 | 重庆医科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GenX同系物的母胎转运及分子机制 |
盛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多卤咔唑类化合物类二噁英效应识别及致毒机制研究 |
季晨阳 | 浙江树人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溴代阻燃剂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周炳升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2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百草枯致神经与精神毒性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进展 |
李煌元 | 福建医科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长链酰基肉碱加重聚苯乙烯纳米塑料颗粒暴露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
黄振烈 | 南方医科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纳米材料与环境污染的复合毒性及毒性机制研究 |
周宏钰 | 广州大学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PFOS慢性暴露的泛毒性及肝毒作用机制 |
刘林华 | 广东医科大学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TDCIPP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张永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1:50-12: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染物与生物分子的界面反应对毒性的决定机制 |
刘思金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染物神经毒性的视觉损伤分子机制 |
尹大强 | 同济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空气细颗粒物神经发育毒性:从机制解析到组分识别 |
桑楠 | 山西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囊藻毒素对黑斑蛙的雌激素效应和分子机理研究 |
张杭君 | 杭州师范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肠脑轴通过重编程昼夜节律相关通路参与聚苯乙烯纳米塑料诱导的神经毒性 |
高艾 | 首都医科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离体细胞技术在细颗粒物毒性机制解析中的应用 |
唐敬龙 | 青岛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PM2.5暴露通过干扰糖代谢致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诱发小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李睿 | 华中师范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脂代谢偶联抵御臭氧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 |
李奔 | 山西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生物界面分析表征及其健康效应 |
陈春英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FOS及其新型替代物OBS的血管毒性效应机制分析 |
徐丹 | 大连海事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塑料颗粒致秀丽线虫的跨代毒效应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
王大勇 | 东南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PFAS暴露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病风险及严重程度的关联性研究 |
郭会彩 | 河北医科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多氯联苯代谢的新途径与代谢干扰毒性 |
张春云 | 湖北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脂联素受体在磷酯类阻燃剂诱导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
王萃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双酚B孕期暴露与子代乳腺发育 |
姬晓彤 | 山西医科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纳塑料经AMPK/ULK1脂噬通路诱发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
王继 | 首都医科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化合物F-53B暴露对发育期大鼠的神经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 |
陈瑶 | 江苏大学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纳塑料对斑马鱼生殖系统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陈将飞 | 温州医科大学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无机砷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分子调控网络 |
张睿佳 | 中山大学 |
12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期暴露四溴联苯醚促进肥胖及脂肪肝变性的毒理机制研究 |
杨春雪 | 中山大学 |
13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安捷伦细胞分析加速环境毒理学研究 |
赵辛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磷阻燃剂的人体暴露与迁移转化 |
廖春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河口-海湾-近海生物中传统与新型PFAS的分布规律和生物富积特征 |
唐建辉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3 | 09:10-09:20 | 口头报告(Oral) |
浑浊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迁移归趋:以河口环境为例 |
董建玮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09:20-09:30 | 口头报告(Oral) |
平原河网区典型全氟烷基酸的多相分布特征和沉水植物去除效果研究 |
李晓庆 | 河海大学 |
5 | 09:30-09:40 | 口头报告(Oral) |
多环芳烃气/粒分配稳态预测模型:考虑排放源中颗粒相比例的影响 |
祝富杰 | 河北工业大学 |
6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静稳天气情况下多环芳烃衍生物的二次形成 |
田密 | 重庆大学 |
7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单体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湿地食物网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 |
曾艳红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8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邻苯二甲酸酯在典型养殖海域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
张泽明 | 宁波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境污染及人群暴露特征 |
章涛 | 中山大学 |
2 | 10:50-11: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酚胺类新污染物的生物卤化 |
刘春光 | 山东大学 |
3 | 11:05-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全氟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陈辉伦 | 北京科技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环境中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效应 |
吕丽娜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5 | 11:30-11:38 | 口头报告(Oral) |
陆地鸟类食物网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放大与传输 |
吴晓丹 | 华南农业大学 |
6 | 11:38-11:46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湿地鸟类的生态暴露风险评估 |
曹星培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7 | 11:46-11:54 | 口头报告(Oral) |
尿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的人体内变异性:采样策略建议 |
高艳侠 | 中山大学 |
8 | 11:54-12:02 | 口头报告(Oral) |
中尺度涡影响下南海东北部海水多环芳烃的垂向过程和机制探究 |
井凌琨 | 厦门大学 |
9 | 12:02-12:10 | 口头报告(Oral) |
秭归岩溶区多环境介质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迁移与风险评价 |
钱喆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烷基化合物在环境多介质来源与归趋 |
孙红文 | 南开大学 |
2 | 13:50-14: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红树林湿地中四溴双酚A和六溴环十二烷的地球化学行为 |
孙毓鑫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4:0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湖泊多环芳烃沉积记录影响机制的新见解:有机质沉积的同位素证据和区域发展模式 |
邢新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香港水域海豚鲸脂中卤代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可疑物筛查研究 |
阮悦斐 | 香港城市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快速融冰背景下西北冰洋多环芳烃来源的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 |
林嫣 | 厦门理工学院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电缆细菌降低沉积物中污染物生态风险的机制 |
黄友达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氯化石蜡检测技术及其在鸡体内富集规律与代谢转化过程 |
黄晓梅 | 广东省农科院质标所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极性有机物整合采样器追溯氟虫腈及其转化产物由水稻种植区至受纳河道之间的衰减 |
熊晶晶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高原湖泊沉积记录反演西藏DDT的来源组成和老化过程 |
李俊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 15:45-16: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亚热带食物网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传输过程 |
郑晓波 | 华南农业大学 |
3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PFASs非靶向全面筛查分析和新型I-PFAAs的环境行为和毒性预测 |
唐才明 | 东莞理工学院 |
4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特大城市PM2.5中的多环芳香类化合物的时空变化、毒性和来源解析 |
曾源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多氟化合物的环境污染变迁及敏感人群暴露特征 |
张搏 | 中山大学 |
6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口及南海近海生态系统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
王琪 | 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细菌在海洋溢油后油-颗粒凝聚体形成和迁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李浩帅 | 中国海洋大学 |
8 | 16:50-16:58 | 口头报告(Oral) |
台湾海峡 PAHs 海-气交换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
叶坚栋 | 厦门大学 |
9 | 16:58-17:06 | 口头报告(Oral) |
塑料制品的结构差异对表面定植生物膜的影响: 口罩及餐盒的对比 |
黄何心悦 | 南京大学 |
10 | 17:06-17:1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非靶向筛查技术的地表水中轮胎添加剂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
许少鹏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7:14-17:22 | 口头报告(Oral) |
华南地区两个大型石化基地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香类化合物(PACs)的时空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 |
付思琪 | 华南师范大学 |
12 | 17:22-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高分辨率质谱分析不同链长的氯化石蜡在珠江口和香港地区岩芯中的时间变化趋势 |
邵叶桐 | 香港城市大学 |
13 | 17:30-17:38 | 口头报告(Oral) |
涪陵页岩气开采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
熊俊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 | 17:38-17:58 | 主旨报告(Keynote) |
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行为与效应 |
麦碧娴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我国大气污染排放精细定量和外来转移影响探究 |
林金泰 | 北京大学 |
2 | 08:45-09: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大气局地相互作用及其能量机制 |
孟宪红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3 | 09:00-09: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对臭氧和大气沉降的影响 |
赵瑜 | 南京大学 |
4 | 09:15-09:27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氧化碳、氨和有机酸在缓冲云和气溶胶酸度中的不同作用 |
郑光洁 | 清华大学 |
5 | 09:27-09:39 | 口头报告(Oral) |
农业氨减排及健康成本效益研究 |
徐鹏 |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
6 | 09:39-09:51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有机气溶胶的组成、来源和挥发性研究 |
余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09:51-10:03 | 口头报告(Oral) |
室内新污染物表界面化学及健康效应 |
刘启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活性氮排放及其大气环境影响 |
张霖 | 北京大学 |
2 | 10:35-10: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北冰洋大气中氧化剂的变化特征:来自硝酸盐气溶胶氧同位素异常的观测证据 |
章炎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氮氧化物对高氧化态有机物生成的影响研究 |
聂玮 | 南京大学 |
4 | 11:05-11:17 | 口头报告(Oral) |
氮氧同位素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量化PM2.5中硝酸盐的来源和形成:以中国东南内陆城市为例 |
于瑞莲 | 华侨大学 |
5 | 11:17-11:29 | 口头报告(Oral) |
含氮物质光解生成HONO及机理研究 |
韩冲 | 东北大学 |
6 | 11:29-11:41 | 口头报告(Oral) |
氮氧化物对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组成与成云活性的影响 |
赵德峰 | 复旦大学 |
7 | 11:41-11:53 | 口头报告(Oral) |
大区域高速VOCs走航监测案例分享及展望 |
朱亮 | 南京拓服工坊科技有限公司 |
8 | 11:53-12:05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生成敏感性的时空分布 |
刘钰婷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挥发性化学品生产过程排放全挥发性区间有机物特征及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 |
郭松 | 北京大学 |
2 | 14:15-14: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液态水在二次气溶胶生成中的作用 |
吴志军 | 北京大学 |
3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二次气溶胶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相分离及其环境效应 |
李卫军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4 | 14:45-14:5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化学组分的野火二次有机气溶胶长时间演变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赵斌 | Tsinghua University |
5 | 14:57-15:09 | 口头报告(Oral) |
光化学多相反应作为我国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重要机制 |
旷烨 | 暨南大学 |
6 | 15:09-15:21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成核机制研究 |
江凌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7 | 15:21-15:33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典型城市地区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基于观测数据约束的盒子模型模拟研究 |
胡伟伟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8 | 15:33-15:45 | 口头报告(Oral) |
异戊二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模式开发与模拟研究 |
董新奕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海-气传输及表面相互作用 |
杜林 | 山东大学 |
2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氧化汞液相光还原机制研究 |
吴清茹 | 清华大学 |
3 | 17:00-17:12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颗粒物液-液相分离影响下过氧化物与二氧化硫的多相反应活性研究 |
赵岳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7:12-17:24 | 口头报告(Oral) |
气溶胶光镊技术观测悬浮单液滴中锰离子催化的SO2界面氧化反应动力学 |
黄启燊 | 北京理工大学 |
5 | 17:24-17:36 | 口头报告(Oral) |
伴有催化过程的颗粒物表面硝酸盐光化学转化过程机制研究 |
王红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17:36-17:48 | 口头报告(Oral) |
混合有机物光化学反应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
李俊玲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7 | 17:48-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硫酸酯的生成 |
王玉珏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能源与污控政策对未来空气质量和健康效应的综合影响 |
赵瑜 | 南京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提前碳达峰的协同环境与健康效应 |
王海鲲 | 南京大学 |
3 | 09:10-09: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OCO-2/3遥感的中国地区XCO2时空演变特征及局地驱动力研究 |
车慧正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隐含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 |
夏琳琳 | 广东工业大学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能源-材料-碳-污染物”关联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 |
欧阳代为 | 清华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能源系统碳汞耦合流向及协同减排路径研究 |
刘开云 | 华北电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物对反硝化过程电子分布及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
朱婷婷 | 天津大学 |
2 | 10:40-10:50 | 口头报告(Oral) |
化石燃料和食物系统同等主导着中国人为甲烷排放 |
刘姝涵 | 海南大学 |
3 | 10:50-11:00 | 口头报告(Oral) |
碳中和背景下的锂污染研究 |
杨学志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4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监测研究 |
邱恺培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氧气水平下降作为全球城市新出现的问题 |
魏韵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三维中空结构水滑石衍生NiCo@Al2O3 催化剂用于甲苯二氧化碳重整 |
匡永琪 | 南开大学 |
7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Fenton试剂调理强化污泥基生物炭去除Cr(Ⅵ)的机理研究 |
巩祖鹏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11:40-12:00 | 讨论点评 |
讨论环节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二氧化碳捕集制备高值碳材料:从基础到应用 |
汪的华 | 武汉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单分散金属原子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研究 |
胡新明 | 山东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膜法碳捕集—CO2分离捕集膜研究 |
刘江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催化材料结构调控用于二氧化碳多电子转化 |
朱文磊 | 南京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氧化碳与硫化氢协同光催化研究 |
周旸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双碳背景下高效CO2还原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魏龙福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集二氧化碳捕获、活化和催化转化于一体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
周中高 | 赣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0 | 口头报告(Oral) |
氢溢流效应的双重利用对负载型高熵催化剂CO2加氢性能影响 |
米金星 | 清华大学 |
2 | 15:4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太阳能驱动半导体-同型产乙酸菌复合体系还原CO2合成乙酸的研究 |
符波 | 江南大学 |
3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自养型反硝化和高氯酸盐还原生物膜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和聚羟基烷酸酯生产 |
罗一豪 | 东北师范大学 |
4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氢键增强氨基功能化In2O3用于无助催化剂下CO2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碳酸脂 |
宋昆鹏 | 西华师范大学 |
5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氧空位与异质结协同作用下的WO3/BiOCl用于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
高洋 | 长安大学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晶面效应与零价铜协同助力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选择性制甲烷 |
邓宇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双碳目标下针对小分子气体的新型在线分析方法研究 |
孙振丽 | 华北电力大学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含裂隙砂岩储层中CO2迁移及压力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
肖梦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碳酸盐矿物组分对岩石-卤水-CO2相互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
罗一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CCUS对于中国碳中和成本及可持续收益的双重影响 |
刘泽源 | 浙江大学 |
11 | 17:1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环节 |
||
12 | 17:30-17:35 | 总结 |
分会场总结
鲁玺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和技术进展 |
马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08:55-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供水系统饮用水味感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影响机制研究 |
徐斌 | 同济大学 |
3 | 09:20-09:35 | 口头报告(Oral) |
水源水中溶解性黑碳的分布特征及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鲜啟鸣 | 南京大学 |
4 | 09:35-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界面电荷高效转移的光催化降解抗生素及其DBPs生成势研究 |
鲁金凤 | 南开大学 |
5 | 09:50-10:05 | 口头报告(Oral) |
Impacts of Natural Hazards on Water Treatability |
周達誠 | 香港中文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5-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从源头到龙头芳香族、脂肪族和总消毒副产物及发育毒性的变化 |
张相如 | 香港科技大学 |
2 | 10:50-11: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紫外/氯技术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氧化和消毒机制 |
方晶云 | 中山大学 |
3 | 11:15-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关注延迟后期:水处理中的蓝藻水华控制能否“治未病”? |
于鑫 | 厦门大学 |
4 | 11:30-11:4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高铁酸钾预氧化技术的碘代消毒副产物控制策略及机理研究 |
王宪实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1:45-12:00 | 口头报告(Oral) |
折点加氯消毒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特性与机理 |
黄璜 | 中山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面向净水工艺性能优化的水源水有机物解析技术及应用 |
陈超 | 清华大学 |
2 | 14:25-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跨介质来源 |
楚文海 | 同济大学 |
3 | 14:50-15:05 | 口头报告(Oral) |
三重态DOM(3DOM*)的还原性质及其对紫外/氯AOP的影响机制 |
孔青青 | 中山大学 |
4 | 15:05-15: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过硫酸盐非自由基高级氧化过程定向调控研究 |
孙志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5:20-15:35 | 口头报告(Oral) |
过氧化物催化臭氧控制氧化过程中NDMA生成机制研究 |
宋阳 | 广东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5-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单电子氧化介导的溶解性有机质转化与消毒副产物生成 |
杨欣 | 中山大学 |
2 | 16:20-16: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无衍生化检测饮用水中ppt级碘乙酸的方法开发 |
陈白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3 | 16:45-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的高级还原技术去除水消毒副产物 |
张欣然 | 中山大学 |
4 | 17:0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给水管网铁颗粒物界面全氟化合物富集转化机制、水质风险及其控制技术 |
庄媛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下水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应用 |
吴吉春 | 南京大学 |
2 | 08:50-09: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气动力的地下水污染强化修复技术 |
秦传玉 | 吉林大学 |
3 | 09:05-09:15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污染场址精细刻画与修复过程动态监测:水文地球物理视角 |
康学远 | 南京大学 |
4 | 09:15-09: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砂箱实验的河岸带地下水流系统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
孙蓉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流域地下水水质演化模拟与风险评估 |
郭芷琳 | 南方科技大学 |
6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滨海深层地下水可溶无机碳变化特征与排泄通量研究 |
谢月清 | 南京大学 |
7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冲湖积平原地下水系统中地质成因磷的迁移富集机理 |
杜尧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王广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糖浆原位注入的Cr(VI)污染含水层修复技术及其强化机制研究 |
赵勇胜 | 吉林大学 |
3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MOF分子荧光传感器的氨氮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
严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Fe3O4@PAC活化过硫酸钠去除磺胺甲噁唑研究 |
李佳乐 | 东华理工大学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系统中氨氮源汇及其微生物群落演替机制 |
李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强化修复剂在低渗透含水层中的传输与累积 |
王朋 | 成都理工大学 |
7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强化地下水氯代烯烃还原脱氯的介导机制研究 |
马慧 | 成都理工大学 |
8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掺氮微米零价铁增强三氯乙烯脱氯:关于氮源和球磨条件影响的深入探究 |
史英豪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晚更新世以来珠江口及其邻近大陆架的地下水盐度的演变 |
焦赳赳 | 香港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砂岩型铀矿CO2+O2地浸采铀多场耦合模拟优化研究 |
吴剑锋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解析地下环境中乙草胺多过程衰减机制 |
刘运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灌溉区土壤有机质的Ca/Na淋溶限制 |
黄爽兵 | 长江大学 |
5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石窟寺山体水分及壁面盐分的硫酸盐溯源 |
蒋小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岩溶地下水新型有机污染物源-汇行为 |
陈文文 | 桂林理工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排放和有机质影响河流表层沉积物-孔隙水系统中母体和取代多环芳烃的分配行为 |
刘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热带海草床沉积物中的产甲烷机制 |
李凌 | 西湖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Data-Based Approaches for Identifying Controlling Processes of an Environmental System |
叶明 |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鄱阳湖流域浅层地下水无机氮时空分布 特征与溯源 |
董一慧 | 东华理工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北方寒区冲洪积平原地下水氟的季节性波动及其对氟暴露的影响 |
宁君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天然有机质对“人-水”相互作用的响应 |
何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6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城镇化背景下典型海岸带地下水水质成因及背景值 |
黄冠星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模型结构和参数不确定条件下地下水模型一阶和总效应过程敏感性指数高效计算方法 |
杨静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波动模式对三氯乙烯在水-土-气三相中迁移分配的影响研究 |
何宁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包气带岩性结构下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变异对氮素运移的影响模拟 |
喻静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脱卤单胞菌Dehalogenimonas厌氧转化卤代杀菌剂百菌清环境代谢产物研究 |
乔文静 | 南京农业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限域约束下制备含Brønsted和Lewis双酸性位点的高效吸附除氟材料 |
程思凯 | 南京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氧化还原环境梯度中脱氮及产氧化亚氮路径、速率的转变 |
韩丽丽 | 海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用于水脱盐的纳米纤维膜构筑与应用 |
曹宏斌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中无机离子选择性分离回收过程机制探究 |
张炜铭 | 南京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碳基材料全回收有机废水 |
刘剀 | 西湖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有机分子根植功能纤维的构建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多维应用 |
陶敏莉 | 天津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阴极电还原协同Fe-MOFs活化过硫酸盐降解PFOS增强机制研究 |
余方可 | 陕西科技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过渡金属/g-C3N4光催化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污染物效能与机制 |
丁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过氧乙酸体系选择性降解效能与机制 |
蔡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脱盐膜材料的微结构分析与调控 |
吕兴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含盐废水高效脱盐与浓缩减量技术 |
左魁昌 | 北京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超分子晶态材料在污染物吸附分离中应用 |
池小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仿层状矿物材料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研究 |
章萍 | 南昌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用于生活污水营养元素回收的纳滤膜性质调控 |
赵阳莹 | 厦门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磷回收系统性能强化策略研究 |
雷洋 | 南方科技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梯度水凝胶对水体微污染物的自驱动富集与深度去除 |
綦鹏飞 | 青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废水处理的元素迁移内净化与资源化构象 |
韦朝海 | 华南理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循环经济驱动的城市污水中氨氮回收:必要性,挑战及解决方案探讨 |
刘雨 | 南开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碳中和目标下有机氯化物的电化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
黄彬彬 | 湖南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芬顿体系强化策略与机制 |
叶志洪 | 重庆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单原子催化剂微环境调控及环境小分子活化的研究 |
周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特异性吸附亚铁离子调控固液界面亲和力促进硝酸盐高效还原为铵 |
刘春雷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波长对紫外线辅助氧化/还原过程处理新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段晓笛 | 上海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含氰废水精准脱毒和高选择性转化新策略的研究 |
邹建平 | 南昌航空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还原修复材料界面电子与自由基过程表征及调控 |
褚驰恒 | 浙江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双载体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废水的效能与机制 |
张潇源 | 清华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铈负载磁性生物炭/PMS体系对亚磷酸盐的同步氧化吸附去除研究 |
杨宏伟 | 南昌大学 |
5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绿色低碳废弃颗粒污泥资源化技术 |
冯翠杰 | 中山大学 |
6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碳基过硫酸盐体系中多活性中心与位间距效应 |
左四进 | 中国药科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3D珊瑚状Fe掺杂NiCo2S4阴极用于稳定高效光电化学四环素降解并同时产能 |
夏丽刚 | 上海电力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碳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电子转移机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 |
任伟 | 南昌航空大学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二氧化锡陶瓷阳极电催化过滤系统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和水回用 |
杨超 | 中山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均一可循环的碳点催化剂用于有机污染物去除 |
张婷 | 上海师范大学 |
11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MoS2纳米片电催化剂促进CuEDTA高选择性还原用于污染去除协同产电 |
秦贺贺 | 同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中不饱和烃类污染物臭氧氧化的动力学和机理 |
强志民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08:50-09:08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合四价铁Fe(IV) |
江进 | 广东工业大学 |
3 | 09:08-09:23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浓度硫酸根对过硫酸盐氧化的反常协同效应及反应机理 |
谢勇冰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4 | 09:23-09:33 | 口头报告(Oral) |
MnO2中氧空位的调控及其活化PMS降解氟喹诺酮 |
王楠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09:33-09:43 | 口头报告(Oral) |
废弃纺织品碳对高毒污染物的超快类芬顿去除:限域空间和官能团的协同 |
李东亚 | 武汉纺织大学 |
6 | 09:43-09:53 | 口头报告(Oral) |
低价态锰氧化物催化臭氧消除吡嗪类物质嗅味效能与机制研究 |
汪达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09:53-10:03 | 口头报告(Oral) |
UVA-LED活化高碘酸盐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
李娟 | 北京师范大学 |
8 | 10:03-10:13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氧化处理毒性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 |
杜烨 | 四川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水系统视角下的消毒副产物综合控制 |
楚文海 | 同济大学 |
2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价金属过程 |
龙明策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AOP方法中如何更好鉴定自由基? |
陈白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限域催化剂的构建及其活化过氧碳酸盐降解抗生素研究 |
张波涛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锰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调控促进过硫酸盐活化的研究 |
李晓霞 | 武汉纺织大学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锰分子筛的创新制备及在高级氧化法中的催化应用 |
孟旭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7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正电场驱动Ti@TiO2曝气电极界面同步吸附臭氧与微污染物的强化作用机制 |
李新洋 | 北京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污染控制卤素自由基化学机理和技术 |
方晶云 | 中山大学 |
2 | 13:50-14:0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发展五探针分子法同步测定高级氧化水处理中的多种活性自由基物种 |
宋卫华 | 复旦大学 |
3 | 14:08-14:26 | 邀请报告(invited) |
贵金属湿法冶炼废水的减量和深度处理 |
卞振锋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14:26-14:41 | 邀请报告(invited) |
磷酸化零价铁增强活化过二硫酸盐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 |
艾智慧 | 华中师范大学 |
5 | 14:41-14:51 | 口头报告(Oral) |
突破零价铝环境应用瓶颈:抗钝化和高电子选择性调控 |
杨世迎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14:51-15:01 | 口头报告(Oral) |
非均相类芬顿催化体系构建与性能调控及催化过程认知 |
钱杰书 | 南京理工大学 |
7 | 15:01-15:11 | 口头报告(Oral) |
水处理典型氧化处理过程中微塑料的转化和行为 |
欧桦瑟 | 暨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8-16: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污染水深度处理的电化学氧化新方法探究 |
赵红颖 | 同济大学 |
2 | 16:06-16: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Ce(III/IV)催化类芬顿和臭氧氧化特性与应用 |
单超 | 南京大学 |
3 | 16:06-16:21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卟啉环取代基位点对铁卟啉活化过氧化氢降解双酚A研究 |
胡敬平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6:21-16: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宽频响应型复合纳米结构开发及光催化净水应用 |
张清哲 | 山东大学 |
5 | 16:36-16:46 | 口头报告(Oral) |
亚氯酸盐活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效能和机制 |
李倩 | 山东大学 |
6 | 16:46-16:56 | 口头报告(Oral) |
磁性钴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氢盐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
蒋红梅 | 南京农业大学 |
7 | 16:56-17:06 | 口头报告(Oral) |
类芬顿氧化单原子催化剂的杂原子配位调控 |
梁锦平 | 四川师范大学 |
8 | 17:06-17:16 | 口头报告(Oral) |
高铁酸盐的活性调控及对水中典型新污染物的降解机制研究 |
冯明宝 | 厦门大学 |
9 | 17:16-17:26 | 口头报告(Oral) |
压电效应驱动污泥调理脱水的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
冯锦茜 | 香港城市大学 |
10 | 17:26-17:36 | 口头报告(Oral) |
等离子体技术协同表面活性剂高效去除反渗透浓缩废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 |
李蕊 | 中山大学 |
11 | 17:36-17:46 | 口头报告(Oral) |
二维MXene原位衍生超高密度团簇及其类芬顿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
姜越 | 同济大学 |
12 | 17:46-17:56 | 口头报告(Oral) |
羟基和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单一污染物与复杂有机基质的效果与机理比较研究 |
陈雨凡 | 浙江工商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化学武器掩埋区土壤中二苯砷酸的污染特征、结合机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骆永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炭上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与化学降解机理 |
杨坤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原位电动化学氧化修复蒽污染土壤及污染产物的生成机制 |
高娟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及其应用 |
郭军康 | 陕西科技大学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原位电动-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及示范 |
仓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介孔纳米铁与去除三氯乙烯的研究 |
李铁龙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 |
孙红文 | 南开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有机污染场地低碳绿色可持续修复探讨 |
刘鹏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有机氯污染靶向调控 |
何艳 | 浙江大学 |
4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二价铁矿物复合体系对三氯乙烯的高效还原脱氯及其场地应用策略 |
殷炜昭 | 暨南大学 |
5 | 11:45-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持久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
胥国防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抗性基因迁移传播机制及环境因子共选择研究 |
姚槐应 | 武汉工程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白腐真菌及其胞外酶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高大文 | 北京建筑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稻根际细菌及菌源小分子对稻田土壤中镉-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阻控机制 |
李峰 | 湘潭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茭白对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转运及响应机制 |
李秀娟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化学还原功能材料强化微生物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研究 |
吕宏虹 | 河北工业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氟化合物(PFAS)共存下微生物还原脱氯三氯乙烯(TCE)机制 |
曹利锋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机制及影响研究 |
焦文涛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S-ZVI的铬钝化提高三氯乙烯的长期脱氯性能:腐蚀和钝化对反应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唐景春 | 南开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负载腐殖酸活化过硫酸盐修复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
朱晓丽 | 西北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退役焦化地块污染特征及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实践 |
方华祥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大数据的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水土环境效能研究 |
刘世宾 | 成都理工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硫化零价铁的水相固固制备及其降解氯代烃的研究 |
蔡世超 | 江南大学 |
7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抗生素的机制研究 |
梁峻 | 上海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煤炭基地"开采-闭坑"二元环境特征及敏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张发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纳米零价铁的地下水氯代烃类污染物修复材料研发及应用 |
魏文侠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循环井关键技术参数及效果评估方法 |
周睿 | 吉林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浓度Cr(Ⅵ)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分享 |
张亭亭 |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包气带中的亚硫酸盐增加含硫化合物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反弹和浸出风险及机制 |
李芸邑 | 重庆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铁基物质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 |
孙永昌 | 长安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化工遗留污染场地土壤的频谱激发极化信号响应特征 |
郝娜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粘度调控协同相转移催化原氧化修复NAPLs污染非均质含水层技术 |
董军 | 吉林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白洋淀流域农区土壤-地下水氮素迁移转化机制与污染风险 |
王仕琴 |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原位蒸汽强化抽提技术在氯代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
杨洁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Cd的生物有效性与膳食大米中Cd的精细化健康风险评价 |
程媛媛 | 苏州科技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方案确定方法研究——以某典型废液倾倒场地为例 |
王膑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厂网协同降碳实践与思考 |
王爱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强化新机制 |
张耀斌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与思考 |
刘思彤 | 北京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抑制物质对厌氧生物转化制备中链脂肪酸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 |
罗刚 | 复旦大学 |
5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自动机器学习预测评估城市污水处理厂电耗的间接碳排放 |
罗景阳 | 河海大学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具有三维传质结构的高性能光热蒸发器用于高浓度盐水处理 |
杨凯杰 |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
7 | 15:05-15:15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阴极驱动芬顿铁循环的探索与突破 |
王冠 | 广东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工业废水处理A-OHO工艺:循环的多自由度与多尺度结合平台 |
韦朝海 | 华南理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成少安 | 浙江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芬顿耦合压电催化促进废水处理过程低碳排放 |
邢明阳 | 华东理工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生物电解技术的高氨氮养猪废水处理及能效研究 |
何伟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助力废弃物处理工艺优化 |
田海林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DAMO-AD耦合过程的污水脱氮同步沼气净化体系脱氮除硫效能及机制 |
王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摩擦电-光催化耦合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利用率有效灭活高藻水 |
董飞龙 | 浙江工业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完全氨氧化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功能主导地位 |
郑茂盛 | 华北电力大学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厌氧/好氧/缺氧-好氧颗粒污泥(AOA-AGS)内碳源同步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
何秋来 | 湖南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光热蒸发分散供水的功能强化与潜力评估 |
张唯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光热蒸发体的水供应量精细调控及同步脱盐净水性能 |
杨芷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尾矿库污染的多层级管控与生态重构的材料、技术与装备 |
侯浩波 | 武汉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矿化对有色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与理论探究 |
林海 | 北京科技大学 |
3 | 09:10-09:25 | 口头报告(Oral) |
矿区水体环境中毒砂与Sb(III)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刘豪 | 南开大学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某铀尾矿库周边土-水系统中核素铀的迁移行为研究 |
刘媛媛 | 东华理工大学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铁锰矿物吸附重金属Pb、As的微观机制和环境效应 |
刘欢 | 南京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陕南硫铁矿废石的酸浸出特征及其硫酸盐还原菌的钝化机理-中试尺度研究 |
李义豪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藻菌协同强化酸性矿山排水原位修复 |
岳正波 | 合肥工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酸性含砷废水中砷的形态与稳定性 |
王少锋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1:10-11:25 | 口头报告(Oral) |
酸性矿井水中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原位合成及砷、锑固定机制 |
陈宏坪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4 | 11:25-11:40 | 口头报告(Oral) |
酸性矿山废水影响下酸性稻田土壤中镉、铜的形态及吸附动力学 |
潘艳 | 徐州工程学院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磁黄铁矿驱动的钒酸盐生物解毒与次生矿物形成 |
贺锦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富羟基铁锰氧化物选择性回收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多种(类)金属 |
蔡禹皓 | 华南理工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黄钾铁矾形成耦合Sb(III)/Sb(V)归趋研究 |
陈璐 | 中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吸附去除矿区污染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技术初探 |
邱国红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矿山重金属-有机复合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形成与毒性效应初探 |
晏波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4:10-14:25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与功能菌降低土壤有效态镉过程中微生物外排与化学吸附固定耦合机制 |
黄飞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14:25-14:40 | 口头报告(Oral) |
巨大芽孢杆菌Cr01对六价铬的生物还原机制与影响因素 |
吴玉俊 | 湘潭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方法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生物炭电极的应用研究 |
周文毅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氧条件下球磨硫化微米零价铁增强As(III)的固存: 吸附和氧化耦合过程 |
蔡海明 | 华南理工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南地区某废弃铅冶炼场地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修复策略的意义 |
赵鹏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秦岭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受污染农田修复与安全利用 |
郭军康 | 陕西科技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钙基生物矿物在金属矿区水土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卢桂宁 | 华南理工大学 |
3 | 16:10-16:25 | 口头报告(Oral) |
压电调控电荷传输增强类芬顿催化降解选矿药剂的研究 |
涂姝臣 | 华南师范大学 |
4 | 16:2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电解锰渣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选矿药剂去除的研究 |
李梦珂 | 湘潭大学 |
5 | 16:4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垃圾焚烧飞灰水热合成羟基磷灰石及其高效降解黄原酸盐机制 |
张俊浩 | 华南师范大学 |
6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铁改性生物炭去除As、Cd复合污染机制研究 |
晏才雅 | 华南理工大学 |
7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物投加对酸性坑湖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及其生物修复潜力 |
佘智祥 | 合肥工业大学 |
8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黔西南汞铊矿区Hg和Tl的释放迁移及其联合调控研究 |
彭小裕 | 贵州大学 |
9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光照条件下辉锑矿/黄铁矿-嗜酸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微生物Fe/S氧化与锑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
王艺蓉 | 中南大学 |
10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尾矿流动引起的尾矿库空间异质性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李子怡 | 合肥工业大学 |
11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腐败希瓦氏菌@半导体生物杂化系统的光辅助铀高效富集分离研究 |
杨国淋 | 西南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功能生物炭与绿色低碳修复 |
侯德义 | 清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提升土壤碳汇的绿色技术-生物炭 |
孙可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黑炭调控环境污染物生物及非生物氧化还原转化过程和机制研究 |
张凯凯 | 中国矿业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质炭对质粒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的阻控作用 |
方婧 | 浙江科技学院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孔藻基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效能与机制 |
周成赟 | 湖南大学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中生物炭-磺胺类抗生素吸附机制量化系统研究 |
李崯雪 |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杂原子掺杂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催化应用及生命周期评价 |
刘武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单原子负载的生物炭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王玉军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巯基化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水体和土壤汞污染修复 |
黄耀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中硅组分影响镉污染绿色修复的关键作用及机制 |
刘丽男 | 南开大学 |
5 | 11:40-11: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调控木质素衍生炭纳米材料表面缺陷高效去除Cr(VI)和U(VI)污染 |
陈海军 | 苏州科技大学 |
6 | 11:55-12: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离子液体复合生物质低温热解制备高孔隙度多官能团生物炭及其改性机制 |
杨帆 | 上海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稻田土壤生物质炭固碳减排效应 |
吴伟祥 | 浙江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改性生物炭基材料钝化土壤中锑、砷效果及其机理 |
王海龙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城市绿化废弃物作为碳汇的可行性研究 |
王雪飞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炭铁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耦合与解耦 |
赵楠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机器学习预测生物炭制备中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 |
许紫峻 | 新疆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纳米颗粒协同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行为 |
陈明 | 苏州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炭在太阳能蒸发器的应用探索 |
贺诗欣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炭基硅酸盐矿物调理剂对酸化土壤的调理与固碳性能及机理研究 |
孙天然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质基宏观自支撑碳材料开发及环境应用 |
张北 | 东京工业大学 |
4 | 16:25-16:3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生物炭表面铜活性位点尺度调控的自由基/非自由基催化 |
万仲豪 | 香港理工大学 |
5 | 16:35-16:45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负载的原子分散铜催化剂用于过氧单硫酸盐的非均相活化降解氯酚 |
毛蒋玲 | 湘潭大学 |
6 | 16:45-16:55 | 口头报告(Oral) |
森林枯死木炭化回填对全球碳减排的贡献 |
谭萌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调节α-Fe2O3暴露晶面促进Fe2O3改性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性能 |
李英超 | 华南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氧化硅阻控水稻重金属污染的机制解析及应用 |
李芳柏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硫空位介导的黄铁矿活化环境小分子及其效应 |
张礼知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硒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对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 |
崔江虎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胶体化含铁矿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及重金属原位稳定化研究 |
杨卫春 | 中南大学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掺杂和带隙调控提升氮化碳/纳米铁@石墨降解四环素性能 |
王向宇 | 昆明理工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g-C3N4调控水稻重金属胁迫的机理研究 |
郝毅 | 广东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植物-土壤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群落探究叶面喷施纳米材料缓解小麦镉吸收的机制 |
周东美 | 南京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框架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光催化萃取研究 |
王祥科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纳铁基复合材料性能调控与应用 |
钱林波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岭石负载无定形零价铁稳定土壤镉的效果及机理 |
郑春莉 | 西安交通大学 |
5 | 11:40-11:55 | 口头报告(Oral) |
聚乙烯微塑料对典型农药在玉米植株中吸收转运的影响 |
张露晴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Engineering Novel Nanocarriers for Efficient Foliar Uptake of Agrochemicals |
Greg Lowry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锰生物炭还原稳定化六价铬:嵌入铁锰氧化物中的零价铁纳米团簇的关键作用 |
Daniel C.W. Tsang | 香港理工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典型有机污染物的代谢转化与生物效应 |
孙建腾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植物系统中纳塑料的形态分析与跨介质迁移 |
周小霞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5 | 14:40-14:55 | 口头报告(Oral) |
腐植酸包覆纳米零价铁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镉稳定化及水稻安全生产的同步提升机制 |
刘洋之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6 | 14:55-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零价铁降低芥菜镉富集:机理和尺寸效应 |
骆善伟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及在环境中的创新应用 |
张颖 | 东北农业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炭基微纳材料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机制研究 |
方国东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稳定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设计制备及VOCs吸附性能 |
邬文浩 | 浙江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修复锑污染土壤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
赵颖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富勒烯纳米粒子与粘土胶体在地下水中的聚集和共迁移行为 |
钟华 | 武汉大学 |
6 | 16:5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氧化还原酶驱动碳量子点的生物转化机制及效应研究 |
冯义平 | 广东工业大学 |
7 | 17:1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碳纳米材料掺杂改性促进层层自组装生物微胶囊降解多环芳烃 |
邓辅财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戴晓虎 | 同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固废热化学处置与资源化的情节高效低碳化思考 |
陈冠益 | 天津大学 |
3 | 09:10-09: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质碳载单原子催化剂的绿色制备及环境应用 |
刘振刚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09:20-09: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废旧塑料高值化转化 |
陈勇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5 | 09:30-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热腐殖化高效创制人工腐殖质促进黑土地可持续利用 |
杨帆 | 东北农业大学 |
6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异源污染物共存对污泥厌氧发酵过程的干预效应与作用机制 |
罗景阳 | 河海大学 |
7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分子筛催化剂 的生物质废物高效 能源转化 |
梁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溶解性有机物中腐殖酸类物质数据分析的误区 |
肖可可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工业固废中铝锂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创新 |
程芳琴 | 山西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色冶炼废渣中铁物相增值转化与伴生元素分离规律研究 |
林璋 | 中南大学 |
3 | 11:10-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物的界面分布特征及环境归趋 |
何小松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4 | 11:2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工业固废掺烧过程中基元组分调控的有机污染物生成机制与末端催化处置研究 |
苏贵金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30-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工程渣土处理处置与安全利用 |
李江山 |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碱性水热技术的全氟化合物高效脱氟反应机制与动力学特征研究 |
武博然 | 同济大学 |
7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磷回收研究进展 |
梁莎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卤代抗菌剂在污泥固液分离过程的迁移调控机制 |
梁嘉林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行业二恶英污染机制研究 |
刘文彬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废弃秸秆低能耗定向转化高值烃类燃油 |
江霞 | 四川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药物类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 |
隋倩 | 华东理工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焚烧底灰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吸附转化CO2研究 |
张芝昆 | 河北工业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近海岸关键环境条件下纤维塑料的转化行为及机制 |
唐圆圆 | 南方科技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旧钴酸锂电池原位回收与跨代升级关键技术 |
余嘉栋 | 清华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固废中潜藏生物质能的深度提取与节能型厌氧利用 |
张景新 | 上海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质废物气化-费托合成的能源转化路径 |
孙轶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朱南文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城镇易腐有机固废高效生物转化的微生物强化技术 |
谢冰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污泥低碳高效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
张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固废新型厌氧产甲烷技术原理与实践 |
赵智强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剩余污泥结构性胞外聚合物的组成解析与厌氧转化 |
张放 | 福建农林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工程的碳减排权衡:预处理系统的影响 |
史真超 | 同济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测序技术在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功能解析研究中的应用 |
祝新宇 | 西湖实验室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可再生离子交换树脂驱动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增效与碳源回收技术 |
庞鹤亮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Methanosarcina barkeri under Ammonia Stres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Unignorable Lipid Reprogramming |
刘超 | 同济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基础和应用研究 |
陈朱琦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热催化增效有机固废碳源转化原理及应用 |
李响 | 东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长江中游城市群复合污染主控天气因素异同特征分析 |
龚山陵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2 | 08:50-09: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大气污染源受体及输送关系研究 |
李杰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 09:10-09: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政策、技术与实践 |
薛文博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4 | 09:3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及成效评估 |
王红丽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 09:5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防控研究进展 |
张永波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6 | 10:10-10: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成渝地区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防控研究进展 |
谭钦文 |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0-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协同防控研究及湖北实践 |
蔡俊雄 |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1:00-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湖南省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协同研究进展 |
罗岳平 |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3 | 11:20-11: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江西省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协同研究进展 |
刘足根 | 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
4 | 11:40-12:00 | 讨论点评 |
讨论环节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重要大气汞汇 |
冯新斌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新污染物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
莫测辉 | 暨南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碱蓬植物对有机磷酸酯(OPEs)的根系吸收及影响机制研究 |
赵洪霞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培蔬菜内源性溴代有机物的生成机制 |
刘春光 | 山东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内吸性杀菌剂氰烯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及代谢机制研究 |
李远播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6 | 14:55-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无机砷对稻田土壤硒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 |
杨桂娣 | 福建农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的故事 |
马奇英 | 浙江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的植物累积特征和吸收机制研究 |
应光国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AHs-TCE土壤地下水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 |
罗春玲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 16:2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植物对典型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吸收途径和贡献比例研究 |
王琰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6:4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Phytoremediation of Cd contaminated soils by Arundo donax L. enhanced with Earth Total Support |
蒲高忠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6 | 16:5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转录组分析探究多溴联苯醚在小麦中的吸收、迁移和转化机制 |
王国光 | 大连海事大学 |
7 | 17:1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富里酸和六价铬对典型绿藻代谢和除铬途径的影响研究 |
罗丽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8 | 17:25-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湿地植物对沉积物中磺胺甲噁唑归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何玉洁 | 南京大学 |
9 | 17:40-17:55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的C-14示踪研究 |
李菊英 | 深圳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喀斯特地质高背景稻田土壤镉的有效性比较 |
余敏芬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孔隙水:预测稻田重金属镉生物有效性的优质介质 |
魏夏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在产铅锌尾矿复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性、重金属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
温晓翠 | 华南师范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Zn在方解石表面吸附过程同位素分馏机制的研究 |
段轶仁 | 南京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富铁表层土壤中Cr(VI)自然解毒的新认识:光生硅酸盐结合态Fe(II)的关键作用 |
张泽宏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海水入侵后含水层管理性补给情景下砷在沿海含水层中的迁移和转化 |
袁程鹏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呼吸性砷还原微生物利用氢气为电子供体介导的矿物砷溶解与释放 |
李杨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改性炭同步缓解稻田土壤砷污染以及碳排放 |
斯敦峰 | 南京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水动力条件影响生物膜在铁还原中的作用 |
王帅 | 南方科技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零价铁在含水层中的聚集与迁移影响机制 |
武文培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黄铁矿驱动的高级氧化过程中次/伴生Fe(lIl)矿物的多重角色 |
赵振宇 | 同济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雅鲁藏布江流域中痕量金属的浓度、空间分布和来源分析 |
肖方景 | 西藏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效固化尾矿区周围土壤中的多种金属并改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 |
耿环环 | 北京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5-20:38 | 口头报告(Oral) |
受采矿活动污染的河流水系生物膜中重金属组分、污染及来源的风险评估 |
徐涵森 | 云南大学 |
2 | 20:38-20:41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流域宁夏段地表水中重金属分布特征、源解析及污染评价 |
马成 | 宁夏大学 |
3 | 20:41-20:44 | 口头报告(Oral) |
青藏高原冻土区表层土壤-植物中微量重金属的分布、累积与迁移 |
刘楠涛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 20:44-20:47 | 口头报告(Oral) |
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序列中典型重金属的累积、迁移与分配 |
陈霈嘉 | 西南大学 |
5 | 20:47-20:50 | 口头报告(Oral) |
青藏高原边界沟谷通道汞的累计机理与来源解析 |
蔡馨远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6 | 20:50-20:5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复合铁填料的PRB修复东北地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效能与机制 |
袁路子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20:53-20:56 | 口头报告(Oral) |
铜离子和铁离子对锰氧化菌形成锰矿及钴富集作用的影响机制 |
石淼 | 中南大学 |
8 | 20:56-20:59 | 口头报告(Oral) |
NOM-Cd(II)纳米颗粒在水生环境中的环境胶体行为 |
郑汝意 | 贵州大学 |
9 | 20:59-21:02 | 口头报告(Oral) |
胶体对矿区地下水中锑迁移机制的影响研究 |
贾晓岑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21:02-21:05 | 口头报告(Oral) |
水铁矿对As(III)和As(V)亲和力和容量之间的矛盾:基于光谱和络合模型的表面形态视角 |
黄玉鸿 | 南京大学 |
11 | 21:05-21:08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炭抑制锑矿区受灾水田土壤开采过程中锑、砷的厌氧释放 |
张恩泽 | 南京大学 |
12 | 21:08-21:11 | 口头报告(Oral) |
锑吸附于铁氢氧化物过程中的锑同位素分馏及其机理 |
罗佳蓓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3 | 21:11-21:14 | 口头报告(Oral) |
镉和砷共污染水铁矿的释放机制和相互作用:体内吸收和体外模拟 |
白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 | 21:14-21:17 | 口头报告(Oral) |
黑炭对亚铁氧化和砷固定的影响机制 |
赵泽州 | 华中科技大学 |
15 | 21:17-21:20 | 口头报告(Oral) |
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上覆水的光化学表征:反应活性中间体的形成及对As(III)的氧化 |
曾宇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16 | 21:20-21:23 | 口头报告(Oral) |
酸性环境中Fe(II)对天然多组分次生铁矿物中Sb(V)的环境行为影响研究 |
林望军 | 广州大学 |
17 | 21:23-21:26 | 口头报告(Oral) |
PM2.5中金属元素及典型纳米颗粒季节变化特征及机理 |
王梦圆 | 华东师范大学 |
18 | 21:26-21:29 | 口头报告(Oral) |
煤矸石中多硫矿物氧化产酸与重金属协同释放的关键过程 |
曹晶华 | 中国矿业大学 |
19 | 21:29-21:32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叶片生理功能性状制约叶片同化大气汞的机理 |
孙梅清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 | 21:32-21:35 | 口头报告(Oral) |
农用有机物料中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体汞还原的影响 |
姚璁 | 西南大学 |
21 | 21:35-21:38 | 口头报告(Oral) |
对三峡水库鱼类汞生物富集影响因素的探究 |
周昱磊 | 西南大学 |
22 | 21:38-21:41 | 口头报告(Oral) |
东海洄游性鱼类甲基汞的区域性溯源:基于甲基汞稳定同位素的视角 |
邹晨曦 | 同济大学 |
23 | 21:41-21:44 | 口头报告(Oral) |
植物对汞的吸收和体内转运过程 |
陈晓涵 | 首都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以人群健康效应为导向的污染物筛查与风险研究 |
陈达 | 暨南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合成抗氧剂的环境污染与人体暴露研究 |
刘润增 | 山东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高通量筛查及健康风险识别 |
李雪花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市售蔬菜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识别分析 |
张青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非靶标分析思路在环境微塑料检测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
吴鹏飞 | 南京林业大学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反应组学揭示芳香组分的大气转化过程 |
程振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揭示磺胺抗生素类污染物的新型代谢产物 |
季力 | 中国矿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特征质谱碎片的新污染物非靶向分析方法构建与应用 |
苏冠勇 | 南京理工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膜的三维拉曼成像研究 |
刘晓阳 | 河北工业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人体尿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代谢产物的非靶筛查 |
杨涛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皮肤代谢组学揭示人为扰动引起的皮肤健康风险 |
汪磊 | 南开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亚磷酸酯抗氧剂对我国有机磷酸酯环境归趋贡献—模型方法 |
朱樱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南海北部湾沉积物中有机磷阻燃剂及其转化产物的靶标与非靶标分析 |
张丽 |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农用消毒杀菌剂诱导的卤化副产物的识别 |
刘雪科 | 中国农业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非靶向识别研究 |
王珂 | 西湖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天津污水处理系统多介质中新型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的识别筛查及归趋 |
乔碧汀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利用数据驱动可疑筛查策略识别区域特征效应污染物 |
李慧珍 | 暨南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疑似靶标筛查方法和环境效应评估 |
阮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中高风险新污染物的筛查研究 |
乔林 | 郑州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浅草型湖泊中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全面筛查 |
王美 | 河北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焦化厂土壤中多环芳烃及呋喃类化合物的识别和污染特征研究 |
艾俏锋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滨海湿地中塑料表面铁膜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变化 |
张晓婷 | 厦门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多孔陶瓷滤料净水过程砷溶出行为及机理研究 |
孙洪智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UV-ATPs在复杂环境中活性物种的产生,转化和作用 |
李博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亚纳米限域通道中的离子运输和分离行为 |
许荣明 | 南京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南海冷泉区水体环境微塑料的迁移转化特性 |
黎灿荣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页岩气返排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的时空动态 |
全林 | 重庆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观察有机酸调控磷酸铁矿物溶解的微观机制 |
范宇科 | 华中农业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材料缓解小麦镉毒性:叶面喷施四种纳米材料影响根际土壤-小麦代谢和微生物群落 |
王敏 | 南京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物中金属位点的调控及其汞吸附机制研究 |
洪钦源 | 上海交通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锰改性生物炭对废水中Pb2+的吸附研究 |
王佳波 | 成都理工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铁-炭功能材料对重金属铬的高效修复 |
王思琪 | 东北农业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介导的锑形态转化及现场检测 |
张立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及环境介质驱动下的冰封期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变化响应 |
马杰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大汶河流域人为氮和磷净输入的区域估计和环境响应分析 |
张树慧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破碎化红树林的水质对人类活动的时空响应及修复建议 |
崔杨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氧化锌增强藻类固碳的分子机制 |
屈若桦 | 湘潭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S(IV)强化Fe(VI)氧化降解水中新兴污染物:pH对体系多反应物种生成和功能的影响 |
储盈盈 | 南京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水稻土中硫酸盐还原菌驱动的砷甲基化过程与机制 |
杨宝云 | 南京农业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锑矿区耐锑菌作用下辉锑矿的氧化机制与效应 |
李舒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制备铁基纳米颗粒及其在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应用 |
潘自斌 | 福建师范大学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洪泛平原原生劣质高砷地下水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 |
范瑞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雪衣藻对汞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解毒机制 |
艾晓寒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介导下铁氧化物异化还原与磷迁移向蓝铁石的共同演化 |
梁旦辉 | 天津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水体富营养化与其他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的跨生态系统效应 |
孙彦峰 | 云南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云冷杉年轮反演历史大气汞记录机理与影响挑战 |
刘旭 | 西南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改性木粉对水体中铅的吸附性能研究 |
陈志荣 | 广州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含水层中磷的分布及迁移转化机制:水位波动及铁锰动态转化 |
熊瑞涵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Mn(II)引发的Fe(VI)氧化能力的高效利用:活性锰的作用 |
赵晓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岩溶地下河在集中补给条件下的水化学和污染响应过程 |
周志浩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界面纳米水膜”加速CO2在氧化钙上的矿化过程研究 |
苏敏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溶解性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牛东蕾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非荧光类溶解性有机物络合重金属特性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力分布特征研究 |
丁昊 |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恩施典型富硒地区硒和镉的地球化学关系和剖面分布 |
江承风 | 华中农业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MoS2纳米片高效修复Hg污染地下水:基质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王梦霞 | 南方科技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制约砷富集的关键环境因子及其贡献 |
易浒龙 | 广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表面(Pt-S-O)-Ti活性结构对Pt/TiO2催化剂C3H8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研究 |
陈葳 | 华中师范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功能基团对Bi2Fe4O9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中非自由基路径靶向去除有机物影响研究 |
张媛媛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浸出行为及风险评估 |
林陆健 | 厦门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铁单原子催化剂的表面限域效应和孔径工程促进类芬顿反应过程 |
黄炳坤 | 四川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高铁酸钾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高值中链脂肪酸的性能及机制研究 |
王玉芬 | 天津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长三角地表水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暴露-活性筛查 |
佘禄杭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砷摄入调控机制 |
谢艾伶 | 江汉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Fenton技术处理填埋有机物过程衍生的DOM分子分析 |
陈奇 | 同济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超声频率对锌电解过程颗粒物减排的影响及其机制 |
王艳慧 | 青岛理工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塑岩理化性质与微纳米塑料释放特征研究 |
王刘炜 | 清华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微米尺度单颗粒的高通量测序揭示高温厌氧消化体系中的电子介导的微生物相互作用 |
赵碧溪 | 南方科技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CO2无机-生物耦合催化转化体系的优化:溶液介质中铁的影响 |
倪素琳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具有高负导带的CoOOH可见光协同活化PMS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增强和多途径协同降解机制 |
张璐 | 吉林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表面氧空位Ov富集的有序大孔OM CeZrO2催化型柴油颗粒物过滤器(CDPF) |
张宝剑 | 华中师范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石墨化碳负载Co3O4@Co在整个湿度范围内的臭氧分解 |
马佳米 | 武汉理工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识别生物炭吸附新污染物的容量和速率的不同关键特性 |
刘炳佑 | 中山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SWR和HRT对东莞市底泥内源氮动态释放影响 |
龚泽瑞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BPA流动的中国行业环境规制评估研究 |
邵哲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典型区域雨水径流中多环芳烃、氯代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溯源研究 |
李立 | 华南师范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抗氧化剂对多环芳胺类化合物诱导的DNA加合物的抑制机理研究 |
张浩喆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Fe(II)活化分子氧体系中溶解氧对活性自由基产生及污染物降解的影响 |
王瑛琪 | 吉林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页岩中水蒸气渗透率实验研究 |
刘婷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南海有机气溶胶的大陆和海洋来源分析: 基于糖类和脂肪酸 |
屈靖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硝酸盐影响下棕碳发色团的液相光化学老化 |
刘依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烷基酸在大型溞体内的竞争富集作用及机制 |
肖璐 | 北京师范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氯自由基阴离子介导的有机氯代副产物生成研究 |
关婧萌 | 中山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华南地区地表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浓度、分布及来源分析:基于大地理尺度研究 |
覃容华 | 中山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磷酸酯强化二价铁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自由基:效果与机制探究 |
王德玉 | 吉林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N, S不对称配位铁单原子在类芬顿反应中选择性生成单线态氧 |
朱科 | 中山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菌间接合转移中的作用及效应机制 |
陈抒瑶 | 南京农业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表面羟基强化FEOCL电子传输过程的作用机制 |
张舒静 | 昆明理工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电位调控生物阴极电子传递方式对生物气升级效能研究 |
田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新烟碱类杀虫剂诱导水稻代谢变化的信号转导机制 |
伍健健 | 湘潭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软颗粒插层氧化石墨烯膜实现水分子快速选择性通过 |
余航 | 南京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自由基介导铁循环微界面增强污泥固液分离机制研究 |
赖嘉豪 | 东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食品与环境中新污染物筛查 |
江桂斌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09:0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智慧食品安全战略 |
吴永宁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3 | 09:3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源性致病菌暴露预警与溯源分析新技术研究 |
沈益忠 | 合肥工业大学 |
4 | 09:5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尿样中双酚类化合物的暴露及风险评估 |
裴紫薇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磺胺类药物高通量识别探针筛查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应用 |
付凤富 | 福州大学 |
2 | 11:0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饲料和食品中新污染物赋存水平及人类暴露风险排序 |
李晓敏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3 | 11:3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妊娠期全氟化合物暴露与血压关系 |
周妍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4 | 11:5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血清五氯苯酚与糖尿病风险关联性研究 |
韩沐珂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体积生物样本监测的高通量回溯解析 |
陈达炜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2 | 14:0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中国总膳食研究的溴系与磷系阻燃剂人群暴露评估 |
施致雄 | 首都医科大学 |
3 | 14:3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膳食补充α-紫罗兰酮预防慢性中波紫外线暴露诱导的小鼠皮肤光老化 |
仝涛 | 中国农业大学 |
4 | 14:5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重金属镉和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盐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 |
朱远韧 | 武汉轻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饲料-蛋鸡-鸡蛋”中的生物蓄积和消除 |
尹钰涵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2 | 15:5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Dlk1-Dio3印迹域内IG-DMR低甲基化编程介导父本咖啡因暴露所致子代海马神经发生抑制 |
张帅 | 武汉大学 |
3 | 16:1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食品中3-氯丙醇酯现场快速分析研究 |
徐婷 | 武汉轻工大学 |
4 | 16:3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膳食农药暴露的最短膳食调查天数定量分析:关于膳食农药暴露抽样策略的提示 |
杨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5 | 16:50-17:30 | 总结 |
分会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MALDI-TOF微塑料分析 |
蔡宗苇 | 香港浸会大学 |
2 | 08:48-09:00 | 口头报告(Oral) |
复杂基质中微纳塑料精准分析质谱新方法研究 |
姜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3 | 09:00-09:12 | 口头报告(Oral) |
冷冻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用于新鲜植物中的纳米塑料成像 |
陈明丽 | 东北大学 |
4 | 09:12-09:24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辅助洞察香港废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来源和归宿 |
吴鹏飞 | 南京林业大学 |
5 | 09:24-09:36 | 口头报告(Oral) |
核壳模式塑料合成及其在纳米塑料环境行为模拟中的应用 |
付善飞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6 | 09:36-09:4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海洋微纳米塑料颗粒分离与检测 |
赵凯 | 大连海事大学 |
7 | 09:48-09:58 | 口头报告(Oral) |
微观颗粒物多维分析技术——PerkinElmer公司联用方案进展 |
华诚 |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8 | 09:58-10:08 | 口头报告(Oral) |
8700 LDIR 红外成像光谱在水中高通量微塑料颗粒自动化检测、定量和表征中的应用 |
张晓丹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9 | 10:08-10:12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流入式大气微塑料被动采样器 |
董慧科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关于微纳米塑料环境行为和效应研究的思考 |
陈威 | 南开大学 |
2 | 10:48-11: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塑料颗粒与不同类型胶体在环境介质中的共迁移行为及机制 |
童美萍 | 北京大学 |
3 | 11:06-11: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洋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 |
张彦旭 | 南京大学 |
4 | 11:24-11:36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微塑料及其附着疏水性有机物从河流到海洋的迁移行为 |
麦磊 | 暨南大学 |
5 | 11:36-11:48 | 口头报告(Oral) |
粒径和腐殖酸冠对水生环境中纳米塑料聚集动力学的综合影响 |
孙鸿燕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6 | 11:48-11:52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与典型矿物表界面反应机制研究及其对纳米塑料迁移沉积行为的启示 |
聂信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7 | 11:52-11:56 | 口头报告(Oral)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微纳塑料在石英砂中迁移行为的抑制及机理研究 |
蔡荔 | 东华大学 |
8 | 11:56-12:00 | 口头报告(Oral) |
轮胎磨损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及其潜在影响 |
刘金 | 天津科技大学 |
9 | 12:00-12:04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纳米塑料的聚集行为 |
曹天池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纳米氧化锌在小球藻-大型蚤食物链传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葛飞 | 湘潭大学 |
2 | 13:48-14: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双壳贝类的微塑料污染特征和污染指示生物适用性 |
孙承君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3 | 14:06-14: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微纳塑料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的挑战与思考 |
徐向荣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4 | 14:24-14:36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与双酚类增塑剂单一及联合暴露对黑点青鳉的毒性效应 |
王莹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5 | 14:36-14:48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微塑料与双酚A源汇关系及其潜在环境风险 |
赵雅萍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4:48-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的肠道富集、健康风险及暴露评估 |
张宴 | 南京大学 |
7 | 15:00-15:0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健康人和酒精性肝损伤患者的iPSC来源的肝Disse类器官研究微塑料和TBBPA的共同暴露毒性 |
梁少君 | 天津理工大学 |
8 | 15:04-15:08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粒径微塑料经由自噬-溶酶体通路诱导心血管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卢艳阳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9 | 15:08-15:12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污染物在东北虎食物链中的递归过程及其威胁机制研究 |
张圆圆 | 东北林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中PET对烟草生长与叶片品质的效应研究 |
袁宪正 | 山东大学 |
2 | 15:48-16:0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塑料际抗生素抗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 |
崔丽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3 | 16:06-16:24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塑料的生物暴露——环境污染与效应风险之间的桥梁 |
汪磊 | 南开大学 |
4 | 16:24-16:36 | 口头报告(Oral) |
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定殖特征及降解机制解析 |
苏应龙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16:36-16:48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对土壤碳素循环扰动 |
汪杰 | 中国农业大学 |
6 | 16:48-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生物炭交互作用对全球变暖潜势的影响 |
宋洋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7 | 17:00-17:04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介导下土壤-生物中阻燃剂累积特征与毒性机制 |
彭程 | 华东理工大学 |
8 | 17:04-17:08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性质对微塑料形成机制的影响——基于野外调查结果的研究 |
汪溪远 | 新疆大学 |
9 | 17:08-17:12 | 口头报告(Oral) |
纳塑料在作物叶部的吸收、内迁和植物效应 |
孙海峰 | 山西大学 |
10 | 17:12-17:16 | 口头报告(Oral) |
水生植物对微纳塑料的吸收、积累和响应 |
苑文珂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11 | 17:16-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对水稻发芽期蛋白组的影响 |
张海韵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2 | 17:20-17:24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尺寸聚苯乙烯塑料颗粒对生菜的毒性效应研究 |
李敏 | 扬州大学 |
13 | 17:24-17:2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人体消化模型结合多组学分析纳塑料抑制水萝卜产量与品质的机理 |
李春阳 | 广东工业大学 |
14 | 17:28-17:32 | 口头报告(Oral) |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微生物及氮循环功能的影响研究 |
李成涛 | 陕西科技大学 |
15 | 17:32-17:36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污染对红树林湿地微生物驱动硫循环影响 |
钟音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16 | 17:36-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对病原微生物的载带效应及健康风险 |
彭楚 | 南开大学 |
17 | 17:40-17:44 | 口头报告(Oral) |
全球塑料际微生物群落的独特性及其生态风险 |
李长超 | 香港理工大学 |
18 | 17:44-17:48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抑制红球菌转化四溴双酚A的机制研究 |
续绅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9 | 17:48-17:52 | 口头报告(Oral) |
轮胎衍生物6PPD-Q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征、形成机制及动物毒性研究 |
徐俏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空气环境抗生素耐药特征及人体暴露评估 |
应光国 | 华南师范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其受纳水体中抗生素及其转化产物高通量筛查与风险评估 |
孙卫玲 | 北京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养殖环境中抗生素及其转化产物的靶向与非靶向筛查 |
赵建亮 | 华南师范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环境抗菌剂类新污染物的风险识别与阻控 |
梁斌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兽用抗生素环境健康风险 |
朱樱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三代测序为基础的长片段宏基因组学方法在环境耐药基因及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夏雨 | 南方科技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养殖污染场地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扩散 |
何良英 | 华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Non-antibiotic pharmaceuticals enable to accelerate the 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via mutation and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
Jianhua Guo | Australian Centre for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传播:污水处理代谢产物不容忽视的作用 |
陈银广 | 同济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城镇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ARGs传播及控制研究 |
谢冰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1:25-11:35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在山东半岛近海的赋存分布与生物积累 |
赵珊 | 山东大学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光照和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张亚南 | 东北师范大学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矿山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 |
易歆竹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7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细菌耐药性在沿海环境中的传播及其对海水养殖食品安全的影响 |
金灵 | 香港理工大学 |
8 | 12:05-12:15 | 口头报告(Oral) |
饮用水消毒诱导微生物耐药风险识别与阻控 |
施鹏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耐药基因的传播:从区域到全球传播 |
罗义 | 南京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视角:空气污染与细菌耐药 |
陈红 | 浙江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金属纳米颗粒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进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汪美贞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Using Metagenomic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AMR in One Health Framework |
李炳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非抗生素类药物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
王越 | 天津工业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的若干环境行为过程和风险研究 |
陈则友 | 南开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胞外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与环境行为研究 |
袁青彬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生产废水抗生素、耐药基因和常规指标的协同控制 |
张昱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病毒组与抗性基因 |
苏建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洋抗生素抗性基因谱与人类健康 |
钱海丰 | 浙江工业大学 |
4 | 16:25-16:35 | 口头报告(Oral) |
从源头到末端的畜禽源抗生素抗性基因 |
吴银宝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16:35-16:45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原生动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的潜在新方向 |
舒龙飞 | 中山大学 |
6 | 16:45-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污水处理厂粪大肠菌群组成及耐药性的季节性变化 |
张俊亚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应用多组学的抗生素生物转化及耐药性研究 |
张家禹 | 东莞理工学院 |
8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饮用水中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现状与污染源追踪 |
马黎萍 | 华东师范大学 |
9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饮用水氯消毒诱导VBNC型细菌的抗性风险及机制 |
叶成松 | 厦门大学 |
10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强化泰乐菌素菌渣堆肥及菌渣肥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 |
张博 | 东北农业大学 |
11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噬菌体在逆境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和生态作用 |
俞萍锋 | 浙江大学 |
12 | 17:45-17:55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归趋 |
祝新宇 | 西湖实验室 |
13 | 17:55-18:05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系统中抗生素耐药组的传播规律研究 |
毛艳萍 | 深圳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下环境铁循环介导的多级次电子传递过程 |
袁松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无机助催化芬顿反应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邢明阳 | 华东理工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铁基电催化剂的界面调控与硝酸根还原 |
杨建平 | 东华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提高纳米零价铁电子选择性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 |
方战强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FeS-SR-AOPs同时去除HMs-TCs的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自由基反应机制 |
樊金红 | 同济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银杏叶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Cr(VI)的机理研究 |
祝方 | 太原理工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吡啶甲酸配位调控铁基类芬顿氧化除污特性与过程机制 |
杨志超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Anammox中的铁氧化还原循环初探 |
张耀斌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的土壤固碳机制探讨 |
刘同旭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铁的富集特征与环境效应 |
刘慧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配体调控Fe(II)活化分子氧原位反应带强化修复污染地下水 |
秦传玉 | 吉林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机械力化学法合成生物炭包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活化PMS去除水体抗生素 |
王海涛 | 南开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高效Fe7S8纳米酶和智能可视化检测的“富集-比色法”集成策略检测环境水体中的痕量Hg2+ |
王学东 | 苏州科技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零价铁还原去除地下水重金属过程中的核壳结构 |
胡奕博 | 华侨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氧化物表面诱导矿物晶体生长 |
朱润良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3:50-14: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芬顿中的铁催化循环强化策略 |
孙杰 | 中南民族大学 |
3 | 14:05-14: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铁基MOFs衍生的复合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
雷菊英 | 华东理工大学 |
4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氮修饰零价铁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脱氯效能与抗钝化机制 |
巩莉 | 浙江工业大学 |
5 | 14:35-14:45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氢氧化铁和重金属有机物的共沉淀 |
胡焱弟 | 北京大学 |
6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施氏矿物的结构演化规律与界面重金属反应行为 |
王小明 | 华中农业大学 |
7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微米级铁铜双金属活化过氧乙酸降解四羟甲基硫酸磷的性能与机理 |
袁月 | 西南民族大学 |
8 | 15:05-15: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单原子铁负载C3N4的原位光催化-Fenton体系构建及其去除NOx研究 |
丁星 | 华中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
关小红 | 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硫化微米铁耦合厌氧微生物:一种可持续性的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策略 |
辛佳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饱和多孔介质中铁-有机物胶体与锑(Ⅴ)的共传输: 对锑迁移率的影响 |
朱健 | 贵州大学 |
4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零价铁基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转化及其微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
董浩然 | 湖南大学 |
5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零价铝的优势、瓶颈和突破 |
杨世迎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Fe0/MnxFe3-xO4 复合材料快速去除水中的锌和镍离子 |
唐次来 | 三峡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铁基催化剂基于自由基与非自由基路径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
张亮 | 江苏科技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铁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内分泌干扰物的机制研究 |
董磊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磁性铁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特性研究 |
徐飞高 | 南昌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弱团聚”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在不同状态下对水中Cr(VI)的去除影响研究 |
李靖 | 北京服装学院 |
11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源铁锰氧化物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生物合成工艺及催化性能研究 |
徐安琳 | 南京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体中有害微生物光催化去除技术的初步探索 |
童美萍 | 北京大学 |
2 | 08:50-09: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光催化灭活病原微生物及有毒微藻机理研究 |
王万军 | 广东工业大学 |
3 | 09:05-09: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甲苯选择性氧化光催化剂构筑 |
陈浪 | 湖南大学 |
4 | 09:20-09: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太阳能催化分子氧活化及其环境应用 |
叶立群 | 三峡大学 |
5 | 09:35-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钙钛矿量子点高效解聚木质素β-O-4键的研究 |
张昉 | 上海师范大学 |
6 | 09:50-10: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UiO-66-NH2金属改性用于可见光催化NO氧化性能的研究 |
朱鹏飞 | 陕西科技大学 |
7 | 10:0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宽频响应型复合纳米结构开发及能源和环境光催化应用 |
张清哲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光催化还原NOx合成氨 |
董帆 | 电子科技大学 |
2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分子氧选择性催化活化 |
沈铸睿 | 南开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TiO2复合改性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制氢的研究 |
原弘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11:20-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金属硫化物缺陷调控提高人工光合成效率 |
于涛 | 天津大学 |
5 | 11:35-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有机光催化材料结构精确设计及其CO2还原研究 |
汪圣尧 | 华中农业大学 |
6 | 11:50-12: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效共聚氮化碳光催化产过氧化氢中的结构调控与机制 |
赵玉宝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反应器的构筑与应用 |
刘健 | 内蒙古大学 |
2 | 13:50-14: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MOFs基环境功能材料光催化去除水体污染物 |
王崇臣 | 北京建筑大学 |
3 | 14:05-14: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光生电荷调控的MOFs环境光催化 |
王齐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通过调控吸附位点选择性光催化降解草甘膦方法及机理研究 |
田海林 | 三峡大学 |
5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催化无牺牲剂制备双氧水原位降解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 |
潘成思 | 江南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太阳光诱导甲烷选择性氧化制甲醇 |
王松玲 | 集美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光催化深度去除水体新污染物策略及机制研究 |
王鹏飞 | 河北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光催化中的“缺陷”诱导增强效应 |
王传义 | 陕西科技大学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缺陷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甲烷光催化无氧偶联 |
王灵芝 | 华东理工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囊藻毒素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胡新将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4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氮化碳与溶液等离子体耦合高效制备过氧化氢 |
王长华 | 东北师范大学 |
5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催化选择性脱氯初探 |
曲阳 | 黑龙江大学 |
6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工业源低浓度VOCs废气光催化深度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张子重 | 福州大学 |
7 | 17:05-17: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强化氯自由基调控实现高效光电催化净化含氮废水及资源化利用 |
白晶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17:20-17: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热酶耦合催化转化纤维素生物质制氢 |
张冠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9 | 17:35-17: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增强型FLPs光催化CO2加氢研究 |
颜廷江 | 曲阜师范大学 |
10 | 17:50-18: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近红外光催化CO2还原材料 |
李俊 | 郑州大学 |
11 | 18:05-18:10 | 口头报告(Oral) |
铋基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抗性细菌研究 |
殷焕顺 | 山东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技术用于回收污水的磷——现状与展望 |
梁鹏 | 清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质系统及研究方法 |
刘鸿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们如何理解微生物电流曲线 |
王鑫 | 南开大学 |
4 | 09:30-09: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氧还原合成过氧化氢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 |
陆之毅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5 | 09:45-10: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题目)张弓老师的主旨报告 |
张弓 | 清华大学 |
6 | 10:0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信号通讯阻滞下化学信号通讯在修复电活性生物膜形成及电化学活性中的作用 |
侯慧杰 | 华中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化学活化过硫酸盐的选择性调控机制及环境应用 |
赵红颖 | 同济大学 |
2 | 10:40-10:5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微纳米电极的研制及其在水质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余登斌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3 | 10:50-11:0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催化含氨污染物高分辨原位表征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
李盼盼 | 四川大学 |
4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电纺纤维膜电极网孔结构调控与界面生物电催化研究 |
乔琰 | 西南大学 |
5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原子镍催化氨氧化脱氮产氢研究 |
张慧敏 | 华东交通大学 |
6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球磨缺陷碳材料电Fenton降解盐酸四环素效能与机制 |
龚小波 | 四川师范大学 |
7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疏水微孔膜耦合阴阳电极强化电化学回收污水氨氮研究 |
张志强 | 同济大学 |
8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质基碳点促进胞外电子传递 |
杨晨辉 | 东北林业大学 |
9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硫还原地杆菌的双向电子传递机制研究 |
杨贵芹 | 暨南大学 |
10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过渡金属电极材料结构优化及其对水中硝酸盐的电化学还原研究 |
李佳澄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强化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的生物电化学系统与应用 |
冯玉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水脱氮基础研究与应用 |
冯春华 | 华南理工大学 |
3 | 14:10-14: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活性氢与污染物转化 |
蒋光明 | 重庆工商大学 |
4 | 14:25-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化学选择性分离-诱导沉淀耦合技术实现尿液中氮磷同步资源化研究 |
刘元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5 | 14:40-14: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强化界面电子转移的地下水氮污染协同净化原理与技术装备研究 |
李淼 | 清华大学 |
6 | 14:55-15: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生物产电耦合水电解用于高效废水处理及产氢 |
朱秀萍 | 复旦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阴极电芬顿生成H2O2及其对三氯乙烯氧化降解的研究 |
崔艳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15:30-15: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可控构筑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碳基电极材料 |
何伟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15:4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电催化过程中氧气还原反应机制探讨 |
邹金龙 | 黑龙江大学 |
4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碳纤维过滤器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
王旭 | 武汉大学 |
5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混晶催化膜电极电化学强化重金属还原及协同净化机制研究 |
高常飞 | 烟台大学 |
6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二维层状复合材料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合成氨 |
余兵 | 浙江农林大学 |
7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碳基二氧化钛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 |
高明明 | 山东大学 |
8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高值化转化及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
李顺灵 | 昆明理工大学 |
9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非对称交流电化学介导的重金属高效去除机制及土壤修复应用 |
卢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10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电化学污水深度除磷技术研究 |
田雨时 | 东北农业大学 |
11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四价铁的高效电化学生成:机理、成本及其在海洋养殖尾水处置中的应用分析 |
曾华斌 | 厦门大学 |
12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熔盐诱导的无定形碳纳米片制备及其电合成过氧化氢性能调控 |
夏广森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13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分子印迹光电传感技术用于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 |
鲁广秋 | 同济大学 |
14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电活性生物膜水质实时预警:机制、性能及应用 |
戚祥 | 清华大学 |
15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隔膜在空气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应用 |
李超 | 北京大学 |
16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电化学合成磁铁去除有毒(亚)硒酸盐 |
宋冰囡 | 南方科技大学 |
17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球磨活性炭提升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及机制研究 |
马俊俊 | 河北科技大学 |
18 | 18:10-18:20 | 口头报告(Oral) |
UiO-MOFs设计合成及对环境中重金属的 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
茹婧 | 乐山师范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2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催化表界面原位表征方法、装置和应用 |
董帆 | 电子科技大学 |
2 | 08:52-09:14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石化丙烯腈及碳纤维含氰废气净化治理的基础研究及工业实践 |
张润铎 | 北京化工大学 |
3 | 09:14-09:31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分子筛限域的多组分含硫VOCs催化降解行为与机制 |
陆继长 | 昆明理工大学 |
4 | 09:31-09: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催化材料的精准构筑及合成氨性能及机理研究 |
刘宝军 | 贵州大学 |
5 | 09:48-10:00 | 口头报告(Oral) |
挥发性有机物吸附量预测及动态静态吸附相关性 |
张中申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 10:00-10:12 | 口头报告(Oral) |
多孔石墨化炭负载FeOCl作为双功能吸附催化剂用于氯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湿法过氧化物氧化:介孔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
潘聪 | 武汉大学 |
7 | 10:12-10:24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金属掺杂的CuxO/Al2O3在近室温下催化氧化H2S的性能评价与机理探讨 |
尹梦雪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0-11:02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氧物种活性调控的VOCs高效氧化催化剂设计 |
曲振平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11:02-11:24 | 主旨报告(Keynote) |
界面微环境设计实现NH3-SCO反应的活性与选择性同时提升 |
单斌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11:24-11:41 | 邀请报告(invited) |
固体废物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学和机理探索 |
张佳 | 上海大学 |
4 | 11:41-11:58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过渡金属基纳米材料在CDI环境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温晓茹 | 内蒙古大学 |
5 | 11:58-12:10 | 口头报告(Oral) |
介孔LaMnxCu1-xO3催化剂上正丁胺催化氧化研究 |
马牧笛 | 西安交通大学 |
6 | 12:10-12:22 | 口头报告(Oral) |
淬火诱导环境纳米催化材料表面功能化 |
赵帅奇 | 武汉纺织大学 |
7 | 12:22-12:34 | 口头报告(Oral) |
氮氧化物室温净化及资源化 |
李解元 | 电子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2 | 主旨报告(Keynote) |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反应过程活性物种及空间效应研究 |
程杰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 13:52-14:14 | 主旨报告(Keynote) |
尖晶石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苯系物氧化性能 |
朱宇君 | 黑龙江大学 |
3 | 14:14-14:31 | 邀请报告(invited) |
Pd/MOFs及其衍生物催化甲苯降解性能研究 |
张晓东 | 上海理工大学 |
4 | 14:31-14:48 | 邀请报告(invited) |
低损伤HAADF-STEM技术对Cu基分子筛催化剂的 原子尺度探究 |
戴升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14:48-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碳基催化剂对氯代挥发性有机物的电催化还原脱氯性能研究 |
甘国强 | 香港城市大学 |
6 | 15:00-15:12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界面活性位点的构筑及其在选择性催化氧化氨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
兰天伟 | 上海大学 |
7 | 15:12-15:24 | 口头报告(Oral) |
MOFs复合物的构建及催化净水应用 |
衣晓虹 | 北京建筑大学 |
8 | 15:24-15:36 | 口头报告(Oral) |
Plastic Wastes Derived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Sulfamethoxazole in High Salinity Wastewater via Nonradical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
苗洁 | 南京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4-16:16 | 主旨报告(Keynote) |
活性位点再生实现全氟化碳的高效分解 |
刘敏 | 中南大学 |
2 | 16:16-16:38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二氧化碳还原及水氧化全反应研究 |
王征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38-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Cu基小孔分子筛SCR催化剂的性能优化策略 |
辛颖 | 济南大学 |
4 | 16:55-17:12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钨/钼基碱性电解水析氢催化剂的研究 |
陈志刚 | 重庆理工大学 |
5 | 17:12-17:24 | 口头报告(Oral) |
光催化-过硫酸盐氧化协同技术净化水中有机污染研究 |
陈代梅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6 | 17:24-17:36 | 口头报告(Oral) |
BiVO4-BN掺杂碳基气体扩散电极耦合高效光电合成H2O2研究 |
李珊 | 浙江大学 |
7 | 17:36-17:48 | 口头报告(Oral) |
光热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研究 |
张梦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8 | 17:48-18:00 | 口头报告(Oral) |
非均相化学催化氧化中的直接氧化转移过程(DOTP) |
张颖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10 | 致辞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领导致辞
王文涛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
||
2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海滩系统生态修复展望——从海滩养护到活力海岸构建 |
蔡锋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3 | 09:30-09: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黄海浒苔绿潮关键过程与早期防控 |
王宗灵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4 | 09:50-10: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进展与防控策略 |
于仁成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5 | 10:10-10: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临界点理论和方法构建:以暖化海区的浮游生态系统为例 |
王大志 | 厦门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0-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南海长棘海星灾害暴发现状及原因分析 |
林龙山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2 | 11:00-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灰绿耦合”的海岸生态抗侵技术—浮动湿地 |
龚政 | 河海大学 |
3 | 11:20-11: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战略转型 |
张宜辉 | 厦门大学 |
4 | 11:40-12: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需求与科学挑战 |
王菊英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口头报告(Oral) |
富营养化河口海域的氮磷变化与生态效应 |
曾江宁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2 | 14:15-14:3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海洋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行为与污染特征 |
高艳蓬 | 广东工业大学 |
3 | 14:30-14:45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渤黄海水生生物中全氟化合物(PFAS)的分布、生物富积及食物链传递研究 |
潘奕陶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4:45-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颗粒的数量浓度-质量浓度快速转换方法研究 |
陈启晴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15:00-15:1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大陆抗生素排放清单 |
黄晔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15:15-15:30 | 口头报告(Oral) |
大辽河河口及临近海域短链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 |
高媛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55 | 口头报告(Oral) |
特异性标记基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流域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吴仁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2 | 15:55-16:10 | 口头报告(Oral) |
近海典型新污染物的源汇过程及阻控技术 |
王铁宇 | 汕头大学 |
3 | 16:10-16:25 | 口头报告(Oral) |
多因素协同影响下的近海新污染物物理-生物地化耦合过程 |
马玉欣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6:2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硝酸盐稳定同位素的渤海硝酸盐来源及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
于凯瑞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染控制中铁的固-液、液-液和气-固界面过程微观研究 |
凌岚 | 同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X射线微分析与环境重金属研究 |
赵甲亭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源排放气溶胶的毒性效应及优先控制策略的探索 |
李庆 | 复旦大学 |
4 | 09:30-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室温环境下气态污染物的高效催化降解研究 |
王卫超 | 南开大学 |
5 | 09:4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浮游植物演替反映中生代海水中金属可用性的下降 |
张琼 | 香港科技大学 |
6 | 09:50-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有机污染物对水稻代谢的影响及信号调控机制 |
陈洁 | 浙江大学 |
7 | 10:0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对污染物转化的影响 |
陈博磊 | 江汉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催化反应中的自旋调控 |
盛桦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安全性与纳米农业 |
张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摩擦起电对界面化学反应的贡献 |
林世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11:30-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效稳定甲烷氧化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徐光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4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自然环境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高效光催化合成 |
叶宇昕 | 中山大学 |
6 | 11:50-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研究 |
李芳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7 | 12:00-12:05 | 口头报告(Oral) |
新污染物DGT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环境行为中的应用 |
任苏瑜 | 烟台大学 |
8 | 12:05-12:10 | 口头报告(Oral) |
二维层状纳米黑磷的环境行为 |
雷蕾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碳减排政策能使中国以较低的减排成本实现碳中和及水俣公约双重目标 |
李佳硕 | 山东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盐分介导双反应中心表面强化水自净化 |
吕来 | 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西南“三位两维”森林汞观测网络及大气零价汞的纬向演变过程 |
王训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 14:30-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颗粒库和机器学习在纳米复合污染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
闫希亮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14:4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臭氧老化空气细颗粒物对敏感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
戚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4:50-14:55 | 口头报告(Oral) |
双酚类物质的生殖和发育毒性探索 |
岳慧峰 | 山西大学 |
7 | 14:55-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水溶液性质如何影响生物脱氮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
李泽敏 | 华南师范大学 |
8 | 15:00-15:05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有机框架封装过氧化物铜纳米点实现自产过氧化氢及在双模式免疫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
韦达理 | 江苏大学 |
9 | 15:05-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氧物种定向调控及其选择性氧化去除大气氮氧化物增效机制研究 |
尚欢 | 上海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松针对六氯丁二烯等新污染物的指示作用 |
张海燕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捕食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组和抗生素抗性组的影响研究 |
朱冬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3 | 16:10-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便携式荧光策略在海水中碘和铀酰的现场分析研究 |
张金懿 | 四川大学 |
4 | 16:20-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痕量环境污染物及细颗粒物的高通量质谱筛查与表征 |
黄秀 | 四川大学 |
5 | 16:30-16:35 | 口头报告(Oral) |
自产空穴清除剂下ZPC催化剂的高效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 |
王硕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16:3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抗性组的全球跨生境传播 |
张琦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16:40-16:45 | 口头报告(Oral) |
锂电池中PFAS的甄别及其职业暴露风险初探 |
高伟 | 青岛大学 |
8 | 16:45-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调控策略增强MOFs吸附水体砷及其机理研究 |
李宗宸 | 同济大学 |
9 | 16:5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钛/铁水解调控的水处理方法及环境应用 |
王晓萌 | 南京农业大学 |
10 | 16:55-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持久性污染物液晶单体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赋存特征与迁移控制研究 |
靳倩倩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7:00-17:05 | 口头报告(Oral) |
绿色纳米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
金香子 | 延边大学 |
12 | 17:0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藻菌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构建及运行初探 |
张媚佳 | 浙江师范大学 |
13 | 17:1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MXene法拉第型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水环境处理技术研究 |
陈泽秋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14 | 17:15-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智能化检测新冠病毒的分子逻辑门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 |
潘家峰 | 南华大学 |
15 | 17:2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聚类策略在质谱成像组织区域自动分割中的应用 |
许光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16 | 17:25-17:30 | 口头报告(Oral) |
BiOCl功能化阳极促进废水中铵的去除 |
严樟 | 福建理工大学 |
17 | 17:30-17:35 | 口头报告(Oral) |
超亲水性金属有机骨架气凝胶材料用于水中新污染物分析检测 |
吴阁格 | 青岛理工大学 |
18 | 17:35-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增塑剂DBP妊娠期暴露通过MSH6的巴豆酰化修饰影响胎鼠卵母细胞同源重组的机制 |
马一丹 | 重庆医科大学 |
19 | 17:40-17:45 | 口头报告(Oral) |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对天然产甲烷多细胞体系的调控研究 |
吴夏芫 | 南京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塑料际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朱永官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ARGs监测和风险评估的标准化和定量化 |
张彤 | 香港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Seasonal dynamics of phage-bacterium and associated antibiotic resistor in urban air PM2.5 |
李向东 | 香港理工大学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单细胞拉曼的环境活跃抗性和抗性进化研究 |
崔丽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抗生素抗性基因产生与传播的界面行为及调控原理 |
逯慧杰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微生物耐药性(AMR)与联合国四方同一健康联合行动计划 |
吴永宁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2 | 10:40-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菌与模式生物肠道菌的传播研究 |
尹大强 | 同济大学 |
3 | 11:00-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及风险评估 |
罗义 | 南京大学 |
4 | 11:20-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空气污染物诱导呼吸道病原菌耐药基因形成传播与健康风险 |
李丹 | 复旦大学 |
5 | 11:35-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塑料多样性对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朱冬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5 | 致辞 |
会议致辞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2 | 13:35-13:40 | 致辞 |
ACS 资源助您成就未来 ACS Resources to Grow Your Future
Margret Mills
ACS Publications
|
||
3 | 13:4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新污染物研究:历史与展望 |
江桂斌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4:1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累积性 |
Bryan Brooks | Baylor University |
5 | 14:40-15: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光活性材料和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可持续发展 |
Wonyong Choi | KENTE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Technology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6: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未来低碳城市供水系统和技术的展望 |
马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6:0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在偏远地区推广用于地下咸水脱盐的膜电容去离子(MCDI)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
David Waite |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3 | 16:30-17: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可持续海洋基础设施:生物矿化防止微生物对混凝土的腐蚀 |
李向东 | 香港理工大学 |
4 | 17:00-18:00 | 讨论点评 |
Panel discussion - Publishing with ACS environmental journals
王鹏
中山大学 /
李向东
香港理工大学 /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Bryan Brooks
Baylor University /
Wonyong Choi
KENTE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Technology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水库鱼体低汞富集原因探究:以三峡水库为例 |
王定勇 | 西南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胶州湾汞污染状况及来源的时空变化(1936-2019) |
李雁宾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09:10-09:20 | 口头报告(Oral) |
Gut microbiota as a mediator of the neurotoxicity of mercury |
李玉锋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4 | 09:20-09:3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汞的迁移转化与生物累积响应 |
王锐 | 同济大学 |
5 | 09:30-09:40 | 口头报告(Oral) |
无机汞供给调控稻田土壤汞甲基化 |
唐雯莉 | 南京大学 |
6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稻田土壤甲基汞的微生物降解特征 |
周心劝 | 华中农业大学 |
7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陆地鸟类中甲基汞的富集特征和潜在风险 |
孙嘉辰 | 中国海洋大学 |
8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视频监测和汞同位素技术解析森林鸟类食物链汞富集传递机制 |
罗康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硒与汞环境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以铜仁国家土壤先行区为例 |
张华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历史累积汞再释放的同位素证据 |
孙若愚 | 天津大学 |
3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大气和沉降汞暴露之间的关联 |
底骞 | 清华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生物处理过程汞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 |
刘吉宝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二硫化钼层结构调控与捕汞机制研究 |
沈锋华 | 中南大学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浓度SO2下烟气汞定向形态调控及资源回收 |
徐浩淼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高巯基密度纤维素的制备及对汞去除效能与机制研究 |
李代坤 | 西南大学 |
8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有色冶炼烟气中Hg0的污染控制研究 |
赵松建 | 江苏理工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5 | 致辞 |
分会场召集人王震宇教授致辞
王震宇
江南大学
|
||
2 | 13:35-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
Melanie Kah |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3 | 13:55-14: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针对农药高效利用和农田重金属修复的纳米材料的研发 |
吴正岩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4 | 14:15-14:30 | 口头报告(Oral) |
硅酸镧纳米材料调控水稻抗病性的机制 |
曹雪松 | 江南大学 |
5 | 14:30-14:45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质基碳点构筑胞内电子传递通道 |
杨晨辉 | 东北林业大学 |
6 | 14:45-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氧化铈对土壤-生菜系统中耐药基因传播的调控机制 |
陈菲然 | 江南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硅基纳米材料对作物营养元素的叶面高效递送 |
李文超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利用纳米技术增强生物固氮与作物产量 |
张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15:50-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植物互作——农用生物材料的设计及其植物中的应用 |
王峰 | 合肥工业大学 |
3 | 16:10-16:25 | 口头报告(Oral) |
人工纳米材料提高植物抗虫性的调控机制 |
肖正高 | 江南大学 |
4 | 16:2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有机酸和可见光协同诱导CeO2还原性溶解的过程机理 |
刘蓓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16:4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铜基纳米农药的土壤环境过程与风险 |
李灵香玉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6 | 16:5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肥、金属氧化物纳米拟酶提高水稻高温结实抗性 |
何莹 | 华中农业大学 |
7 | 17:1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芦荟凝胶提取液合成硒纳米颗粒抵抗生菜病害机理:调控代谢产物与植物内生菌组成 |
商和平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17:25-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功能化MXene量子点的设计及其在植物传感与作物抗逆中的应用 |
顾江江 | 华中农业大学 |
9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氧化镍提高大豆产量并促进氮同化 |
孙熠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0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预测纳米颗粒在水稻-土壤体系中的生物效应 |
李晶 | 江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过程中指纹区对污泥活性的影响探究 |
王成显 | 同济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抗坏血酸还原Fe3+活化过碳酸钠降解水中甲基苯基亚砜 |
刘佳蔚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废水中有机物和硝态氮电化学去除与定向转化 |
郑文笑 | 华南理工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多氟化合物在土气交换中的结构多样性特征 |
徐晨熳 | 东华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研究微塑料对S. costatum释放胞外和胞内DOM影响的新方法 |
陈西雪 | 厦门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理论化学计算研究 BiClO 压电活化过硫酸盐降解 VOCs |
徐雯雯 | 广东工业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农用有机物料影响稻田土壤汞甲基化的主控因素探究 |
王娟 | 西南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可调控氧化还原耦合π-络合效应增强乙炔氢氯化 |
范宇睿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MOFs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降解VOCs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李钧天 | 北京师范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SWATH-MS辅助多样本研究中PFASs同系物注释的非靶向策略——SWATH-F |
李莱辉 | 南京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反应性电化学膜中的限域氧化过程 |
康宇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介孔ZIF-8 固定化漆酶的制备及其在双酚A去除中的应用 |
阎定藩 | 南京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高电流密度下不锈钢丝网阴极腐蚀活化过氧化氢的作用机制 |
李易 | 武汉科技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 |
朱佳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编织结构和聚合物组分决定口罩释放微塑料的特征及老化效应 |
汤帅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压电耦合高级氧化实现废水处理过程低碳产氢 |
刘文元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与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 acetivorans的相互作用 |
刘小雨 | 山东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气溶胶中羰基化合物的非靶筛查及其对大气氧化潜势的影响 |
李菲菲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和溶解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对微塑料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 |
谭苗苗 | 山东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增大压实速率对淤泥沉积物铵氮释放的影响 |
郑波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三维聚吡咯气凝胶用于高效的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和脱盐 |
邵玉娇 | 济南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微塑料促进纳米氧化锌经饮食暴露对大型蚤的代际效应 |
郭静怡 | 湘潭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界面微电场调控SO4·-和e-定向有序迁移增强活性氧物种生成、释放、迁移和利用的协同机制 |
左诗语 | 华南理工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人粪便高效降解堆肥菌剂的构建 |
蔡小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零价铁诱导高水平基因表达增强饥饿水解酸化污泥再活化 |
王艳琼 | 同济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IP添加剂增强聚酰胺纳滤膜的水通量及选择性 |
龙力 | 香港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水相添加剂调节界面聚合制备高通量薄膜复合纳滤膜 |
徐欢 | 中山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硫晶体的重结晶调控强化多金属硫渣中硫与金属的分离 |
陈范云 | 中南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Impact of different zero valent iron-based particles on anaerobic microbial dechlorination of 2,4-dichlorophenol: Comparison of dechlorin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
李哲男 | 南开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高盐度促进腐殖酸对海水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光老化 |
文琼 | 湘潭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乙二胺树脂基负载钯纳米颗粒高选择性催化还原亚硝酸盐至氮气 |
潘俊尹 | 浙江工业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高度分散纳米尖疏水抗结垢阴极上CaCO3的选择性结晶和自发脱离 |
康文达 | 大连理工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铁基MOF衍生碳催化过硫酸钠氧化三氯乙烯:前驱模板和热解温度的作用 |
刘嘉澍 | 天津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一站式纳米零价铁实现高效破络乙二胺四乙酸铜与铜捕获 |
邹幸玥 | 上海交通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的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案例 |
景思源 | 西湖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富铁生物炭在砷钝化过程中缓解土壤二氧化碳排放 |
商建英 | 中国农业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植物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其效应 |
孙建强 | 浙江工业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可视化研究 |
赵莹 | 东北农业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通过选择性应用地表农业措施强化地下水硝酸盐自净——一种可持续性的面源污染阻控新策略 |
辛佳 | 中国海洋大学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可解离抗生素的环境光化学行为及其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张亚南 | 东北师范大学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迁移技术快速获取核素在花岗岩中迁移参数的应用研究 |
李咏梅 | 南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铁锰氧化物形成转化过程及其对砷与铬化学形态的影响与调控 |
邱国红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密集矿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风险响应 |
张文静 | 吉林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三价锑在施氏矿物上微观吸附及氧化机理 |
单君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4 | 11:25-11:35 | 口头报告(Oral) |
富里酸强化少层黑磷的降解:过程与机理 |
陈晓睿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淤泥演化过程中S-Fe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究 |
彭子琪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Inspiring a nanocircular economy |
Peter Vikesland | Virginia Tech, USA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chemical reaction in microdroplet |
张立武 | 复旦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UV/Chlorine Process: An Efficient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with Multiple Radicals and Functions in Water Treatment |
方晶云 | 中山大学 |
4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colloidal-size metals for effective corrosion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 |
Graham Gagnon | Dalhousie University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标准树脂的选择性离子去除新原理及应用 |
王芷铉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FeMo-N-C催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污染物:自由基和非自由基的双重作用 |
周鑫 | 湖南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秸秆对Fe2O3制备的磁性生物炭铁种类型的影响机制研究 |
冯竹青 | 北京科技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碳酸盐对紫外/氯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及机制 |
李广 | 山东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尿液预处理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性能及机理研究 |
田立欣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富氧Fe@NC催化剂用于活化亚硫酸盐高效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
杨威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氧化物电催化膜过滤:氧空位在活性氧生成与转化中的两面性 |
孙寅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改性碳毡电极构建杂化膜电容去离子去除阴离子型染料的性能及机理 |
谷佳蓉 | 河北科技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超微孔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苯/环己烷分离性能 |
蔡博睿 | 浙江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生态浮床耦合微生物电化学实现养殖系统水体和底泥的同步修复 |
廖梦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Third-order kinetic model of bimetallic (Cu, Zn) ZIF driven S-scheme heterojunction activated persulfate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
王新宇 | 吉林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室温制备HKUST-1/海藻酸铜复合气凝胶颗粒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王燕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镁/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镉吸附过程机制的研究 |
尚宏儒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Hierarchically porous structure based on humic acid endogenous modified carbon electrodes for MESs energy recovery and electroactive biofilm conditioning |
朱玉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道路灰尘中含锡、锑和铅纳米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及指纹特征 |
彭博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Fe3O4@CNF+Zn-BTC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镉和镍 |
周洁 | 同济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Ball-milled PET plastic char as an electron shuttle accelerated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in water environment |
文赫哲 | 南开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和苯并a芘复合污染诱发氧化损伤效应与机理的研究 |
孙宁 | 山东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钴铁尖晶石活化过硫酸盐同时氧化去除水体四环素和三价砷污染 |
陈愉文 | 中山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球磨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的诺氟沙星 |
杨世鑫 | 南京工业大学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微乳液修复氯代烃污染含水层效果研究 |
莫言阳 | 吉林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长距离输水工况下利用一氯胺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的可行性评估 |
刘涵 | 山东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修饰磁性MXene富集检测茶叶中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研究 |
姜刘杉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H2O自动机器学习和BPANN模型的污水处理厂中生物营养物质去除的预测:优化与比较 |
罗钰婷 | 河海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钙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高效降解亚甲基蓝:关键影响因素鉴定、转化途径及毒性评价 |
刘昕怡 | 河海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铁矿物从城市污水中捕获磷并通过产酸发酵以蓝铁矿形式回收的比较研究 |
王世旭 | 杭州师范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废弃低压有机膜升级再生制备反渗透膜及水处理性能研究 |
陈简素璇 | 同济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钢铁企业复杂高盐含铊废水处理工艺初探 |
郝天阳 | 华南师范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和铜对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养猪废水的影响 |
范增增 | 南京农业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对黑麦草根吸附和吸收PAHs的影响 |
赵嘉伟 | 浙江工商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新型反应器等离子体技术对偶氮染料废水的优化去除研究 |
宋佳崴 | 沈阳工业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可漂浮生物炭协同氯化钙对水稻田降镉减毒增产的效果研究 |
石瑶 | 华中科技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过氧化硼酸钾作为缓释活性氧载体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周佳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木衍生多孔碳/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作E-Fenton阴极原位产过氧化氢降解抗生素 |
赵利 | 四川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激光红外成像的偏远地区悬浮大气微塑料的表征 |
郭梓萌 | 西藏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溴离子促进亚硝酸盐在硫酸根自由基氧化中转化生成硝基酚类副产物 |
董佳玥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氧掺杂氮化碳与FeCo2O4定向构筑成S型异质结在光助类芬顿体系高效降解新兴污染物 |
史东龙 | 吉林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pH驱动nCP/Fe(Ⅱ)类芬顿体系的自由基产生机制 |
陈劲松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g-C3N4/BC/Fe2O3复合材料光芬顿降解间苯二胺的研究 |
赵黎明 | 四川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表面氧空位诱导的非自由基路径臭氧催化矿化污染物的研究 |
梁兰兰 | 大连理工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含氧酸盐原位调控MnO2结构以强化Mn(VII)自催化降解酚类化合物 |
罗孟帆 | 四川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FeS2 中还原性硫促进体系铁循环增强电芬顿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
蒋杉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YMn2O5莫来石催化剂用于室温下臭氧与甲醛的高效降解 |
万翔 | 南开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具有双反应位点的镉单原子锚定的Mo2TiC2Tx电催化剂选择性硝酸盐还原合成氨 |
任伊凡 | 东华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单原子催化剂室温催化臭氧净化含硫有机废气的研究 |
屈伟 | 中山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氢溢流促进泡沫钛基钴单原子电催化加氢脱氯 |
郑谦 | 上海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系统N2O释放规律研究:生物膜的作用 |
何衍英 | 天津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铁盐水解的游离亚硝酸技术控制管网硫化物和甲烷产生 |
郭海晓 | 天津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复合电催化膜污染物去除与毒性/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性能研究 |
李胄彦 | 同济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燃煤电厂排放的煤灰中金属纳米颗粒物的氧化潜能 |
徐苗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以直接电子转移机制主导的碳材料/过氧乙酸高级氧化技术 |
孔德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电活性功能菌添加促进电活性生物膜形成加速BES系统启动 |
王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缓释纳米过氧化钙降解地下水硝基苯的新见解:缓释材料促进自由基产出的作用机制 |
罗浩宇 | 成都理工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气流调制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 |
汪睿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高性能氮掺杂三维框架石墨烯材料应用于高效电容去离子 |
陆颖仪 | 澳门科技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和赤铁矿填充可降低人工湿地中CH4和N2O排放 |
张国胜 | 西南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光激发长寿命有机自由基在弱光下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何影格 | 中山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溶解性黑炭的光化学特性及持久性自由基的关键作用研究 |
李志鹏 | 天津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单线态氧和电子转移的协同作用加速活化过硫酸盐去除难降解污染物 |
黄韵歆 | 杭州师范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含芳香硫的三维超微孔有机聚合物的构建及其对Xe/Kr的吸附和分离 |
罗钰 | 四川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可见光下赤铁矿上硝基多环芳烃的光降解: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和活性氧/氮的参与 |
倪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熔盐法制备g-C3N4-Cy-Na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 |
徐铭楷 | 同济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滴滤塔净化恶臭废气的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
冯祺皓 | 广东工业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泡沫镍负载钴-铁双金属磷化物活化PMS有效降解罗丹明B |
潘小芳 | 四川师范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Fe3O4@CD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产生非自由基氧化降解磺胺甲恶唑性能研究 |
秦波 | 贵州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改性纳米零价铁负载生物炭(S-nZVI/BC)活化PMS降解酸性大红GR研究 |
丁雨薇 | 武汉理工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Z型异质结Bi2O2CO3/In(OH)3光催化膜高效催化降解水中四环素的机制研究 |
宋雷 | 贵州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无溶剂法可控合成富缺陷海绵状锰基铁氧体选择性高效降解新兴污染物 |
梁键星 | 上海交通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三维生物质碳颗粒强化生物电化学系统电子传递性能与机制 |
刘淑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对母婴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张军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09:0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碘安全水平研究进展及2023版碘营养标准修订 |
张万起 | 天津医科大学 |
3 | 09:3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新污染物内外暴露特征及其人群甲状腺干扰效应 |
郑唯韡 | 复旦大学 |
4 | 09:5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污染物与甲状腺激素稳态:基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 |
吕跃斌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甲状腺功能及体格发育影响初探 |
成果 | 四川大学 |
2 | 10:50-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甲状腺癌组织中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系统分析 |
袁必锋 | 武汉大学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紫外吸收剂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子代生长发育轨迹的影响 |
张蕴晖 | 复旦大学 |
4 | 11:3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氯代及氢代多氟化合物的多种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 |
仪淑君 | 南开大学 |
5 | 11:50-12: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新污染物人体内暴露与甲状腺癌的关联研究 |
刘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多孔纳米材料对铀酰的高效选择性配位提取研究 |
王祥科 | 华北电力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精细结构谱在解析催化氧化/还原除污机制中的应用 |
关小红 | 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显微成像技术在土壤化学中的应用 |
余光辉 | 天津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磷-矿物界面过程与机制的同步辐射分析 |
冯雄汉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重金属吸附机制的快速同步辐射研究 |
李伟 | 南京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酸性环境中砷铁分子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
王少锋 | 大连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谱学/成像技术在土壤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
张静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在土壤和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
汪鹏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技术多维解析秸秆源有机铁氧化物复合体固铬(III)机制 |
杨建军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技术在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
刘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同步辐射光谱的环境金属组学方法与应用 |
李玉锋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动态加氢还原反应中的同步辐射应用 |
朱向东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7 | 17:10-17:22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赵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17:22-17:34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采用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绿色纳米铁复合材料与六价铬运移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反应 |
徐楠 | 苏州科技大学 |
9 | 17:34-17:46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表面铀的还原过程及同位素分馏行为——同步辐射技术的应用 |
潘泽真 | 复旦大学 |
10 | 17:46-17:5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谱学技术研究污染物的形态转化与界面过程 |
阎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17:58-18: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美洲商陆碳材料界面电子过程调控与机理探究 |
崔培昕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陶粒耦合亲水性微通道和微生物定殖促进氮转化 |
余婷 | 江汉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均相成核技术提取高盐废水中纳米钙镁颗粒及资源化利用 |
严黎明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氨基改性的炭基材料对重金属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 |
毕馥漩 | 东北农业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聚乳酸对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菌群结构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 |
陈妍希 | 中山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铁/硼掺杂氮化碳材料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新污染物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
邓雁春 | 中山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膜的空间分离方法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不同功能菌群的物理隔离及代谢强化 |
傅悦 | 中山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新精神活性物质基于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的降解机制 |
袁雪婷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颗粒物的环境赋存、行为及效应 |
刘子毅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质谱化学组发现和追踪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 |
刘梦雯 | 南京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对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的影响 |
杨庆昊 | 山东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SGA-AHP和熵权法的我国焦化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研究 |
吴汾奇 | 吉林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三维MXen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及位点能量分布理论研究 |
宋国彬 | 大连海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天然黄铁矿处理选矿废水中的残留黄药类捕收剂 |
陈苗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非均质含水层中低渗透介质对过硫酸盐氧化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
黄巧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过硫酸盐缓释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邵宏运 | 上海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腐植酸强化植物修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效能研究 |
黄文斌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铁/硅两步改性法促进生物炭硅溶出及镉去除效率 |
吴晗 | 南开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异噻唑啉酮干预在促进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多重效应 |
方世玉 | 河海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双网络MoS2/聚合物微珠的制备及其在水体汞去除中的应用 |
李诗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water by heterogeneous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using CoMn2O4 catalyst combined with bicarbonate |
王蔚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裸藻胞外代谢物(EME)作为生物刺激剂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提高柴油降解的作用机制研究 |
陈国涛 | 华南理工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西南油气田生产场站甲烷泄漏特征的研究 |
陈浪 | 浙江工业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铜离子共存对四环素光解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许昌 | 山东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海洋玫瑰杆菌类群的废弃生物质资源化 |
魏颖 | 山东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水合电子体系中全氟烷基羧酸盐(PFCAs)还原降解的新机理:分子间相互作用加速反应 |
王新皓 | 南京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饮水厂沉淀池排泥水未被认识到的回用潜力 |
段书乐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Fe,Cl,N)-Al-Gr微电解填料混凝-类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
陈勇 | 四川师范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仿生骨组织气凝胶的高效磷吸附:机理分析及资源化利用 |
封立东 | 上海交通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硒对乙酰丙酮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 |
张承洋 | 南京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CeO2纳米颗粒的氧化还原转化和相演变 |
潘雨 | 南方科技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Pilot-scale study on an advanced Fe-Cu process for refractory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
姚振龙 | 同济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选择性电催化3-电子氧还原为羟基自由基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张丹宇 | 湖南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国际湿地沉湖多介质环境中多环芳烃来源及环境行为 |
张植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微塑料对玉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孙源泽 | 中国农业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模拟阳光照射下,溶解性有机质促进纳米塑料在水中的聚集和氧化 |
程方园 | 东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19F NMR as a powerful PFAS investigation tool |
Scott Mabury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流域与海洋环境新污染物筛查与风险识别 |
应光国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构想及监测工作进展 |
袁懋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Hazardous radical-coupled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benzophenone-3 formed during manganese dioxide treatment |
梁士贤 | 香港浸会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细颗粒物中高风险化合物的识别 |
高丽荣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中典型高毒性有机物分析 |
曹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晶体管检测方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基础应用研究 |
毛舜 | 同济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若干新污染物筛查识别及其环境与人体暴露 |
曾力希 | 贵州大学/暨南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靶向和非靶向质谱技术的新污染物检测 |
戚羽霖 | 天津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蛋白质亲和净化串联非靶向分析”在环境新污染物筛查中的应用 |
宫玉峰 | 中国海洋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点击化学质谱探针技术的DEHP体内代谢示踪研究 |
朱泉霏 | 武汉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MXene的电化学传感平台检测水体污染物 |
王雪 | 大连理工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阻燃剂与抗氧化剂的环境分布特征与环境行为研究 |
龚新颖 | 西南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风险环境样品中关键内分泌干扰物的识别与毒性贡献分析 |
曲广波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塑料添加剂:区域分布与健康风险 |
陈达 | 暨南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饮用水中卤代核苷酸类新型消毒副产物的分析鉴定及形成机制研究 |
王玮 | 浙江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道路地表径流及受纳河流中新污染物的识别及污染特征研究 |
赵建亮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农药新型代谢产物筛查与识别 |
吴晓玲 | 江南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养宠家庭室内大气新污染物的筛查和风险评价 |
程飞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7 | 15:10-15: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国产质谱仪器的新污染物检测解决方案 |
娄金婷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产品中风险物质的非靶向精准筛查与风险评估 |
卢宪波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网络化技术在新污染物识别中的应用 |
韦斯 | 南京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DGT原位被动采样技术的新污染物分析方法 |
谭峰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都江堰干流水体中新污染物的赋存及风险评估 |
印红玲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分子印迹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快速检测应用 |
李金花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框架核酸的环境生物分析方法研究 |
张祯 | 江苏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氟化工周边母婴PFASs负荷的靶向与非靶向分析及新生儿健康风险 |
鲍佳 | 沈阳工业大学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水体中新污染物的现场快速生物传感方法与流域非靶标筛查研究 |
许淑霞 | 成都理工大学 |
9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化学衍生结合液质联用法检测土壤中全氟烷基磺酰氟 |
冯鸿儒 | 浙江大学 |
10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食品及其接触材料中有机磷酸酯及相关物质的全面筛查 |
汪雷 | 中山大学 |
11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1,1,1,2-四氟乙烷及其替代品对大气三氟乙酸的生成及沉降的影响研究 |
吴婧 | 北京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25-08: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及成像技术用于环境污染物快速筛查与检测 |
林子俺 | 福州大学 |
2 | 08:45-09: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新型吸附材料的全氟化合物非靶与靶向质谱分析研究 |
王献 | 中南民族大学 |
3 | 09:05-09: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二次电离的高分辨率高灵敏空间代谢流成像 |
王佳宁 | 香港浸会大学 |
4 | 09:20-09: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低维纳米结构在污染物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分析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
陈相峰 | 齐鲁工业大学 |
5 | 09:35-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靶向暴露组学揭示孕早期化学品暴露与妊娠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
黄维 | 暨南大学 |
6 | 09:50-10: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质谱成像新技术的新烟碱类药物对蜜蜂毒理机 制研究 |
殷志斌 | 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 |
7 | 10:05-10:15 | 口头报告(Oral) |
质谱技术用于PPD-醌类新型污染物的鉴定、分析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
曹国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5-10: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暴露的生殖健康效应研究 |
梅素容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10:45-11: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深度学习在质谱成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董继扬 | 厦门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LC-MS/MS定量检测环境土壤中的全氟烷基磺酰氟 |
孙翠荣 | 浙江大学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及在环境相关领域的应用探索 |
董静 |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
5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空间代谢和脂质组学技术揭示三氯生暴露促进乳腺癌细胞球增长的机理 |
何聿 | 福州大学 |
6 | 11:45-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氘同位素标记法解析新污染物的环境转化产物 |
陈柯 | 中南民族大学 |
7 | 12:00-12: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邻苯二甲酸酯的人体暴露特征和风险研究 |
赵洪芝 | 南开大学 |
8 | 12:15-12:20 | 总结 |
评奖
岛津
中国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高维同位素效应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鲍惠铭 | 南京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长江口-东海典型断面的多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与环境意义 |
杨守业 | 同济大学 |
3 | 09:10-09:25 | 口头报告(Oral) |
汞在蚯蚓摄取和代谢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
郑旺 | 天津大学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米细颗粒物的同位素示踪 |
陆达伟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镓稳定同位素在玄武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分馏机制 |
袁玮 | 天津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实地修复的应用研究 |
刘佳 | 西南民族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镉同位素在环境镉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黄方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珠江水系溶解Mo-Rb同位素的变化及其对自然过程和人为输入的响应 |
韦刚健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3 | 11:1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界面过程的金属同位素示踪 |
李伟 | 南京大学 |
4 | 11:30-11:45 | 口头报告(Oral) |
将近论“汞”:森林汞循环环境效应 |
袁巍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实验测定高温氮同位素分馏 |
李元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表沉积物活性铁矿物转化速度的铀同位素破碎年代学研究 |
李高军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水稻体系中重金属铊同位素分馏机制 |
刘娟 | 广州大学 |
4 | 14:30-14:45 | 口头报告(Oral) |
地质高背景污染和人为污染的同位素和谱学识别:以西南喀斯特某铅锌矿污染区为例 |
苟文贤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14:45-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样品中Li同位素准确测定技术研究 |
蔺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血液二维Cu指纹和机器学习的膀胱癌标志物的发现 |
王伟超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磷酸盐氧同位素方法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郭庆军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汞稳定同位素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的应用 |
李平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金属稳定同位素对海洋微量金属元素限制的指示 |
张琼 | 香港科技大学 |
4 | 16:30-16: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激光微区高空间分辨率同位素分析及相关参考物质研制 |
张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50-17:05 | 口头报告(Oral) |
发展揭示有机污染物精确生物降解机制的理论同位素方法 |
季力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17:05-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化学同位素标记LC-MS分析表征代谢组和暴露组 |
赵先恩 | 曲阜师范大学 |
7 | 17:20-17:3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同位素技术的环境中典型含硅颗粒物的来源追溯 |
杨学志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8 | 17:35-17:50 | 口头报告(Oral) |
根际活化对典型超富集及耐性植物中镉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
魏荣菲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9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铁锰氧化物界面Cd同位素分馏行为与机制 |
殷辉 | 华中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毒性含氮有机物种研究 |
陈建民 | 复旦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氯化石蜡的内暴露水平以及毒性效应研究 |
陈吉平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生物界面分析表征及其健康效应 |
陈春英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污染物致血管损伤介导发育毒性机制研究 |
韦艳宏 | 中山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复杂环境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生物累积与效应 |
缪爱军 | 南京大学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Toxic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admium on erythropoiesis |
张书平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儿童免疫毒理与成年后相关疾病发病风险 |
霍霞 | 暨南大学 |
2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Au4 cluster inhibits human thioredoxin reductase activity via specifically binding of Au to Cys189 |
高学云 | 北京工业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氯联苯醌调控非编码RNA和小窝蛋白1磷酸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宋杨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镉通过Hippo通路促进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高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低剂量氧化石墨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整合素αV蛋白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增殖 |
朱建强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6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聚苯乙烯微塑料诱发胎盘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王哲 | 新乡医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球氯化消毒副产物暴露风险与膀胱癌的疾病负担 |
徐顺清 | 海南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主要大气污染物暴露与全病因谱人群住院率的关联分析 |
阚海东 | 复旦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重要健康危害有机组分的内暴露标志物研究 |
邱兴华 | 北京大学 |
4 | 14:25-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慢性肾脏病呼气无创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
李雪 | 暨南大学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聂舟 | 湖南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细胞膜界面作用过程的污染物毒性干预 |
刘赟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手性纳米探针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
匡华 | 江南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污染物与胎源性疾病 |
汪晖 | 武汉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内分泌干扰物的高效识别 |
史薇 | 南京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DNA纳米技术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成像和调控方面的应用 |
彭汉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炭黑和环境高湿对过敏性哮喘的联合诱导作用及其机理 |
邓睿 | 重庆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空气细颗粒物与病原微生物复合暴露增加上呼吸道炎症损伤 |
戚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小分子代谢产物在环境镉暴露与妇女骨密度之间的关联研究 |
郭凌川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内质网在环境应激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
盛夏 | 海南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孕妇血清中传统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及其代谢产物的分布特征 |
徐雅倩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阻燃剂磷酸三苯酯激活胎盘滋养层PPARγ影响胎盘发育诱导子痫前期的作用研究 |
刘小山 | 广东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天然抗冻多肽的绿色制造及应用 |
汪少芸 | 福州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乳中主要危害微生物的溯源与控制 |
姜毓君 | 东北农业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效益-风险评估及金属伴生机制研究 |
陆柏益 | 浙江大学 |
4 | 09:30-09: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全利用、零排放”目标的浙江特色植物活性成分梯次智造策略构建及产业化 |
陈士国 | 浙江大学 |
5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膳食农药暴露的最短膳食调查天数定量分析 |
杨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夹心海苔微生物溯源和条斑紫菜减菌技术研究进展 |
王文彬 | 江苏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食用菌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 |
丁郁 | 暨南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农药特异性纳米抗体识别机制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徐振林 | 华南农业大学 |
3 | 11:1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粮油典型污染物高灵敏光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 |
张兆威 |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4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候变化场景下的粮食安全与植物入侵 |
李成俊 | 广州大学 |
5 | 11:45-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应用 |
郭玲玲 | 江南大学 |
6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网售最畅销茶叶中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及关键因子 |
武永福 | 陇东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光学探针结构调控与精准成像 |
张晓兵 | 湖南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高活性酶微阵列的构建及其在功能脂质酶法制备中的应用 |
郑明明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人工智能的成像转码系统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同时检测 |
陈翊平 | 大连工业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烟碱杀虫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下游脂质损伤风险 |
徐立伟 | 安徽农业大学 |
5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银耳多糖改性及其在环境健康中的应用 |
李灼坤 | 福建农林大学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交叉反应率筛选的异源竞争模式提高ELISA灵敏度的机理研究 |
彭娟 | 南昌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践行大食物观—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 |
张文羿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短链脂肪酸改善炎症调控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
赵亮 | 中国农业大学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介孔纳米材料在谷物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的应用探索 |
许宙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牛源酪蛋白抗体制备及胶体金试纸条的开发和应用 |
邢常瑞 | 南京财经大学 |
5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竹叶黄酮对阿尔兹海默症并发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症状的缓解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
李慧颖 | 北京林业大学 |
6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磁弛豫和吸附性能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 |
姚丽 | 长沙理工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 |
曾露 | 贵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0 | 致辞 |
“金属组学与健康”分会介绍 |
||
2 | 08:40-09: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技术在纳米生物界面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
陈春英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3 | 09:05-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From metallomics and metalloproteomics to drug development: metallo-agents for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孙红哲 | 香港大学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银纳米颗粒在体内的转运、降解及毒理学效应的空间金属组-代谢组的关联研究 |
丰伟悦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5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砷基共价靶向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抗肿瘤研究 |
严晓文 | 厦门大学 |
6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多金属暴露与老年人群退行性病变的关联研究 |
唐梦龄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ICP-MS单细胞分析 |
胡斌 | 武汉大学 |
2 | 10:55-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稻米镉砷形态、分布与健康风险 |
赵方杰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11:20-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汞在血液中的两相传输行为研究 |
胡立刚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生物界面作用驱动的抗病原体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王黎明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5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Associations between multiple blood metals and obes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hiyan, China |
江李苗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复合暴露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基于炎症稳态信号通路的系统化视角 |
李昂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单细胞二维多参数分析的研究 |
王建华 | 东北大学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药物分子设计 |
王秋泉 | 厦门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应用金属组学:从生物科学到环境科学到更多 |
李玉锋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4 | 14:35-14:45 | 口头报告(Oral) |
多种重金属混合暴露对肺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吕鹏 | 滨州医学院 |
5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过程在铅诱导的小鼠早期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农骐郢 |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内吞作用介导的大鼠血细胞中铅的转运 |
郭华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Revealing elementomic phenotypes by simultaneously quantifying 70 elements in biological samples within 5 minutes using ICP-MS |
唐惠儒 | 复旦大学 |
2 | 15:55-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碘缺乏的代谢毒理学研究 |
房中则 | 天津医科大学 |
3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重金属致细胞铁死亡的分子靶点识别与作用机制研究 |
徐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6:35-16:45 | 口头报告(Oral) |
水生态系统藻汞作用及其对环境汞循环影响 |
梁旭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16:45-16:55 | 口头报告(Oral) |
银纳米颗粒穿越肠上皮屏障的分子机理研究 |
王煦栋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血清锂同位素信息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指标研究 |
董俊航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高通量毒理学与效应导向分析思考暴露表征与毒性预警 |
皮静波 | 中国医科大学 |
2 | 08:55-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内分泌干扰物的荧光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
郭良宏 | 中国计量大学 |
3 | 09:20-09: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人干细胞测试的排水健康效应评估及风险因子识别 |
刘薇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09:35-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载纳米塑料暴露会导致短暂的抑郁样行为 |
陈力群 | 天津大学 |
5 | 09:50-10: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效应导向的饮用水氯消毒副产物关键致毒组分分析 |
贾建博 | 广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面向效应导向分析的合成生物学传感分子工具开发 |
聂舟 | 湖南大学 |
2 | 10:55-11: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高通量形态表型组的化学物血管毒性评价 |
韦艳宏 | 中山大学 |
3 | 11:20-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高内涵毒性筛选技术研究 |
吉贵祥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4 | 11:35-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新污染物毒性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
杨丽华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5 | 11:50-12: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受体结合浓度的污染物毒性评价新方法 |
李传海 | 青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复合污染中毒害化学物质甄别策略 |
张效伟 | 云南大学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典型页岩气开采返排水的潜在污染及毒性鉴定 |
游静 | 暨南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异噻唑啉酮类污染物的甲状腺内分泌效应及机制 |
何益得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优先控制抗抑郁药筛选体系的建立 |
张晗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4:50-15: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数据驱动的复合污染水体风险物质识别 |
郭婧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AI视域下的高通量毒理与健康研究初探 |
林思劼 | 同济大学 |
2 | 15:55-16: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表型组学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高通量筛查 |
赵砚彬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保护规划及保存实践 |
杜合军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4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评估剂量依赖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
关淼 | 南京师范大学 |
5 | 16:50-17: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内涵—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氯代多环芳烃的免疫毒性研究 |
李心砚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卡马西平在人体治疗血浆水平上对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杨伟伟 | 同济大学 |
7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毒理基因组的全氟化合物典型毒性筛查 |
苟潇 | 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国内外生物气溶胶研究前沿进展与展望 |
要茂盛 | 北京大学 |
2 | 09:00-09: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广州市PM2.5有机提取物的分子特征及对病毒易感性的影响 |
毕新慧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3 | 09:25-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PM2.5暴露促进SARS-CoV-2感染人肺上皮的机制研究 |
戴建威 | 广州医科大学 |
4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被忽视的城市健康风险源:道路粉尘病原微生物生态和感染风险 |
朱超 | 陕西科技大学 |
5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L型细菌的诱导及其抗生素耐药性的演变机制研究 |
郑玉叶 | 广东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二氧化硫减排下的气溶胶形成机制 |
张秀辉 | 北京理工大学 |
2 | 10:55-11: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青岛近岸及西太大气降水中微生物浓度、细菌存活率及湿沉降通量 |
祁建华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11:15-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垃圾中转站内空气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一株新细菌在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作用机制 |
张国霞 | 南方医科大学 |
4 | 11:35-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干湿沉降中海洋生物毒素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研究 |
武艳 | 山东大学 |
5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飞机采样实验探究西北地区高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霍雪飞 | 兰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城市环境生物气溶胶污染特征、健康风险与控制途径 |
李丹 | 复旦大学 |
2 | 13:55-14: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室内环境生物气溶胶暴露风险与灭活控制 |
李彦鹏 | 长安大学 |
3 | 14:15-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室内生物气溶胶来源、分布及净化器干预效应 |
申芳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14:35-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雾霾和非雾霾日生物气溶胶扩散浓度、尺寸及下呼吸道暴露模型研究 |
张婷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5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人体深肺区模型构建及计算流体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深肺区颗粒沉积的情况 |
赖文定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沙尘气溶胶对空气细菌群落传输的影响 |
薛凡利 | 兰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污染物对生物气溶胶的影响 |
黄忠伟 | 兰州大学 |
2 | 15:55-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环境大气生物性冰核颗粒物特性 |
胡伟 | 天津大学 |
3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岸带自然背景空气中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和主要来源 |
金灵 | 香港理工大学 |
4 | 16:30-16:45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生物与非生物颗粒组成的研究 |
刘婷 | 湖北理工学院 |
5 | 16:45-17:00 | 口头报告(Oral) |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and dead airborne biological particles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double fluorescent staining |
梁林林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6 | 17:0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农业蔬菜大棚中PM2.5和PM10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
聂昌亮 | 复旦大学 |
7 | 17:15-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日本西南海岸的大气细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
范春兰 | 香港理工大学 |
8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本征荧光技术在手术室洁净环境的生物气溶胶监测应用 |
朱菁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矿物-微生物界面污染物化学行为与模拟 |
黄巧云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硅藻生长对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及耦合Si-C 固定 |
滕辉 | 天津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矿物的互作过程与文化遗产保护 |
顾继东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學院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地杆菌的生理多样性及其在生物腐蚀中的作用 |
张甜 | 武汉理工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硅酸盐矿物对于硅藻活性及其固碳作用的影响 |
刘冬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6 | 10:00-10: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胞外聚合物的微界面过程及其生态功能 |
吴一超 | 华中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0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西南攀西地区铁矿开采区微生物-矿物-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董依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10:40-10:50 | 口头报告(Oral) |
岩石促进产甲烷菌生长代谢机理 |
曾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3 | 10:50-11:00 | 口头报告(Oral) |
真菌驱动硅酸盐矿物的可持续性风化 |
李子波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4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冶炼活动影响下土壤微生物与矿物作用对碳的调控作用 |
余茜倩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嗜盐菌诱导钙钡离子生物矿化机理及其在油田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韩作振 | 山东科技大学 |
6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矿物-微生物界面作用的固碳效应 |
渠晨晨 | 华中农业大学 |
7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硫还原地杆菌生物被膜还原含铁矿物的机制研究 |
胡译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8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白云石供镁的微生物矿化脱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工艺及机制研究 |
周晓彤 | 山东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视野中微观水文物理与互作过程 |
王钢 | 中国农业大学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
王红梅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4:40-15: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生物膜群落组装过程与机制 |
蔡鹏 | 华中农业大学 |
4 | 15:00-15: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尾矿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调控 |
孙蔚旻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5 | 15:15-15: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生物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介导灰岩石质文物生物侵蚀-以龙门石窟为例 |
刘小波 | 南京理工大学 |
6 | 15:30-15: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有机碳相互作用对表层沉积物中隐秘甲烷循环过程的影响 |
肖可青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矿物钼元素生物可利用性对固氮过程的影响 |
盛益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磁铁矿对微生物介导硝酸盐还原的调控作用 |
刘邓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FTICR MS解析细菌诱导形成球霰石中埋藏有机碳精细组成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
刘海龙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介导碘酸根的生物和非生物还原 |
姜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电活性微生物通过反向电子传递实现自养氨化回收活性氮 |
武岳 | 南开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嗜盐菌矿化脱除高盐环境中钙锰离子的机制及其应用 |
金生平 |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梯度CO2浓度条件下碳酸盐矿物和异化铁还原微生物触发协同 非生物-生物链式反应 |
李术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VOCs研究进展: 总量、活性到效应 |
邵敏 | 暨南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污染排放绩效评价 |
冯银厂 | 南开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短链碳氢化合物低温催化净化 |
郭彦炳 | 华中师范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内燃机排放炭烟颗粒物高效净化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
韦岳长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表面羟基(-OH)和硝酸(-NO3)基团协同促进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 |
安晨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多孔材料用于高效捕获放射性碘 |
谢亚强 | 厦门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氧化锰选择性催化氧化氨气的性能与机制研究 |
荣少鹏 | 南京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内燃动力排放催化净化技术:从热催化到再电气化 |
张昭良 | 济南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含氯烃类VOCs的高效催化净化 |
詹望成 | 华东理工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化学探索与思考 |
彭悦 | 清华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锰基VOCs催化材料烧结衍变特征及其抗老化研究 |
唐文翔 | 四川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结合实验与第一性原理探讨氧配位单原子/二维石墨烯材料催化氧化VOCs的机理 |
王新杰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钴基催化剂氧化甲苯机理研究 |
任泉明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反相CeO2/Cu2O形貌催化剂在(100),(111)和(110)晶面上的CO自持催化燃烧 |
豆宝娟 | 天津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尖晶石材料的界面结构调控及其催化转化NOx与VOCs特性研究 |
李新勇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冶金行业CO2转化与利用技术研究 |
晏乃强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温室气体减排 |
刘敏 | 中南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温室气体甲烷的消除与资源化利用 |
娄阳 | 江南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铜锌铝尖晶石催化剂表面结构调控及其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产物选择性研究 |
宋李鑫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环境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用于室温NO2去除 |
尚姗姗 | 华南理工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富含 Edge-N 的碳纳米片@多孔生物炭实现高暴露活性位点从而高效催化氧化H2S |
陈琳 |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催化活性位结构精准识别与定向调控 |
叶代启 | 华南理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VOCs污染治理中界面调控的研究 |
邓积光 | 北京工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氮掺杂K/Al2O3催化剂同步水解脱除COS和CS2:实验和DFT理论研究 |
张亚平 | 东南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Sn掺杂Pt/TiO2上CO吸附引发的氧逆溢流用于低温CO氧化 |
陈建军 | 清华大学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Cu-CHA分子筛催化NOx低温还原中活性位点结构演变的原位UV/Vis和TD-DFT研究 |
陈培榕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CeWOx在NH3-SCR反应中的水热稳定性研究 |
刘阔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7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载体效应促进Pd/Al2O3低温氧化邻二甲苯研究 |
王亚飞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8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吲哚-3-乙酸对烟气/废水培养微藻的影响:微藻对烟气中C/N/S的固定及代谢组学分析 |
孔文文 | 河北工业大学 |
9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无N2O释放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及其应用 |
杨云龙 | 温州大学 |
10 | 17:35-17:45 | 口头报告(Oral) |
难降解脂肪胺类 VOCs 高效低能耗处理 |
代琴 | 华北电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质燃烧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演化 |
王新明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贝叶斯推断估算气溶胶中的棕碳的一个简便方法 |
郁建珍 | 香港科技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排放源气溶胶及I/SVOCs的有机指纹图谱识别 |
李庆 | 复旦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Co-photolysis of mixed chromophores affects atmospheric lifetime of brown carbon by sensitizing and shadowing |
黎永杰 | 澳门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生活源固体燃料燃烧中棕色碳的分子特征 |
张璐 | 香港理工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NOx参与甲苯光氧化及SOA生成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刘仕杰 | 山东建筑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芳香烃光氧化产生棕碳的吸光性及其分子组成研究 |
杨兆敏 | 山东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颗粒物混合态和组分基质效应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 |
杨新 | 南方科技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积雪中黑碳和沙尘含量及内外混合特性对反照率影响的进展研究 |
王鑫 | 兰州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液-液相分离削弱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吸收 |
李卫军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及其老化对理化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张芳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模态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王玉莹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黑碳单颗粒的形貌和光吸收增强 |
王园园 | 浙江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Abrupt enhancement in black-carbon absorption linked to aged regional haze plumes in eastern China |
张运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车老师的主旨报告 |
车慧正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氮气溶胶对全球大气氮沉降及吸收性有机气溶胶辐射效应的贡献 |
傅宗玫 | 南方科技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棕碳老化与吸光性质的关系 |
刘丹彤 | 浙江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人为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与光学性质研究 |
李坤 | 山东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青岛沿海郊区大气类腐殖质化合物的来源和光学特性 |
闫才青 | 山东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北京冬季大气黑碳及棕碳气溶胶的吸光特性、来源及 区域传输 |
李杏茹 | 首都师范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西安冬季有机气溶胶来源及光学性质 |
段静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谱段冰晶散射模型构建及冰云辐射特性的遥感反演和模式模拟中的应用 |
胡斯勒图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用于整层大气温室气体探测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 |
邓昊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近地边界层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垂直分布特征观测研究 |
潘小乐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气溶胶成核关键前体物团簇:结构、弱相互作用和动力学 |
冯刚 | 重庆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污染物垂直演化与高空传输的立体遥感研究 |
胡启后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超光谱垂直观测网络的华北平原和长三角区域污染传输研究 |
邢成志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超光谱遥感技术的小时-百米级痕量气体水平分布及其在排放源定位中的应用 |
李启华 | 安徽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无盲区廓线的超光谱遥感算法及其在臭氧垂直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季祥光 | 安徽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气溶胶吸湿性光学观测原理及前沿应用 |
旷烨 | 暨南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使用气相色谱-轨道阱质谱分析大气有机气溶胶化学组分:以西安为例 |
王婷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气溶胶表面有机膜的分子相互作用与界面光化学反应 |
李思扬 | 海南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可溶性糖类在海洋飞沫气溶胶中的富集机制研究 |
徐名兰 | 山东大学 |
13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真实大气不同来源黑碳气溶胶的吸收增强 |
崔世杰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珠三角PM2.5和臭氧污染形成的耦合机制与演变特征 |
郑君瑜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人为单萜烯排放及其对北京核心区臭氧生成的贡献 |
王雪梅 | 暨南大学 |
3 | 09:10-09:2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污染成因及防治进展----基于《中国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3)》的总结 |
胡建林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09:20-09:30 | 口头报告(Oral) |
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对臭氧模拟的改进 |
高阳 | 中国海洋大学 |
5 | 09:30-09:40 | 口头报告(Oral) |
深度减排和气候变化背景下臭氧峰值季节的再思考 |
李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夜间边界层低层臭氧:基于3年广州塔观测和空气质量模型研究 |
何国文 | 中山大学 |
7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华北平原38城市臭氧形成机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污染防控的启示 |
朱玉姣 | 山东大学 |
8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平流层入侵对我国中东部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 |
王五科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臭氧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冯兆忠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 10:50-11:00 | 口头报告(Oral) |
挥发性化学品排放对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的影响 |
薛丽坤 | 山东大学 |
3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有机物活性缺失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
袁斌 | 暨南大学 |
4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氧化性及其对臭氧污染生成与防治的影响 |
张宏亮 | 复旦大学 |
5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局地和区域气象对长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研究 |
谢旻 | 南京师范大学 |
6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跨区域气团输送对关中地区臭氧污染特征的影响 |
薛永刚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7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羰基化合物对沿海大气臭氧和颗粒物定量贡献 |
赵敏 | 山东大学 |
8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海湾地区臭氧形成机制 |
泽仁央宗 | 香港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王体健 | 南京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氧化性视角下O3和PM2.5污染成因与协同防控对策 |
陆克定 | 北京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臭氧浓度以及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 |
张玉强 | 山东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输送和光化学过程对春夏季青藏高原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的不同影响 |
徐婉筠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卤素的大气环境效应 |
李沁怡 |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The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carbon dioxide on the surface ozone increase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8 during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season |
马丹阳 | 南京大学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沿海大气HONO源汇及其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 |
钟雪莲 | 山东大学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大气臭氧暴露对人群肾功能的影响:基于队列研究和定组研究的证据 |
向浩 | 武汉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臭氧疾病负担计算的不确定性 |
阚海东 | 复旦大学 |
2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地面臭氧的变化趋势及自然源贡献 |
卢骁 | 中山大学 |
3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东部十个站点的同步观测和原位模拟为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证据 |
吕效谱 | 香港浸会大学 |
4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植被相互作用对中国地区区域气象和污染的反馈机制 |
李蒙蒙 | 南京大学 |
5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长三角典型城市地表臭氧增长诱发硝酸盐污染机制研究 |
岑郑楠 | 复旦大学 |
6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化对成都PM2.5和O3污染的影响及其健康效应 |
占晨超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的关联研究 |
张文楼 | 北京大学 |
8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高塔观测的臭氧通量特征研究 |
陈颢元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石油产业对黄河三角洲地区VOCs与O3生成的贡献 |
汤景皓 | 山东大学 |
10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2014至2021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臭氧预测 |
吕彦 | 浙江工业大学 |
11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影响植物生长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和趋势 |
杨宁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12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活性氮气体的排放及其对大气氧化性和二次污染的影响 |
沙桐 | 陕西科技大学 |
13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徐彦森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水环境治理的新型污水厂提质与高效尾水湿地技术 |
李保安 | 南开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河道漫滩控制容积在水系中的作用与案例 |
李俊奇 | 北京建筑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A New Green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Water Purification Based on the use of a Complexly Structured Magnetic Field |
Elchin Khalilov | Wenzhou University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修复技术 |
袁鹏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富营养水体有害藻华时频特征及其精准预警 |
肖溪 | 浙江大学 |
6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人工智能辅助污水管网硫化氢污染迅捷预测和实时控制 |
梁振声 | 中山大学 |
7 | 10:05-10:15 | 口头报告(Oral) |
人工强化地表水体生态净化技术应用研究 |
刘国宏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 10:15-10:25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典型抗生素的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
王巧宁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5-10: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黄河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合研究进展 |
宋永会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0:55-11: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硫自养反硝化新型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调研 |
万年红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3 | 11:15-11:25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厂尾水经太阳光辐照后生态安全性提升机制的研究 |
马晓妍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 11:25-11:35 | 口头报告(Oral) |
梯级水库对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
张雯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黄铁矿强化湖南假单胞菌PAD-1异养反硝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
龚世豪 | 香港理工大学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锰氧化-还原驱动有机物降解耦合异养/自养反硝化强化市政尾水“减碳脱氮”效能与机制研究 |
李莹莹 | 北京林业大学 |
7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县级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信宜市为例 |
张心阳 | 中山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非点源/面源污染同位素溯源研究 |
沈珍瑶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排水管网机器人创新与实践 |
汤丁丁 |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稀土金属掺杂Fe-Mg@生物炭用于增强过硫酸盐活化降解水中抗生素 |
朱军峰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可设计的生物被膜活体材料用于土壤和水体中化学污染的高效处置 |
郭旋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光催化协同微生物促进氨氮处理的电子迁移机制 |
康诗飞 | 上海理工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江中游地质富磷流域磷元素迁移转化机制及磷源定量识别--以黄柏河为例 |
王宁涛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甲壳素氢键重排诱导位点激活用于微塑料的高效去除 |
吴洋 | 武汉大学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丛枝菌根在人工湿地中对新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胡波 | 浙江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关于城市流域水量平衡与水污染负荷分析的思考 |
张翔 | 武汉大学 |
2 | 15:55-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生态水系统修复理念与实践,以合肥市中央公园和王建沟中游项目为例 |
彭赤焰 | 德国汉诺威水有限公司 |
3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地表水高氨氮输入的生态效应 |
王海军 | 云南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类水滑石调控底泥微生物修复水体的原理及应用 |
许银 | 湘潭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对硫酸铜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作用机制 |
努扎艾提·艾比布 | 新疆师范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武汉青山典型海绵渗滤设施对地表径流污染去除作用监测研究 |
李立青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复合污染条件下沟渠湿地中关键脱氮过程及其微生物的应答机制 |
马琳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降解与光催化耦合技术抑制初期藻华的研究 |
曹新 | 东华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电化学强化人工湿地降解左氧氟杀星的效果及微生物群落演化 |
卢洪斌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高含盐有机废水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特性及机理研究 |
胡杰 | 武汉轻工大学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电化学强化生物生态修复地表水体的效能与工程示范 |
邱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2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青海湖湖滨带水位上升驱动的磷释放及底栖藻营养限制变化 |
李小辉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13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周丛生物膜在高寒湿地修复中的应用:从环境适应培养到生态工程 |
施天宇 | 西南民族大学 |
14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草型湖泊植物-沉积物微生物体系与营养元素互作机制研究 |
马率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作为痕量大气成分的新污染物 |
张干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08:45-09: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表水体中新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及其对菌-藻互作的影响 |
孙卫玲 | 北京大学 |
3 | 09:00-09: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在卵生生物中的富集、组织分布与代际传递 |
罗孝俊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 09:15-09: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水痕迹的典型园区企业-污水厂-尾水补给河新污染物赋存及风险分析 |
杨永奎 | 天津大学 |
5 | 09:25-09:35 | 口头报告(Oral) |
西安皂河大环内酯抗生素时空分布及其对周丛生物的影响 |
郭家骅 | 西北大学 |
6 | 09:35-09:45 | 口头报告(Oral) |
北部湾底栖食物网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特征、营养级迁移和健康风险评估 |
潘长桂 | 广西大学 |
7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多、快、好、省—安捷伦液质联用方案助力新污染物管控 |
吕磊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8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短链全(多)氟化合物分析方法优化 |
陈丽平 | 华东理工大学 |
9 | 10:05-10:15 | 口头报告(Oral) |
传统和新型全氟化合物在渤海内的季节分布特征研究 |
信昕奇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燃煤活动产生的纳米颗粒物:排放特征及健康风险 |
杨毅 | 华东师范大学 |
2 | 10:45-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外卖产生的塑料垃圾及其中的添加剂 |
陈社军 | 华南师范大学 |
3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phase evolution of dimethyl phthalate on the transport of co-existence perfluorooctanoic acid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
王朋 | 成都理工大学 |
4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河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评估再生水体抗生素残留的环境效应 |
马云杰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期暴露低剂量双酚B干扰斑马鱼繁殖内分泌系统的分子机制 |
瞿涵 | 重庆大学 |
6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水质基准研究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
洪亚军 | 安徽工程大学 |
7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Perkinelmer 色谱质谱技术及应用——新型污染物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
魏俊霞 |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8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特征维度对新污染物单体监测分辨率的影响研究 |
李洪双 | 华东理工大学 |
9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化合物(PFASs)和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中国北方典型半封闭海湾的时空分布、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估 |
林锟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中微塑料污染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
展思辉 | 南开大学 |
2 | 13:45-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去除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
邓述波 | 清华大学 |
3 | 14:00-14:10 | 口头报告(Oral) |
机械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典型新污染物 |
王楠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纳米零价铁介导的脱氯强化脱氟机理与反应路径计算研究 |
张岩岩 | 西湖大学 |
5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兴卤代污染物的厌氧生物降解转化及环境归趋 |
李秀颖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6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温裂解生物炭耦合微生物降解高效去除水中全氟丁磺酸的研究 |
严晗璐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7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Caenibius sp. WL降解环境雌激素的机制与应用 |
梁如冰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纳米零价铁实现氯代全/多氟烷基化合物(Cl-PFAS)脱氟降解的机理研究 |
陈震寰 | 西湖大学 |
9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多结构PFAS的机理与反应路径研究 |
王润韵 | 西湖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耗氯企业六氯丁二烯等挥发性POPs的风险评估与监管 |
张利飞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2 | 15:45-16: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全氟化合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与调控 |
崔昕毅 | 南京大学 |
3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自然条件下6PPD及其衍生物6PPD-Q的转化机制研究 |
孙倩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4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氟化工周边散养鸡中全(多)氟化合物的生物累积特征与安全评估研究 |
刘朝阳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多种类样品赋存特征及人体暴露评估 |
王婉懿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6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表面生物膜对塑料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迁移的作用 |
赵娥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7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垃圾渗滤液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重点关注名录研究 |
俞霞 | 华东理工大学 |
8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太阳辐照下不同离子形态的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在冰中的光降解 |
郭志勇 | 吉林大学 |
9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药物在珠江流域河流和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
杨滨 | 华南师范大学 |
10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耐药性风险的流域抗生素管理对策 |
王智源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11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水循环系统中23种轮胎添加剂及其转化产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
张海燕 | 华南师范大学 |
12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富营养化湖泊抗病毒药物输入环境风险评估:阿比朵尔和铜绿微囊藻相互作用机制 |
郭子维 | 昆明理工大学 |
13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全尺寸高负荷潜流人工湿地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去除效果研究 |
王佳希 | 华东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靳健 | 苏州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均孔膜 |
汪勇 | 东南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高性能膜蒸馏Janus膜制备及应用 |
邵嘉慧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碳量子点在分离膜领域的应用 |
赵蝶玲 | 浙江师范大学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疏松纳滤-膜蒸馏”组合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资源回收效能与膜污染控制研究 |
赵姗姗 | 中山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混合相介导界面聚合的新型水处理纳滤膜分离技术 |
戴若彬 | 同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梁恒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高风险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
陈荣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膜水深度处理及膜污染控制 |
杨禹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11:25-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纳滤膜去除水中全(多)氟化合物:效能及机制 |
刘彩虹 | 重庆大学 |
5 | 11:40-11:55 | 口头报告(Oral) |
在线颗粒过滤中活性氧化铝性质对膜蒸馏中石膏结垢的缓解作用 |
常海庆 | 四川大学 |
6 | 11:55-12:10 | 口头报告(Oral) |
卷式膜元件进水隔网结构对水力特性和膜生物污染的影响 |
林炜琛 |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待定 |
张林 | 浙江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面向饮用水中微污染物去除的高通量纳滤膜 |
胡云霞 | 天津工业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生物滤饼层自我调控的低维护膜法水处理工艺 |
邵森林 | 武汉大学 |
4 | 14:25-14:40 | 口头报告(Oral) |
高盐环境下亲水聚合物改性反渗透膜抗污染性能的演化机制 |
李雪松 | 同济大学 |
5 | 14:40-14:55 | 口头报告(Oral) |
固体废物基陶瓷膜开发及废水净化机制研究 |
高常飞 | 烟台大学 |
6 | 14:55-15:1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性能抗生物污染正渗透膜结构设计与环境应用 |
孙鹏飞 | 香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MXene膜的制备及传质机制研究:渗透性和稳定性 |
李方 | 东华大学 |
2 | 15:45-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导电复合膜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申利国 | 浙江师范大学 |
3 | 16:00-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聚酰胺纳滤膜孔精准调控强化离子、分子分离 |
朱玉长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4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TFC膜特性调控用于新污染物高效去除 |
郭浩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5 | 16:30-16:45 | 口头报告(Oral) |
膜污染模拟新方法—碰撞粘附理论 |
柳君侠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6:45-17:00 | 口头报告(Oral) |
蛋白质和多糖在正渗透过程中的协同膜污染效应及热力学机制:溶质反向扩散现象的独特作用 |
滕佳恒 | 浙江师范大学 |
7 | 17:0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高盐胁迫下群体感应调节MBR膜污染作用机制及基于群感淬灭的膜污染控制研究 |
宋伟龙 | 江南大学 |
8 | 17:15-17:30 | 口头报告(Oral) |
老化微塑料和抗生素复合污染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能和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
王侃鸣 | 浙江工业大学 |
9 | 17:30-17:45 | 口头报告(Oral) |
MOFs基电催化膜技术的水污染控制应用与思考 |
尹中龙 | 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物理法处理石化废水研究 |
汪华林 | 华东理工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膜分离强化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效能与机制研究 |
王志伟 | 同济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废水多污染物协同利用的光敏无机-生物杂合体构建及其光生电子赋能绿色生物合成制造 |
路璐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Making single-cell protein from recovered nitrate and waste-derived syngas |
付善飞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5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A/O工艺的序批式运行可实现市政污水部分厌氧氨氧化过程 |
徐荣华 | 中山大学 |
6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碳源对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生态、代谢和性能的影响 |
潘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 | 10:05-10: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曝气器污染特征分析的微孔曝气系统长期节能运行策略研究 |
蒋路漫 | 上海电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质系统及研究方法 |
刘鸿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水污泥碳氢回收及调控技术 |
邢德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11:1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城市再生水安全利用与绿色低碳模式研究 |
王旭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4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弱电能介入强化铀矿废水增效处理及资源化 |
陈帆 | 西北工业大学 |
5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低价态阳离子对菌藻共生系统作用机制研究 |
唐聪聪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6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厌氧氨氧化菌与产甲烷菌互作驱动甲烷产生的特性与机制 |
张琦 | 东南大学 |
7 | 12:05-12:15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硫-铁复合活性填料驱动二级出水中氮磷高效共去除及机制研究 |
徐佳敏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元素循环与人体健康 |
汪鹏 | 南京农业大学 |
2 | 09:20-09: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气候变化模拟实验平台介绍 |
朱春梧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细菌群落的地理分布特征(中国)及其与土地类型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联 |
陆涛 | 浙江工业大学 |
4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际激发效应的影响 |
徐乔 | 扬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球变化下土壤健康的响应及土壤生物驱动机制 |
刘满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污染与健康 |
郭红岩 | 南京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全氟辛酸植物效应的改变 |
杜文超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11:25-11:30 | 口头报告(Oral) |
冻融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
胡乃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气候变化下的稻田汞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
王亚波 | 扬州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内蒙古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空趋势分析 |
甘致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茶园土壤全程硝化菌对不同pH的响应及其对N2O产生贡献的评估 |
温馨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危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
戴晓虎 | 同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钒基HW50危险废物的绿色高效循环: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 |
李会泉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锌基固废短流程资源回收 |
闵小波 | 中南大学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机器视觉识别在固废处理与利用领域的应用 |
章骅 | 同济大学 |
5 | 09:45-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重金属危废的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 |
张静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垃圾焚烧飞灰亚/超临界水热调控矿物相变过程及重金属协同稳定机制 |
晏波 | 华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化学视角下无机固废研究思考 |
林璋 | 中南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施氏矿物铁基材料对含砷尾砂污染的河道底泥的修复 |
周立祥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含溴化阻燃剂的废弃电子塑料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回收 |
刘武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磷石膏无害化处置与渗滤液闭环资源化利用 |
陈洪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镍铁渣制备高效花状硅酸盐光催化剂的研究 |
王梦晔 | 中山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旧锂离子电池短流程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 |
时鹏辉 | 上海电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风险分级的油泥资源化及绿色低碳修复技术 |
席北斗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高放废物的矿物岩石固化处理方法 |
董发勤 | 西南科技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回收及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杨家宽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矿相调控的工业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应用基础研究 |
刘炜珍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废塑料焚烧过程中新型氯代增塑/阻燃剂的排放特性与转化机制 |
夏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垃圾焚烧飞灰协同熔融技术研究 |
郑蕾 | 北京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及思考 |
宁平 | 昆明理工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氯/溴代新污染物生成特征 |
孙轶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界面化学在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
田晨 | 中南大学 |
4 | 16:25-16:35 | 口头报告(Oral) |
二次铝灰资源化利用路径与高值产品化关键技术研究 |
刘学明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16:35-16:45 | 口头报告(Oral) |
膜法电渗析在脱硫固废芒硝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
赵劼 | 昆明理工大学 |
6 | 16:45-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塑料固废催化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
陈金星 | 苏州大学 |
7 | 16:55-17:05 | 口头报告(Oral) |
木质素定向催化解聚制备酚类平台化合物及其高值化利用 |
吕源财 | 福州大学 |
8 | 17:05-17:15 | 口头报告(Oral) |
木质素解聚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航油组分环烷烃 |
陈善帅 | 海南大学 |
9 | 17:15-17:25 | 口头报告(Oral) |
核废料水泥基固化体中关键核素的长期浸出评价 |
陈志良 | 重庆大学 |
10 | 17:25-17:35 | 口头报告(Oral) |
煤气化灰渣资源/环境属性与资源化利用案例 |
张建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失效锂离子电池回收与材料修复技术进展 |
徐盛明 | 清华大学 |
2 | 08:55-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能源固废环境管理形势与进展 |
韦洪莲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
3 | 09:20-09: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退役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强化浸出与短流程再生研究 |
胡敬平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09:35-09:45 | 口头报告(Oral) |
废弃三元电池资源化新途径:同步提锂及制备催化剂处理典型VOCs |
郭耀广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5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锂的选择性提取研究进展 |
吕伟光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6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退役锂电池绿色低碳回收与全过程污染控制评估 |
高文芳 | 河北工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退役锂电池前端优先提锂与末端深度靶向捕锂 |
罗旭彪 | 井冈山大学 |
2 | 10:55-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化行业废催化剂循环利用 |
黄国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退役锂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前端提锂方法研究 |
尹华意 | 武汉大学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镓基光伏废料协同废制冷剂水热强化浸出研究 |
詹路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废SCR催化剂的低碳循环及增值利用 |
温嘉玮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旧锂电池石墨回收再制备废水处理功能材料 |
徐朝萌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电子废物的挑战与归趋 |
许振明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13:55-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风光新型废弃物可持续管理 |
鲁玺 | 清华大学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废旧锂电池低碳资源化利用工艺与原位结构动力学机制 |
陈洪 | 南方科技大学 |
4 | 14:35-14:45 | 口头报告(Oral) |
低温电沉积工艺资源化硅产业副产物SiCl4的研究 |
张承龙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5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技术在废旧三元锂电池中选择性提锂的研究 |
李海涛 | 赣南师范大学 |
6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光伏固废绿色循环再生技术基础与应用 |
钱国余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废旧锂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循环 |
曹宏斌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2 | 15:55-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
关杰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废旧锂离子电池矿浆电解初步研究 |
陈梦君 | 西南科技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二氧化碳固定-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一体化工艺研究 |
赵君梅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退役动力电池关键资源流动及其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
张西华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锂电池再生利用过程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与处理策略 |
阎文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超临界机械化学工艺用于废旧LiFePO4中有价元素强化解离 |
刘泽健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质衍生溶剂γ-戊内酯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绿色安全且高效剥离 |
方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水体中乙烯基硅氧烷的分布特征与生物富集/转化 |
蔡亚岐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氯代多氟醚磺酸6:2 Cl-PFESA的生物转化过程与机制 |
祝凌燕 | 南开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低剂量TBBPA-DHEE暴露对发育期大鼠的神经发育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 |
冯伟伟 | 江苏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水体中有机紫外吸收剂的环境污染与降解转化 |
刘有胜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传统和新型全氟化合物在渤海不同区域脉红螺体内组织分布规律 |
罗意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漳江口红树林红树植物不同组织对多环芳烃的吸收和积累 |
钱盈盈 | 厦门理工学院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渤海湾多氯联苯 (PCBs) 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估 |
姜姗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典型领域含氟化学品的PFAS组分特征变迁与潜在问题 |
黄俊 | 清华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植物系统中磺胺类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归趋 |
季荣 | 南京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大气中多环芳烃卤代衍生物环境特征及转化机制 |
金蓉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4 | 11:25-11:35 | 口头报告(Oral) |
杭州办公室空气中新型和常规有机磷酸酯的季节变异特征、影响因素及人体暴露评估 |
陶芳 | 中国计量大学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张健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厂废水中新污染物-液晶单体的存在、行为和归宿 |
詹宇婷 | 香港城市大学 |
7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有机磷酸酯的赋存和模型模拟 |
程冠杰 | 大连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PFAS的科学替代 |
戴家银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与高效降解研究 |
谷成 | 南京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碱强化POPs脂肪型C-Cl键高效催化脱氯研究 |
夏传海 | 鲁东大学 |
4 | 14:25-14:35 | 口头报告(Oral) |
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构筑及其对痕量氯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富集 |
吕源财 | 福州大学 |
5 | 14:35-14:45 | 口头报告(Oral) |
高级氧化法降解全氟辛酸的研究 |
王楠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14:45-14:55 | 口头报告(Oral) |
压电催化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水中抗生素净化中的行为研究 |
孟凡庆 | 青岛科技大学 |
7 | 14:55-15:05 | 口头报告(Oral) |
长三角地区表层土壤中多氯萘光降解机制的研究 |
张哲睿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0 | 口头报告(Oral) |
Magnéli相Ti4O7阳极表面结构特征对PFOSs降解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
李雷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2 | 15:4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电化学阴极还原降解非饱和全氟化合物 |
王悦 | 中山大学 |
3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子/活性氢介导的还原体系应用于多溴联苯醚的还原脱溴 |
雷鸣 | 中南民族大学 |
4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吲哚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光降解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 |
金鑫 | 南京师范大学 |
5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pH调控Raney Ni催化氯代苯酚高效加氢脱氯降解研究 |
李彤 | 鲁东大学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污染物的高效选择性捕获 |
陈张浩 | 南京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铈基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氯代芳烃表面反应机理研究 |
马云峰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温运行布袋除尘器中二噁英的生成与脱附研究 |
王肖晓 | 浙江大学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岛津新污染物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
尹戈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
10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安捷伦气质联用创新技术助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
王帅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毒物植物富集与消减策略 |
高彦征 | 南京农业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颗粒与植物典型界面的作用机制研究 |
袁宪正 | 山东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亚热带森林空气、树叶和凋落物中的多环芳烃:空间季节变化、分配和降解 |
陈社军 | 华南师范大学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溴酚在水稻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及区隔化特征 |
张青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多氟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吸收、迁移、转化及其毒理效应的多组学分析 |
赵淑艳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根系细胞壁在水稻吸收积累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中的作用机制 |
郭心雨 | 西湖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选择性植物代谢与累积 |
孙建强 | 浙江工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超富集植物芒萁高效吸收转运稀土元素的机制研究 |
曹越 | 中山大学 |
3 | 11:10-11:25 | 口头报告(Oral) |
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促进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在小麦中富集迁移和转化机制研究 |
周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 | 11:25-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类固醇雌激素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理效应 |
陈兴财 | 海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高锰酸钾氧化酚类污染物的pKa现象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 |
陈天生 | 同济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硫空位修复策略促进电催化还原废水中硝酸盐 |
李敬东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硼氧化物电子供体提高钌中心电子密度强化分子氧活化及二溴甲烷氧化研究 |
高冠群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组分和盐度影响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老化过程 |
徐翊宸 | 南京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硫酸盐还原耦合同步硝化-硫自养反硝化工艺用于污水脱氮除碳研究 |
韩郁林 | 浙江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显微可视化和定量秋茄根表微区苯并[a]芘新方法 |
雷冰漫 | 厦门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偶极场驱动富氮氮化碳光催化产过氧化氢 |
李志 | 暨南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餐厨垃圾水热炭用于去除全(多)氟烷基化合物:吸附性能与解吸滞后 |
陈帆 | 重庆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三维拓扑网络水凝胶的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及协同去除污染物研究 |
李静 | 济南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透析-超声-膜过滤法提取水环境中的纳米塑料 |
杨金涛 | 南开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具有核壳结构的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
孟志飞 | 湖北工程学院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Designs of CuFe@CuNi Tandem Catalysts for Ammonia Electrosynthesis From Nitrate With Near 100% Efficien |
张博 | 浙江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双金属原子催化剂在水处理高级氧化过程中的应用 |
赵震东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5-20:38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铁碳核壳颗粒用于强化氯霉素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与机制研究 |
宋艳芳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20:38-20:41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双热驱动仿生皮肤蒸发冷却架构 |
彭帅 | 同济大学 |
3 | 20:41-20:44 | 口头报告(Oral) |
VUV/S预处理技术可有效控制生物处理抗生素废水过程中的耐药风险 |
董双菁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20:44-20:47 | 口头报告(Oral) |
夜空繁星: 碳化废旧聚苯乙烯塑料上锚定的铁单原子/团簇的优异催化活性与抗钝化性能 |
马晟佳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20:47-20:5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负载双金属催化剂还原氯代烯烃的机理研究 |
何凌志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20:50-20:53 | 口头报告(Oral) |
钒修饰CoO催化剂强化过一硫酸盐活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制 |
江彦亭 | 福州大学 |
7 | 20:53-20:56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生物炭耦合高铁酸钾材料对水中典型卤代烃去除 |
马晓珂 | 天津大学 |
8 | 20:56-20:59 | 口头报告(Oral) |
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协同阴极电芬顿技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崔潇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0:59-21:02 | 口头报告(Oral) |
四聚磷酸钠-缓释铁离子电芬顿体系氧化效能强化与作用机制 |
宋婕灵 | 四川大学 |
10 | 21:02-21:05 | 口头报告(Oral) |
电协同没食子酸促进Fe(III)/Fe(II)循环降解卡马西平的机理研究 |
吴梓境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 | 21:05-21:08 | 口头报告(Oral) |
非对称性NH2-UiO-66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优化实现金高选择性吸附与解吸 |
曹嘉真 | 华东理工大学 |
12 | 21:08-21:11 | 口头报告(Oral) |
碳纳米管作为电子穿梭体提高光催化消毒效率:增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和深入的失活机制 |
杨昊 | 东北师范大学 |
13 | 21:11-21:14 | 口头报告(Oral) |
高分散FeAg-MCM41催化剂在焦炉煤气中温硫化氢氧化中的应用 |
顾嘉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14 | 21:14-21:17 | 口头报告(Oral) |
Cu-Ru复合电极对硝酸盐电催化还原氨的性能研究 |
董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5 | 21:17-21:20 | 口头报告(Oral) |
小分子羧酸原位配位调控铈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性能及机理 |
张静 | 南京大学 |
16 | 21:20-21:23 | 口头报告(Oral) |
3D纳米印迹孔道催化剂原位活化过硫酸盐靶向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见解:被忽视的N位点 |
唐敏 | 华南理工大学 |
17 | 21:23-21:26 | 口头报告(Oral) |
多相二硫化钼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土霉素: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
王乐 | 济南大学 |
18 | 21:26-21:29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氧化物氧缺陷协同Brønsted酸性位点调控光催化分子氧活化 |
邢超 | 同济大学 |
19 | 21:29-21:32 | 口头报告(Oral) |
光驱动产甲烷工程菌利用葡萄糖产甲烷 |
马靖雅 | 山东大学 |
20 | 21:32-21:35 | 口头报告(Oral) |
氧空位介导的α-Ni0.2Fe1.8O3活化表面络合的过氧单硫酸盐降解水中醋氯芬酸:DFT和界面机理研究 |
王舒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1 | 21:35-21:38 | 口头报告(Oral) |
光促进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选择性回收三价金的性能及机理探究 |
舒于飞 | 南方科技大学 |
22 | 21:38-21:41 | 口头报告(Oral) |
在商用V2O5/TiO2催化剂中引入铈以增强Hg0氧化的模式 |
史建强 | 太原理工大学 |
23 | 21:41-21:44 | 口头报告(Oral) |
惰性载体调控催化剂活性位结构及其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 |
宋纯利 | 南京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毒性电子供体驱动自养反硝化: 厌氧氰化物氧化的代谢途径 |
陈啊聪 | 华南理工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浓度头孢菌素诱导大肠杆菌耐药性的预测及分子机制 |
余晋贤 | 浙江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Eutrophication induced productivity suppression by iron and manganese recycling in hypolimnions |
许子夫 | 厦门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PVC和PFOA联合暴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的影响 |
刘静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Fe-Mn尖晶石氧化物修饰牛粪生物炭活化过氧单硫酸盐去除抗生素和耐药菌:通过吸附和3d轨道电子重建的关键作用轻松调节非自由基途径 |
陈柳宇 | 同济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线虫通过分泌由nuc-1基因编码的DNase II降解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 |
董文华 | 浙江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光敏化赤藓红通过大量产生1O2高效降解胞内抗生素抗性基因 |
刘毅 | 浙江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氯消毒对抗生素耐药菌的灭活特征 |
罗嘉铖 | 天津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青鳉鱼中甜菜碱参与砷甜菜碱合成的调控机制 |
赵芊瑜 | 广州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恩诺沙星通过活性氧解毒作用诱导Ca.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的选择性富集 |
张嘉琪 | 南京农业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反硝化细菌在介导钒酸盐还原中被忽视的作用 |
费扬眉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基于转录的广泛适应性环二鸟苷酸生物传感器 |
刘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人类活动影响下海岸带抗生素的分布格局 |
顾诗雅 | 南京师范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低浓度抗生素暴露下环境细菌耐药性进化机制 |
王晗青 | 浙江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肥中细胞外与细胞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 |
刘玮 | 南京农业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辛酸对菌藻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研究 |
姬法辉 | 中山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微生物对生物炭上吸附态磺胺甲恶唑的降解机制 |
丰亦周 | 浙江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氯酚协同促进新型Ru(II)-联吡啶络合物的光毒性机理研究 |
陈菁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老化碳纳米管对蓝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
赵薪薪 | 山东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添加不同生物稳定化污泥对尾矿土中砷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OM与微生物的耦合效应 |
李可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暴露对男性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及精子端粒长度的中介作用 |
卢忠华 | 厦门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丙硫菌唑对雄性小鼠脂稳态的影响 |
宋峙嶙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防晒剂光氧化产物的鉴定及其雌激素活性评价 |
陆一淳 | 香港城市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BPS暴露对成年雌性小鼠子宫和卵巢的损伤 及其机制探讨 |
田昱钗 | 山西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水凝胶共聚物的广谱抗SARS-CoV-2病毒非生物合成抗体抑制剂研究 |
李冰雪 | 华中农业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慢性肾脏病(CKD)的足细胞损伤与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暴露和TLR4 /JNK通路激活相关 |
经嘉俊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氟硝西泮及其代谢产物对斑马鱼神经系统的影响:微生物组、代谢组和基因组联合分析 |
林文婷 | 华南理工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河口多环芳烃污染及其降解菌分布特征研究 |
张庆玲 | 华东师范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及微生物作用下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特征 |
张秋瑞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8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洞察四环素在宽pH范围内对BiOI /BiOBr的光催化降解机制研究:DFT/QSAR模拟与实验的耦合 |
倪千千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19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在山东半岛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 |
徐雪岩 | 山东大学 |
20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Ti-peroxo复合物的非自由基氧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研究 |
彭建 | 同济大学 |
21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6PPD 醌在人和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结合实验和计算方法 |
张源源 | 华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光老化微塑料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 |
李昕桐 | 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干旱-复水循环对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李春艳 | 云南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五种膳食多酚补剂对砷生物有效性、生物转化以及其毒性的研究 |
周磊 | 南京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皮革沙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及健康风险 |
穆传辉 |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生物发光方法探究微塑料及浸出液对费氏弧菌的影响及机制 |
余静 | 暨南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斯里兰卡典型未知病因慢性肾病区地下水有机物特征 |
曾宪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华南母乳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特征、时间趋势及健康风险 |
刘阳阳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Dlk1-Dio3印迹区域IG-DMR低甲基化介导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子代肾脏有机阳离子转运体表达异常 |
王松狄 | 武汉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卡马西平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及功能微生物毒性的影响机制探究 |
向银萍 | 湖南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血浆脂质组学揭示PFAS暴露职业人群的差异化脂代谢效应 |
何安恩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降低食物来源镉暴露的有效途径:利用饮食复合补充钙铁降低大米镉生物有效性 |
林欣颖 | 南京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被动摄入和主动回避共同调控线虫对纳米塑料的摄食作用 |
何菜姣 | 浙江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肠道菌群与微量元素相互作用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 |
翟志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光化学性质及其对六价铬的钝化机制 |
袁博 | 厦门大学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米塑料对斑马鱼的免疫毒性及通过ROS-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的机理探究 |
裴锦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使用端元混合模型评估溶解有机质(DOM)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活性 |
张思琪 | 西南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老化聚乙烯微塑料在土壤-植物中的传递效应研究 |
杨硕 | 成都理工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婴儿新烟碱类杀虫剂内/外暴露:不同来源水平的比较 |
张珩琳 | 中山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解析臭氧暴露对人体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
张毅 | 北京大学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全氟辛酸和微囊藻毒素-LR对沉水植物和生物膜的联合毒性效应 |
杨镒霞 | 成都理工大学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和全氟辛酸对沉水植物及其附着生物膜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 |
肖云星 | 成都理工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叶面喷施纳米材料缓解不同基因型小麦镉吸收机制 |
王敏 | 南京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运用毒代动力学模型解释疣荔枝螺高镉成因 |
俞泽婷 | 厦门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砷大麦毒性阈值的影响及我国两种典型土壤砷的生态安全阈值研究 |
黄奕航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母体菌群代谢物大豆苷元下降介导孕期强的松暴露致雌性子代峰值骨量降低及其防治研究 |
马翅 | 武汉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雄性/雌性斑马鱼长期暴露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均可诱导代际效应 |
张金阁 | 华南师范大学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硒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及结合形成植物蛋白 |
王月 | 山东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外源氮调节纳米塑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效应 |
刘美艳 | 山东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接触方式下锑氧化细菌Paraccocus versutus XT0.6在辉锑矿释放和锑氧化中的作用 |
李旻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云南高原湖泊微囊藻毒素的主控因子及在相似营养水平下与其他区域的差异 |
赵贺祥 | 云南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6:6 PFPiA通过干扰肠脑轴引发斑马鱼神经毒性的机制 |
张天旭 | 南开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自身免疫病分辨及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陈子谷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颗粒物对芽苗的毒理效应和电晕形成的作用机制 |
康蒙恩 | 河海大学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Widespread p‑phenylenediamines and their quinones in sediments from offshore shorelines to deep-sea basins of South China Sea |
梁婵 | 暨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食品接触材料的风险评估项目研究进展 |
吴永宁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2 | 08:50-08:55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3 | 08:55-09: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 |
王志伟 | 暨南大学 |
4 | 09:15-09:2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5 | 09:20-09: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建设 |
朱蕾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6 | 09:40-09:45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7 | 09:45-10: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食品接触用rPET风险评估进展 |
隋海霞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8 | 10:05-10:1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物理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装的食品级高值化利用研究 |
钟怀宁 |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
2 | 10:50-10:55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3 | 10:55-11: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复杂供应链下食品包装复合材料中危害物迁移及安全风险评估 |
胡长鹰 | 暨南大学 |
4 | 11:15-11:2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5 | 11:20-11: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食品接触用回收塑料中未知危害物的筛查识别 |
夏伊宁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6 | 11:40-11:45 | 讨论点评 |
讨论 |
||
7 | 11:45-12: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级再生 实现质的飞跃 |
熊维 | 上海睿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8 | 12:05-12:1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日韩食品接触用回收塑料的立法与管理 |
商贵芹 | 南京海关危险货物与包装检测中心 |
2 | 13:45-14: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二氧化碳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 |
王勇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14:00-14: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污染物非靶向筛查 |
苏启枝 |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
4 | 14:15-14: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物理回收过程中再生高密度聚乙烯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性及气味特征 |
曾少甫 | 暨南大学 |
5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因子快速筛查和精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胡玉玲 | 中山大学 |
6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金属食品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和活性研究 |
石玉杰 | 暨南大学 |
7 | 15:00-15:1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体外生物毒性和化学迁移测试的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研究 |
封棣 | 北京工商大学 |
2 | 15:45-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BSHC)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李敏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3 | 16:00-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物的风险评估 |
杨道远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4 | 16:15-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我国陶瓷餐具金属元素迁移风险评估 |
刘伟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5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品接触用硅橡胶中硅氧烷低聚物向食品/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和安全评估 |
刘宜奇 | 暨南大学 |
6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食品用玻璃制品中8种金属元素的累积暴露风险评估 |
周士琦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食品接触用原纸板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表征和溯源 |
李函珂 |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食品包装材料中小分子迁移物 |
宋雪超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用于金属薄壁容器食品接触材料中环氧衍生物的靶向分析方法 |
谢增辉 | 中山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砷: 从污染防控到新材料高端利用 |
柴立元 | 中南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食品中砷镉铅的人体生物有效性及健康风险 |
马奇英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砷还原菌对土壤中砷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崔岩山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热泉微生物功能群演替驱动的As-S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
李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黑色页岩中砷锑富集、形态与迁移过程 |
崔金立 | 广州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钼蓝法的地下水砷形态现场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 |
庹小宝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高砷地下水系统中非岩石圈源的沉积物砷异常 |
韩龙 | 郑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植物系统砷:农产品安全与农业生产 |
汪鹏 | 南京农业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施氏矿物对五价锑固定机理:微观结构特征 |
何孟常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次生矿物的形成对砷的再分配的影响 |
林金如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界面吸附过程中锑同位素的分馏 |
刘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三种锑氧化细菌对辉锑矿锑释放与转化的作用:硫锑氧化产物与硫氧同位素的指示 |
李小倩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零价硫呼吸还原主导锑的迁移转化过程 |
叶丽 | 武汉理工大学 |
7 | 12:00-12:10 | 口头报告(Oral) |
砷锑在裂隙包气带中的快速迁移行为研究 |
王刘炜 | 清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地下水系统中硫代砷化合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谢先军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驱动的锑环境界面化学过程研究 |
阎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地块背景值的砷修复目标值推导方法研究 |
熊杰 |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人工通气组织的水稻土砷污染稳定化修复研究 |
唐先进 | 浙江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稻田土壤中厌氧微生物参与的砷甲基化与脱甲基过程 |
陈川 | 南京农业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孔改性炭同步阻控稻田砷污染和碳排放的机制解析 |
吴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高砷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特征及其介导砷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和机理 |
王艳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Mn(II)界面催化介导硫化锑氧化溶出的分子机制探究 |
吴同亮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锑矿区场地污染现状及其风险控制策略 |
侯红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砷环境过程和绿色处理技术 |
张伟 | 广州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MnFe2O4/rGO阳极的电化学高效除砷研究 |
赵雅萍 | 华东师范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铁基钝化材料对黔西南高砷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
李社红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氧化铁协同细菌胞外聚合物对砷的固定及再分配 |
王娟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自身启动子驱动PvACR3基因表达增加烟草叶片砷积累 |
陈焱山 | 南京师范大学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蜈蚣草砷超富集菌根共生途径的机制研究 |
曹越 | 中山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钛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砷锑净化中的性能 |
吴兵党 | 苏州科技大学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磁约束柱反应器设计及其强化持续除砷性能与机理研究 |
吴瑜琛 | 香港理工大学 |
10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紫外光激发甲酸还原回收强酸废水中砷的原理与技术 |
孔令昊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氧化锰修饰的活性炭与纳米二氧化钛串联过滤器高效去除饮用水中的砷 |
段艳华 | 南方科技大学 |
12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铁基尖晶石吸附剂对焚烧烟气中的气态砷脱除的实验研究 |
张艾嘉 | 华中科技大学 |
13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元素形态分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陈京成 | 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高放废液最小化和资源化探索 |
徐超 | 清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超分子协同识别与多价组装的核素分离新策略 |
梅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3 | 09:10-09:23 | 邀请报告(invited) |
沸石分子筛限域效应增强碘捕获的机制研究 |
段涛 | 西南科技大学 |
4 | 09:23-09: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便携式荧光策略在海水中碘和铀酰的现场分析研究 |
张金懿 | 四川大学 |
5 | 09:36-09:49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氚水损伤人角质细胞HaCaT的分子机制研究 |
宋文成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6 | 09:49-09:59 | 口头报告(Oral) |
U(VI)在黑云母表面的吸附行为和机制研究 |
周万强 | 铜陵学院 |
7 | 09:59-10:09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铅锶同位素示踪解析茶园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的来源 |
胡恭任 | 华侨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型无机离子交换材料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研究 |
冯美玲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核废料资源化新策略——锕系能量转化与应用研究 |
王亚星 | 苏州大学 |
3 | 11:10-11:23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冶铀废水处理与稳定化研究 |
孔令军 | 广州大学 |
4 | 11:23-11: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放射性碘吸附剂的单颗粒原位动态成像与作用机制研究 |
何毅 | 西南科技大学 |
5 | 11:36-11:49 | 邀请报告(invited) |
空气下光诱导去除铀酰离子的机理及材料研究 |
王哲 | 清华大学 |
6 | 11:49-11:59 | 口头报告(Oral) |
石榴石陶瓷固化高放废液的物相调控与稳定性研究 |
张胜泰 | 西南科技大学 |
7 | 11:59-12:09 | 口头报告(Oral) |
微等离子体气体电极在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中的应用 |
罗浚涵 |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污损型海水提铀材料的设计及实海应用研究 |
王君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COFs在核素分离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
杨慧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14:10-14:23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复杂环境中铀的光电催化分离 |
竹文坤 | 西南科技大学 |
4 | 14:23-14: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的放射性核素筛分分离 |
陆跃翔 | 清华大学 |
5 | 14:36-14:49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纯水相18F标记方法与放射性药物 |
李子婧 | 厦门大学 |
6 | 14:49-14:59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双功能化聚合物修饰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电极电吸附铀的性能研究 |
任奇 | 东华理工大学 |
7 | 14:59-15:09 | 口头报告(Oral) |
离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材料用于高效提取铀 |
朱佳慧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技术用于高选择性电催化剂微观结构解析及机制研究 |
王颖 | 同济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水环境核燃料循环相关元素化学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 |
袁益辉 | 海南大学 |
3 | 16:10-16:23 | 邀请报告(invited) |
分子筛限域纳米晶协同增强对放射性碘的捕获研究 |
朱琳 | 西南科技大学 |
4 | 16:23-16:36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研究 |
徐凯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5 | 16:36-16:49 | 邀请报告(invited) |
C-14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和食物链传递 |
董仕鹏 | 南京大学 |
6 | 16:49-16:59 | 口头报告(Oral) |
铂系金属在模拟高放玻璃中的溶解与析出行为研究 |
宋文凤 | 武汉理工大学 |
7 | 16:59-17:09 | 口头报告(Oral) |
光催化还原固定水溶液中锝 |
邓浩 | 西南科技大学 |
8 | 17:09-17:19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磷类配体键合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及铀吸附性能 |
张文 | 天津大学 |
9 | 17:19-17:29 | 口头报告(Oral) |
组装铀酰活性位点与MoS2特异性作用机理的研究 |
柳玉辉 | 东华理工大学 |
10 | 17:29-17:39 | 口头报告(Oral) |
不溶性残渣对模拟高放玻璃熔体性能影响研究 |
贾瑞东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ate materials for architectures |
11 | 17:39-17:49 | 口头报告(Oral) |
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用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治理 |
何林玮 | 苏州大学 |
12 | 17:49-17:59 | 口头报告(Oral) |
磷酸盐粘结剂对常见核素的固化作用 |
徐家华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焚烧烟气中氯代芳烃的生成机理研究 |
陈吉平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短链碳中心自由基的生成与环境效应 |
张淑娟 | 南京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发展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用于氧化还原活性小分子的精准检测 |
刘阳平 | 天津医科大学 |
4 | 09:30-09: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吡非尼酮的代谢活化细胞毒性和光细胞毒性的机制研究 |
郑江 | 贵州医科大学 |
5 | 09:50-10: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光电离损伤DNA及DNA-蛋白质光致交联损伤的自由基反应机理研究 |
节家龙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AOPs深度氧化有机废气 |
黄海保 | 中山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质光敏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微观非均相分布研究 |
宋卫华 | 复旦大学 |
3 | 11:1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脉冲电子顺磁共振在自由基结构确证方面的应用 |
杨海军 | 清华大学 |
4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在线检测反应过程中活泼自由基的新方法 |
罗海 | 北京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水处理消毒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光化学活性的影响机制 |
万栋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机制与控制 |
杨莉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设计核靶向的荧光探针 |
周波 | 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 14:20-14: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ROx自由基及OH反应活性探测技术及应用 |
胡仁志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3 | 14:40-15: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液相中氯酚类污染物与超氧阴离子的光化学反应 |
朱承驻 | 合肥工业大学 |
4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马兜铃酸致癌代谢物形成DNA加合物新型自由基机制研究 |
黄春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0 | 口头报告(Oral) |
邻氯苯酚热过程生成PCDD/Fs的自由基机制 |
刘小云 | 山东大学 |
2 | 15:4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水溶性棕碳与NO3自由基的反应活性及其光学性质变化 |
雷宇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3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超氧自由基介导四氯化碳降解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
罗宗浩 | 中南大学 |
4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巯基化合物介导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分子机制及结构-效应关系研究 |
毛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亲脂性铁络合物诱导铁死亡的关键分子机制:靶向诱导内质网过氧化 |
邵波 | 济宁医学院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羟基自由基降解多氟烷基化合物(PoFAS)的反应活性与转化机理研究 |
单文禹 | 西湖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上海城区春夏季OH自由基反应活性测定 |
杨舒春 |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闪光光解-猝灭技术光照钌多吡啶络合物诱导DNA氧化损伤的机理研究 |
邵杰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过硫酸盐氧化体系自由基鉴定困境及测试方法初探 |
王兆慧 | 华东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太阳光辐射下陆地和海洋表面矿物激发态反应机制与效应 |
鲁安怀 | 北京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如何检查自由基和活性氧? |
朱本占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稻田自由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
周东美 | 南京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ROS时空分辨检测与环境界面过程 |
褚驰恒 | 浙江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稻田土壤干湿交替自由基产生过程及其调控措施探究 |
陈宁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二价铁黏土矿物氧化产生羟自由基的动力学机制及模型模拟 |
于成龙 | 成都理工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自由基在溶解性黑炭中的光化学生成机理研究 |
燕姝雯 | 复旦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活性氧的光化学产生机制 |
陈春城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微生物介导的ROS产生及其效应 |
周顺桂 | 福建农林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乙酰过氧自由基的生成及其生物效应 |
张淑娟 | 南京大学 |
4 | 11:25-11:35 | 口头报告(Oral) |
土壤/沉积物中Fe(II)活化O2产生羟自由基去除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型 |
张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沉积物活化氧气产生活性氧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 |
张娜 | 衡水学院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化学发光的活性氧检测方法及高级氧化机制研究 |
孙明霞 | 四川大学 |
7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硫醇和硫醚在海洋喷雾微滴界面的自发氧化 |
饶泽鹏 |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真菌-矿物互作与活性氧调控 |
余光辉 | 天津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土壤自由基过程与调控 |
方国东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氧介导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浮游植物革命 |
童曼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含铁矿物-有机质复合过程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As(III)的氧化机制 |
秦文秀 | 安徽农业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核黄素促进菱铁矿氧化产生羟基自由基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陈荣 | 武汉工商学院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地下水系统中关键氮过程相关微生物对ROS的响应机制 |
李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亚铁矿物作用下三氯乙烯的地球化学转化:微生物环境的影响 |
游学极 | 同济大学 |
8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羟自由基中氧原子传递与保留的环境条件 |
郑云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溶解性黑碳类酶活性介导的自由基生成过程研究 |
瞿晓磊 | 南京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根际土壤活性氧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 |
贾汉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地下环境活性氧研究体系的梳理与展望 |
袁松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活性氧物种生成及其在矿物形成转化过程中作用机理 |
邱国红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昆虫肠道中聚苯乙烯氧化降解的自由基作用机制 |
陈志 | 福建农林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无氧/有氧条件下绿锈对水中三溴苯酚的去除及其强化机制研究 |
黄理志 | 武汉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泄洪雾化条件下水体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光氧化行为及机理 |
林莉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原位光合成的过氧化氢促进土壤自然净化 |
郑小汕 | 浙江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零价铁在地下水修复过程中的电子迁移距离原位表征 |
马俊叶 | 浙江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黑暗环境中还原态胡敏素介导氧气形成羟基自由基 |
张瀚丹 | 北京师范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马基诺矿(FeS)两步还原-氧化联合高效降解硝基苯 |
谭源森 | 浙江工业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结构态亚铁活化氧气诱导界面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在磁铁矿表面氧化As(III) |
孟方圆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材料强化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效能及在地表水修复的工程应用 |
冯玉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太阳光驱动海水直接合成压舱水消毒剂 |
张礼知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选择性分离的水中无机污染物净化与资源化研究 |
王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活性膜净水效能与机制研究 |
刘艳彪 | 东华大学 |
5 | 09:40-09:50 | 口头报告(Oral) |
导电碳纳米管中空纤维膜的工业化制备与性能 |
魏高亮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09:50-10:0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均孔催化陶瓷膜制备及限域特性研究 |
罗鑫圣 | 山东建筑大学 |
7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固定Z型纳米复合膜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光催化降解 有机污染物和同步制氢的研究 |
张朝红 | 辽宁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太阳能光热驱动的淡水生产过程中的纳米设计理念 |
王鹏 | 中山大学 |
2 | 10:40-11: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水处理纳米限域效应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
潘丙才 | 南京大学 |
3 | 11:00-11: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小分子电化学定向转化界面过程研究 |
陈燕 | 华南理工大学 |
4 | 11:15-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电系统耦合硫化钼/碳纤维布/PVDF光热催化蒸发作用处理含盐废水:性能和机理 |
柳丽芬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波段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超快非均相日光水体杀菌 |
吴彤 | 同济大学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铁硒化物/PMS体系构筑及其降解典型碘代造影剂的机理研究 |
杨绍贵 | 南京师范大学 |
7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EMSI多相催化体系研发及其高效净水机制 |
夏德华 | 中山大学 |
8 | 12:05-12:15 | 口头报告(Oral) |
CeO2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转化与归趋 |
王钟颍 | 南方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零价铁强化低温水热法处理氯代PFAS的效能与机制 |
张建 | 山东师范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生物炭材料对水中低浓度新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机制 |
牛军峰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解水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
侯阳 | 浙江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氧化锆对水中氟化物的深度去除过程、表面调控与应用开发 |
张孝林 | 南京大学 |
5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共价有机网络深度处理污水及其高值化利用的方法与理论 |
王侯 | 湖南大学 |
6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超精准二氧化碳分子识别功能的纳米多孔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
顾逸凡 | 同济大学 |
7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铁-炭功能材料可控制备及在土-水环境中的应用 |
曲建华 | 东北农业大学 |
8 | 15:10-15:20 | 口头报告(Oral) |
内毒素聚合物仿生亲和配体的研制及在吸附去除和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
刘名茗 | 华中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5-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纳米晶生长调控的水/固介质重金属分离与富集原理 |
林璋 | 中南大学 |
2 | 15:55-16: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碳基材料电化学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
刘艳明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位素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技术用于电催化反应机制探究 |
王颖 | 同济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化学离子分离技术研究 |
马杰 | 同济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及资源化 |
么艳彩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电催化CO2还原产CO的Fe-N5单原子催化剂 |
李达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选择性电容去离子技术及其应用 |
周宏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界面微环境调控强化水处理机制研究 |
刘国帅 | 江南大学 |
9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界面微电场调控Fenton反应中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的质子增强效应 |
王艳 | 华南理工大学 |
10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太阳能界面蒸发耦合高级氧化废水净化技术 |
范新飞 | 大连海事大学 |
11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邹雪艳 | 河南大学 |
12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自驱动微机器人的微纳塑料去除技术研究 |
王吉壮 | 暨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35 | 致辞 |
开幕式
谢剑炜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
2 | 08:35-08: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识别海洋生物毒素的分子元件——适配体的筛选、优化与应用基础研究 |
王梁华 |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
3 | 08:55-09:15 | 主旨报告(Keynote) |
病原菌防控的组学和纳米新技术 |
周冬生 |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
4 | 09:15-09:35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人工智能在毒物追踪与解析中的前景与突破 |
伯晓晨 | 军事医学研究院 |
5 | 09:35-09: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气候变化导致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与应对 |
刘玮 | 军事医学研究院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面向核灾难应急放射性碘吸附材料的单颗粒动态成像与测量 |
何毅 | 西南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危害因子超敏现场检测:一个细胞、一个细菌、一个拷贝 |
周蕾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可能是细胞响应外界化学物质刺激的第一层效应器 |
徐平 |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3 | 11:10-11: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水体人类肠病毒污染监测与相关疫情预警 |
金敏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4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毒素高灵敏无标记传感检测技术研究 |
彭媛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5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地区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 |
董杉杉 | 复旦大学 |
6 | 11:55-12:05 | 口头报告(Oral) |
船舶非金属材料热解烟雾释放特征及毒性分析 |
方晶晶 |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可视化爆炸物人工嗅觉系统 |
窦新存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液滴微流控技术在筛选降解环境污染物微生物中的应用 |
杜文斌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MEMS质谱技术 |
陈池来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4 | 14:30-14: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主客体识别的超分子抗毒策略 |
孟庆斌 | 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5 | 14:45-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用于特殊人员标记识别的功能化上转换纳米材料 |
祖佰祎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6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荧光传感材料构建用于非制式爆炸物中典型氧化剂的检测性能研 |
蔡珍珍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环境样本分析的毒品滥用监测体系研究 |
狄斌 | 中国药科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AIE荧光探针快速检测饮用水中芬太尼 和血清中去甲芬太尼及其机理探究 |
邵兵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新型探针技术用于便携式病原体体外诊断 |
杜衍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核污水排放的环境风险与生物处理技术 |
赖金龙 | 西南科技大学 |
5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用于化学战剂检测的荧光探针的构筑及薄膜形貌的可控调节 |
马洪伟 | 东北林业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有机磷毒物化学归因与生物溯源研究 |
卢晓刚 |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MOF-808对水体中铀酰离子(UO22+)的吸附去除研究 |
王海柘 |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电场辅助铁修饰碳纳米管薄膜活化过硫酸盐去除苯胂酸的性能与机理 |
高新 |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9 | 17:30-17:40 | 总结 |
闭幕式
高志贤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与能源研究中的跨尺度成像分析 |
唐波 | 崂山实验室 |
2 | 08:50-09: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友好型高效海水制氢电催化剂宏量制备 |
刘晓斌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09:10-09: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碱性海水电解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 |
陆之毅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4 | 09:3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抗生物污染超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水处理应用 |
王艳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09:5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焦耳热快速加热构筑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用于海水制氢 |
孟祥超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化学驱动海水淡化与资源化 |
陈洪 | 南方科技大学 |
2 | 10:50-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水电解制氢阳极稳定性/活性提升策略 |
林贻超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pH响应结构的石墨烯膜构筑及其浓海水离子选择性分离性能 |
张林 | 浙江大学 |
4 | 11:3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浅谈膜法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 |
徐佳 | 中国海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界面太阳能光热蒸发转换效率的提升 |
李秀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13:50-14: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解海水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张晓燕 | 青岛大学 |
3 | 14:10-14: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面向海洋无机盐污染控制与资源提取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王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14:3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水电解催化电极:设计、调控、性能及机理研究 |
孙旭平 | 山东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8:00 | 讨论点评 |
自由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化石源二氧化碳及其历史变化的同位素示踪 |
张干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 | 09:20-09:4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湿沉降中的有机质 |
傅平青 | 天津大学 |
3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Beyond carbon: the critical role of nano-biochar in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
廉菲 | 河北工业大学 |
4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两种典型的二次棕碳生成机制研究 |
吕继涛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泥炭藓湿地中独特的碳铁交互作用 |
冯晓娟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 | 10:50-11: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DOM的光解产物及对磺胺类物质环境行为影响 |
王飞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11:05-11: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不同温度源溶解性黑碳的光活性及其对四环素光降解影响研究 |
谢晓芸 | 兰州大学 |
4 | 11:20-11: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胞外壁障内分子博弈控制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 |
康福星 | 南京农业大学 |
5 | 11:35-11:45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营养状态湖泊中DOM分子组成分析 |
温志丹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6 | 11:45-11:55 | 口头报告(Oral) |
溶解性黑碳与典型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 |
宋凡浩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溶解性黑碳的类酶活性研究 |
瞿晓磊 | 南京大学 |
2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边缘海有机质相态转化成因和分配埋藏行为研究 |
何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3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污染场地有机碳多界面环境效应 |
朱世殊 | 华南理工大学 |
4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水热炭化固/液产物衍生DOM在水土介质中环境转化研究 |
王冰玉 | 南京理工大学 |
5 | 15:00-15:1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与天然有机质组分特征的三维荧光光谱与热裂解质谱法分析 |
朱晓敏 | 安徽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林火热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特征与效应的影响 |
王俊坚 | 南方科技大学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
曾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溶解态黑碳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强吸附机制研究 |
付翯云 | 南京大学 |
4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溶解性有机质介导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光形成过程研究 |
刘慧婷 | 沈阳理工大学 |
5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矿物-有机质互作调控土壤重金属固定的分子机制 |
迟家霖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6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硫沉降在泥炭湿地中的长期转化及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
王红岩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胞外聚合物在矿物表面吸附分馏对菲吸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陈轶群 | 安徽医科大学 |
8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三角洲主要河流中溶解有机质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反应活性解析 |
黄露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9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可溶性黑碳的环境光化学行为及其对污染物光转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 |
周至城 | 华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45-09:05 | 主旨报告(Keynote) |
S-Schem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
余家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09:05-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有机液体储放氢过程的高效催化 |
杨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空间限域策略合成碳布负载超小Co4N纳米点复合氮掺杂碳用于高效的宽pH全解水 |
许春诚 | 齐鲁理工学院 |
4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改性天然絮凝剂CGG用于C. sorokiniana可视化絮凝过程及绿色性能评估 |
代典 | 武汉大学 |
5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半导体异质结中光诱导载流子动力学研究及太阳能能量转换 |
廉孜超 | 上海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双碳背景下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 |
程寒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10:50-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晶相调控的超高面载量锰基水系正电极研究 |
肖欣 | 浙江大学 |
3 | 11:10-11:25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CO2电催化还原体系的构筑 |
张政 | 武汉纺织大学 |
4 | 11:25-11:40 | 口头报告(Oral) |
TiO2光阳极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的提升策略 |
张晓艳 | 上海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基含氧化学品定向制备及衍生化 |
张泽会 | 中南民族大学 |
2 | 14:20-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解水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
余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4:40-15: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电催化生物质升级转化为高附加值平台化学品和燃料 |
林鎮浩 | 香港城市大学 |
4 | 15:00-15:15 | 口头报告(Oral) |
低共熔溶剂在功能纳米材料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
李东润 | 青岛科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5-15: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PEM氢电转换高效催化新体系 |
葛君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15:55-16: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单离子传导聚合物电解质结构设计及锂离子电池应用研究 |
张运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6:15-16:30 | 口头报告(Oral) |
Copper Nanowires Decorated with TiO2-x from MXene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Oxidation into Nitrate under Vacuum Assistance |
李权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16:30-16:45 | 口头报告(Oral) |
LDH电化学析氧催化剂表面重构改性研究 |
蔡卫卫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工程纳米材料增强作物抵抗逆境的机理研究 |
马传鑫 | 广东工业大学 |
2 | 08:55-09:1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农药对靶精准控释与高效利用 |
王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3 | 09:15-09:30 | 口头报告(Oral) |
载药型纳米吡虫啉与传统有效成分的毒性特征及全生命周期水生态风险差异 |
吴凡 | 暨南大学 |
4 | 09:30-09:45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剂量纳米聚苯乙烯致秀丽线虫跨代生殖毒效应及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ET-2介导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
刘焕良 | 江南大学 |
5 | 09:45-10:00 | 口头报告(Oral) |
类胡萝卜素包被的壳聚糖纳米材料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菠菜生长保护的应用 |
沈羽 | 南京林业大学 |
6 | 10:00-10:10 | 口头报告(Oral) |
叶面施用硒纳米材料后樱桃萝卜品质改善的多组学研究 |
程冰徐 | 江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Mn3O4纳米颗粒提高棉花耐盐抗旱的机理 |
吴洪洪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10:50-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碳纳米材料增强作物光合及抗性的机制 |
王传洗 | 江南大学 |
3 | 11:10-11:25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农用化学品的环境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黄宇雄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4 | 11:25-11:40 | 口头报告(Oral) |
硒、氮共掺杂碳量子点提高水稻生长和盐胁迫抗逆性:抗氧化、光合作用和营养同化能力的协同效应 |
李亚东 | 河北大学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铈纳米颗粒调控激素相关转录因子和脂质代谢提高水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
蔡泽宇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钼纳米肥料通过多功能机制增强大豆生物固氮并提高产量 |
蒋雅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渔业养殖池塘尾水排放的环境负效应及其综合控制 |
常剑波 | 武汉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活性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病毒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 |
栾天罡 | 中山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控制 |
陈家长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4 | 09:30-09: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亚湾沉积环境历史演变与风险评价 |
黄洪辉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5 | 09:50-10: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海水养殖区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及生物富集研究 |
朱小山 | 海南大学 |
6 | 10:05-10: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污水输入减少了近海碳吸收 |
薛亮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纳米塑料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生理生化的影响 |
冯志华 | 江苏海洋大学 |
2 | 10:45-11: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氟唑菌酰胺对斑马鱼和经济型海洋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史西志 | 宁波大学 |
3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渔业水域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类赋存特征及其在鱼体中的代谢 |
孙秀梅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4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溴虫氟苯双酰胺通过干扰斑马鱼仔鱼小胶质细胞-神经元调节诱导神经炎症 |
王凯 | 沈阳农业大学 |
5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水体中新污染物二甲双胍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
吴令霞 | 青岛理工大学 |
6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鱼类高砷富集机制研究 |
张伟 | 广州大学 |
7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江口养殖池塘微塑料赋存特征及生态效应 |
温彬 | 上海海洋大学 |
8 | 11:50-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的传感器在渔业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
吴立冬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9 | 12:00-12: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铜在牡蛎胞浆蛋白中的分布及高累积机制 |
张黎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系统集成 |
陈令新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饲料纳米矿物元素对鱼类的营养和毒理学效应评价 |
罗智 | 华中农业大学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环境中新型替代阻燃剂的生态效应及研究挑战 |
徐向荣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4 | 14:30-14: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新污染物赋存特征与来源解析:养殖海湾生态可持续发展 |
蔡明刚 | 厦门大学 |
5 | 14:50-15: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贝类毒素风险形成与全链防控技术 |
谭志军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我国北方海水鱼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 |
安立会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 | 15:35-15: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浓度的新污染物PFAS复合暴露的生态健康风险 |
涂文清 | 江西农业大学 |
3 | 15:50-16: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新污染物的海洋环境行为与渔业生物效应 |
夏斌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4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水产品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风险识别与风险防控 |
郭萌萌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5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聚苯乙烯颗粒和红霉素对沙蚕及其肠道菌群的复合生物效应 |
王大力 | 暨南大学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聚乙烯微塑料调控水中啶氧菌酯和嘧菌酯生物有效性机制研究 |
薛佳莹 | 安徽农业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农牧区渔业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物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
王海涛 |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投饵型海水动物养殖是中国北方沿岸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胺盐的重要来源 |
胡清静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环境微生物介导复合污染物对珠江渔业种群生物胁迫效应研究 |
麦永湛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10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偏振光技术的渔业水域微塑料老化特征识别 |
刘萌阳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养殖环境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研究 |
叶洪丽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12 | 17:20-17:30 | 口头报告(Oral) |
水产养殖环境中地西泮的残留状况与生物富集规律 |
杨光昕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13 | 17:30-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微藻处理的海水养殖尾水高值化利用研究 |
欧阳珑玲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14 | 17:40-17:50 | 口头报告(Oral) |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与过氧化钙耦合提高蓝藻厌氧发酵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质量的机制研究 |
王婕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15 | 17:50-18:00 | 口头报告(Oral) |
UV/氯化过程中微塑料表面BDE-209的氧化降解和可能的相互作用 |
吴楠楠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16 | 18:00-18:10 | 口头报告(Oral) |
精神类药物地西泮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解规律及其毒理效应分析 |
朱祥海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17 | 18:10-18:20 | 口头报告(Oral) |
亚硝酸盐暴露致克氏原螯虾生殖毒性的研究 |
卞丹丹 | 安徽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电分离系统结合支撑液膜用于同步实现从废水中连续脱盐和分子资源回收 |
张云茜 | 同济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锰基催化剂及降解甲苯的研究 |
陆丹慧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废弃锂电池正极材料诱导类芬顿反应降解环丙沙星的研究 |
随艺凡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MOFs衍生的电催化剂在海水提铀方面的应用 |
刘晓露 | 华北电力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PM2.5的金属组分刺激小鼠嗅球中CCR5介导的神经炎症发生 |
魏晟 | 同济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链长全氟化合物暴露对肥胖小鼠胰腺毒性研究 |
毛轩 | 广州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载体调控制备高性能钴基单原子催化剂降解抗生素的研究 |
刘宇琪 | 沈阳化工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Enhanced peroxymonosulfate (PMS) activation for organic contaminant degradation by oxygen-doped g-C3N4 combined with LED irradiation: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
常通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酶解胞外DNA加速微生物电解池阳极启动 |
韩翔宇 | 北京交通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颗粒和抗生素对微藻-细菌共生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
曹曼曼 | 北京师范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化光降解异丙隆 |
张藤 | 南京农业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对抗生素耐药性和生物膜细菌群落影响的新认识 |
李永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1960-2019年全球CO的排放特征和动态变化 |
戴容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5-20:3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文献数据的PPCPs衰减特征分析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杜柔佳 | 清华大学 |
2 | 20:38-20:41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全球森林叶片汞库 |
贾龙玉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3 | 20:41-20:4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虚拟样本强化的机器学习策略对人工湿地出水水质的预测 |
董琪宇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20:44-20:47 | 口头报告(Oral) |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COX2是宫颈浸润性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 |
安佳慧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20:47-20:5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评估错峰生产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效果 |
王瑛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20:50-20:53 | 口头报告(Oral) |
核酸功能材料的生物分析方法在环境分析中应用研究 |
李雪松 | 江苏大学 |
7 | 20:53-20:56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阴-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增溶去除含水层中氯代烃机理及传质模型 |
梁雪 | 吉林大学 |
8 | 20:56-20:59 | 口头报告(Oral) |
污染城市地区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模拟-观测对比研究 |
王攀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20:59-21:02 | 口头报告(Oral) |
武汉市不同污水处理厂中PPCPs的赋存与去除效率研究 |
易佳佩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21:02-21:05 | 口头报告(Oral) |
痕量磺胺嘧啶对饮用水输配系统消毒副产物生成和水质风险的影响探究 |
陈友怡 | 广州大学 |
11 | 21:05-21:0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养猪粪污处理与处置工艺路线的环境影响及优化策略 |
刘彬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2 | 21:08-21:11 | 口头报告(Oral) |
上海市桃浦工业园区土壤柱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和降解菌种类丰度研究 |
谢泽莹 | 华东师范大学 |
13 | 21:11-21:14 | 口头报告(Oral) |
海绵@异孔共价有机骨架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芳香类有机磷酸酯 |
程嘉雯 | 青岛理工大学 |
14 | 21:14-21:17 | 口头报告(Oral) |
主流部分厌氧氨氧化处理经磁分离后的城市污水脱氮效能研究 |
张泽玺 | 北京交通大学 |
15 | 21:17-21: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物种特异性细胞系解析中国南部海域污染物对海洋哺乳动物复合毒性影响中的关键组分 |
刘昕童 | 香港理工大学 |
16 | 21:20-21:23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在人肺及肠上皮细胞中的吸收动力学 |
王梅 | 南京大学 |
17 | 21:23-21:26 | 口头报告(Oral) |
双酚A及其替代物诱导的子宫及胎盘损伤机制研究 |
武小云 | 山西大学 |
18 | 21:26-21:29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蓝细菌耐药特征及其胞外物质对细菌群落耐药基因的影响 |
辛蕊 | 天津大学 |
19 | 21:29-21:32 | 口头报告(Oral) |
富含氧空位的Mn-Co/CeO2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盐酸环丙沙星及机理研究 |
秦海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 | 21:32-21:35 | 口头报告(Oral) |
α-碳化钼驱动Fe3+还原/过二硫酸盐活化去除水中抗生素性能及机理 |
潘诗雨 | 燕山大学 |
21 | 21:35-21:38 | 口头报告(Oral) |
紫外/过氧乙酸联合体系同步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 |
李林芝 | 西南石油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发现环境中有机磷酸酯的间接污染途径:亚磷酸酯的氧化 |
刘润增 | 山东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环境污染与健康 |
陈令新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3 | 09:10-09:30 | 讨论点评 |
EES介绍 |
||
4 | 09:30-09: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CRISPR-Cas的传感技术用于病原体和污染物的现场快检 |
苏高星 | 南通大学 |
5 | 09:45-09:55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纳米硫化银的选择性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
高妍 | 广州大学 |
6 | 09:55-10:05 | 口头报告(Oral) |
奶粉中多氯萘分析和同类物特征以及类多氯萘物质的分析识别 |
祁梓原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of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Research for Graduate Students |
Hao Zhu | Tulane University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基于机器学习的新污染物筛选 |
庄树林 | 浙江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机器学习的纳米金免疫佐剂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马娟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离子液体的潜在毒性和调控方法 |
闫希亮 | 华南农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40-14: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聚苯乙烯微塑料在草莓幼苗中的迁移行为及潜在生理影响 |
金芬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 | 14:00-14:2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海洋微塑料生态毒理:一些思考和建议 |
Wenxiong Wang | City Universty of Hong Kong |
3 | 14:20-14: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邻苯二甲酸酯和儿童多系统的健康效应 |
张晓敏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4:35-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个体暴露PM2.5有机气溶胶成分的非靶标筛查 |
刘国瑞 | 浙江师范大学 |
5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机器学习和元素性质描述符剖析核材料在纳米生物效应中的关键作用 |
张菁 | 广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纳米颗粒表面生态冠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纳米颗粒-生物界面交互作用的影响 |
岳同涛 | 中国海洋大学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与毒性效应 |
宋茂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16:10-16: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空气细颗粒物损伤靶点识别与毒性组分筛查 |
桑楠 | 山西大学 |
4 | 16:30-16: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城市化对我国居民慢性肾脏疾病的影响研究 |
向浩 | 武汉大学 |
5 | 16:45-17: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捉鬼放鬼”:早衰在环境化学物毒性效应中的作用 |
肖芳 | 中南大学(长沙) |
6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可解释性机器学习定量识别电子垃圾复合污染对人体氧化应激态的效应 |
杨璐菡 | 中山大学 |
7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杂化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在水体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陈志权 | 广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钇基层状氢氧化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及氟资源化回收研究 |
梁莹 | 江汉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和铁泥共处置制备的功能性生物炭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姜自立 | 上海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在氧化电位下电活性生物膜上沉积硫的还原 |
赵倩 | 南开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工程纳米材料调控内生菌群落及提高作物产量的机理研究 |
许鑫鑫 | 广东工业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塑料外卖容器通过微塑料导致人体肠道损伤:微塑料形成和细胞毒性效应证据 |
金天玥 | 南开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allelochemical effects of linoleic acid on Karenia mikimotoi |
王超 | 曲阜师范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河流塑料圈垂向分布下抗生素抗性基因动态演化 |
陈玉芳 | 河海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藻源胞外聚合物性质解析有害赤潮藻类超滤膜污染机制研究 |
杨威龙 | 南京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单原子铁催化臭氧深度净化污水的活性与选择性 |
任腾飞 | 清华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质热解烟气源可溶性有机碳在水环境中的光谱特征及其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 |
张慧颖 | 福建师范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低耗、高效的重金属石膏渣脱毒方法研究 |
李文静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铁/铝基混凝剂残留对反渗透膜污染影响:污染层结构和微生物组学分析 |
丁昊杰 | 清华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in shale gas exploitation area soil, and the associated ecological and human health risks |
李炎 | 重庆大学 |
14 | 20:31-20:38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BC排放的健康影响和气候效应的评估和预测 |
徐浩然 | 北京大学 |
15 | 20:38-20:45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生活源转型的环境健康效益 |
张雯逍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燃煤电厂纳米磁铁矿排放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施志强 | 华东师范大学 |
2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山火对森林土壤溶解有机质特性及其供电子能力的影响 |
朱思华 | 西南大学 |
3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毒性当量对土壤混合价铬的联合毒性进行量化与归一化 |
熊倪 | 澳门科技大学 |
4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砷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和玉米间作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机制研究 |
曾伟斌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5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南渡江万泉河流域水体微塑料的赋存特征、迁移路径与来源解析 |
王军歌 | 厦门大学 |
6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在不同大气环流条件下减少臭氧排放的有效性 |
马静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纳米颗粒对藻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耐受机制 |
刘益 | 河海大学 |
8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加速亚铁再生的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协同促进污泥脱水与抗生素降解的研究 |
王思淇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山东半岛近海养殖场中抗生素的赋存分布、复合污染和风险评估 |
赵玲超 | 山东大学 |
10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武汉市典型湖泊表层沉积物全组分多环芳烃空间分布,转化规律,来源解析,生态风险评价 |
何改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大辽河-辽东湾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赋存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
徐云峰 | 上海海洋大学 |
12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香港海域亲脂性海藻毒素的时空分布及主要产毒藻类的驱动因素 |
张丽 | 香港理工大学 |
13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宁夏地表水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
王萌露 | 宁夏大学 |
14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精神药物的高效监测方法开发及其在污水处理厂和受纳河流中的分布研究 |
王安国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15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盐度胁迫下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含兽药海水养殖废水的抗生素去除机制 |
邓杨扬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16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产前除草剂阿特拉津暴露上调雄鼠睾丸雌激素受体α表达引起精子发生异常 |
朱申浩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7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生物炭作为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抗生素抗性基因行为负面效应的有效缓解策略 |
王峰 | 华东师范大学 |
18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肺癌干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环境污染物肺毒性探究中的应用 |
杨珺涵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9 | 21:39-21:42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堆积密度的生物累积系数评估石墨烯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与沿食物链传递 |
曾沆 | 南京大学 |
20 | 21:42-21:45 | 口头报告(Oral) |
富缺陷C-MoS2-Fe高效激活过单硫酸盐同步降解恩诺沙星和还原铬 |
刘敬妤 | 华南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传感网络的VOCs来源精准识别与监测 |
白晓灿 | 青岛理工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方法评估新冠疫情爆发造成的水生环境生态风险研究 |
余超 | 北京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水电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
韩云朵 | 上海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宏基因组学解析铀对细菌胞内外耐药基因的影响及其机制 |
黄泽枫 | 南华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地表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质去除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机制 |
何航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PAHs在白骨壤呼吸根组织微区微结构中迁移路径的可视化与定量 |
张钦洲 | 厦门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厌氧-好氧交替模式对高效降解菌群修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影响研究 |
向春雨 | 成都理工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以可调变结构的ZIF-8衍生物为模型揭示苯系物与OVOCs的传质和吸附机理 |
覃俊贤 | 华南理工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生化产甲烷潜力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刘亚珩 | 同济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化合物作用下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与控制机制 |
刘书廷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无机盐活化单过硫酸盐降解新污染物机制研究:含磷及含氯自由基的重要作用 |
任嘉琪 | 浙江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醇自由基还原降解全氟辛酸的机制研究 |
王肖磊 | 南京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人为补水影响下地下水硝酸盐源解析与新一款源贡献计算工具(EMMTE) |
曹旭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4 | 20:31-20:38 | 口头报告(Oral) |
减缓黑碳排放:生活源、炼焦和制砖的关键驱动因素 |
李锦 | 北京大学 |
15 | 20:38-20:4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燃烧及工业过程源一次颗粒物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 |
张远铮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Fe3+和F-开关检测及结合智能手机的Hg2+检测及其在食品及环境水体中的应用 |
张元兴 | 大连海洋大学 |
2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在脉冲交流电下炭毡阳极直接氧化磺胺甲噁唑的降解机理与效能 |
王家浩 | 四川大学 |
3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离子储存器”提高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
李耘科 | 河北科技大学 |
4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流动电极串联提高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的能量利用效率 |
陈瑞程 | 河北科技大学 |
5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构建自供给类Fenton消毒体系:电子泵作用和协同膜损伤研究 |
唐倬云 | 中山大学 |
6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造孔剂对石墨毡阴极原位电化学生成过氧化氢的影响研究 |
逯越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和量子化学计算预测活性氯物种与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 |
秦文磊 | 中山大学 |
8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高效、温和、安全:基于过硫酸盐催化氯化的新型膜清洗技术 |
肖昊亮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废旧锂电池中稀贵金属的分级分离与全量回收研究 |
苟春丽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的超稳定纳米片催化膜高效降解有机物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张猛 | 南方科技大学 |
11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一种新型SA@Fe-Ni-C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对硫氰酸盐的有效降解:性质、机理和DFT计算 |
徐武松 | 合肥工业大学 |
12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氧化石墨烯对邻苯二甲酸酯吸附行为的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研究 |
范文聪 | 大连海事大学 |
13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锆基类芬顿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选择性降解新污染物的性能与机制探究 |
李晓洋 | 南京大学 |
14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多尺度模拟方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酶解聚研究中的应用 |
郑明娜 | 山东大学 |
15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含脂肪胺混合态颗粒物的老化机制和辐射强迫的增强效应 |
麦建铧 | 广东工业大学 |
16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体积排阻色谱和非负向量分解揭示实际污水处理厂微生物介导的DOM转化规律研究 |
蔡珉晖 | 南京大学 |
17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高性能氧化石墨烯膜制备及分离机制研究 |
安烨辰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8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非晶锰氧化物高效催化分解臭氧 |
王爱杰 |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
19 | 21:39-21:42 | 口头报告(Oral) |
介孔MnCO3基催化剂高效催化氧化苯的研究 |
吴宇 | 东北大学 |
20 | 21:42-21:45 | 口头报告(Oral) |
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表面结构调控对光催化CO2还原产液体燃料的影响及机制 |
尹晨旭 | 南京大学 |
21 | 21:45-21:48 | 口头报告(Oral) |
硼酸盐缓释药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杀菌抑藻性能及作用机制 |
徐海清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典型区域农田土壤全氟烃酸(PFAAs)污染风险评价及筛选值研究 |
陈雪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旅游城镇对岩溶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从重金属到亚硝胺 |
单源语 | 桂林理工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宏基因组解析聚苯乙烯塑料对活性污泥中耐药基因分布与转移的影响 |
宋建 | 南华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新污染物挥发性甲基硅氧烷在长江流域水环境中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空间差异的研究 |
张怡萌 | 同济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Contradictory impacts of nitrate on the dissimilatory arsenate-respiring prokaryotes-induced reductive mobilization of arsenic from polluted sediments: mechanism insight from metagen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
徐一帆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人为管控对碳质气溶胶污染规律和生成机制的影响:从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中获得的结果 |
张梓萌 | 陕西科技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热带潟湖水体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及来源解析 |
张银天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拐点后的意外生态风险:暖化与酸化水体的元素再暴露 |
关翔鸿 | 华南理工大学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人体头发-指甲-尿液中分配特征的研究 |
黄开勤 | 广东工业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轮胎磨损颗粒协同典型有机污染物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 |
字绍鑫 | 天津科技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在长三角典型流域地表水中的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估 |
胡纯 | 东华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华北平原泰山云水中类腐殖质(HULIS)的光谱和分子特征分析 |
刘行辉 | 山东大学 |
13 | 20:24-20:31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叶面吸收及植物毒性 |
李若其 | 南开大学 |
14 | 20:31-20:38 | 口头报告(Oral) |
全球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渗透率的时空格局 |
王京杭 | 北京大学 |
15 | 20:38-20:45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处理与烧水能源 |
朱雅琪 | 北京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苯甲醇诱发的光催化去除废水中的铀 |
杭嘉慧 | 四川大学 |
2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胶体载带下抗生素在水田红壤中的迁移 |
姜钰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3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pH对聚苯乙烯微塑料吸附铀的影响及其理论研究 |
魏福兴 | 南华大学 |
4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不同世代四环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抗性基因增殖的影响 |
李莹 | 中国农业大学 |
5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2013-2020年我国PM2.5和臭氧双高污染事件的分布及成因 |
童芷萱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红树林湿地中厌氧氨氧化造成的氮损失及其控制因素 |
张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米骨炭对土壤—水稻体系中镉迁移转化及镉胁迫的调控机制研究 |
梁安琪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铁离子对产甲烷古菌代谢活性的影响 |
杨珊珊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广州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特征及风险评价 |
黄玉琪 | 华南师范大学 |
10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珠江口海域海鲜食品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水平和分布检测分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林晓勤 | 中山大学 |
11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New insights into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by Fe3+/persulfate process: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
时佳蕊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2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改性增强La2O2CO3除磷性能及相关机理探究 |
刘敬章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3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最大城市湖泊-汤逊湖多环芳烃污染现状、来源及潜在风险评估 |
石明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射频加热修复工艺优化的三维传热传质耦合模型 |
齐文豪 | 华中科技大学 |
15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中部汤逊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上个世纪人类活动的浓度、成分、来源和影响 |
杜民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铈离子诱导二氧化锰的还原性溶解及光照的影响机理 |
万阿玲 | 南方科技大学 |
17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铜离子对黑磷氧化降解动力学及产物的影响 |
朱治宇 | 南京大学 |
18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水稻土氧化还原界面ROS暗生成过程与机制 |
刘劲松 | 南京大学 |
19 | 21:39-21:42 | 口头报告(Oral) |
小分子有机酸对稻田土壤自由基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
王艺轩 | 南京大学 |
20 | 21:42-21:45 | 口头报告(Oral) |
植物源糖基化TBBPA体外消化和肝代谢过程模拟 |
张洪瑞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50-20:53 | 口头报告(Oral) |
干旱绿洲区地下水盐分的来源和富集 |
白丽彤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20:53-20:56 | 口头报告(Oral) |
湖泊消落带水-沉积物界面上内分泌干扰物的原位分布与迁移过程:以双酚A和壬基酚为例 |
杜林竹 | 北京工业大学 |
3 | 20:56-20:59 | 口头报告(Oral) |
微波辅助双酸性低共熔溶剂高效提取油茶果壳木质素及机理研究 |
何柳 | 南昌航空大学 |
4 | 20:59-21:02 | 口头报告(Oral) |
市政污泥样品中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提取和检测方法优化 |
刘缘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21:02-21:05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多环芳烃与镉对水稻全生命周期光合固碳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
张欣茹 | 浙江大学 |
6 | 21:05-21:08 | 口头报告(Oral) |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碳减排效益核算 |
李星吾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21:08-21:11 | 口头报告(Oral) |
轮胎抗氧化剂6PPD的离体肝微粒体代谢途径及动力学研究 |
宋泽华 | 大连理工大学 |
8 | 21:11-21:14 | 口头报告(Oral) |
矿井突水多因素综合预警模型研究 |
刘志颖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1:14-21:17 | 口头报告(Oral) |
氟啶虫酰胺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张晓冉 | 江汉大学 |
10 | 21:17-21:20 | 口头报告(Oral) |
人类活动对中国细菌群落地理格局的影响及其溯源模型 |
景张牧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1 | 21:20-21:23 | 口头报告(Oral) |
养殖场地抗微生物药物及其转化产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
黄争 | 华南师范大学 |
12 | 21:23-21:26 | 口头报告(Oral) |
磺胺嘧啶靶向诱导DNA低甲基化调控水稻糖代谢 |
邵泽西 | 浙江大学 |
13 | 21:26-21:29 | 口头报告(Oral) |
天然原料用于合成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 |
吕淑华 | 齐鲁理工学院 |
14 | 21:29-21:32 | 口头报告(Oral) |
钼单原子掺杂g-C3N4增强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 |
李长乐 | 江汉大学 |
15 | 21:32-21:35 | 口头报告(Oral) |
多环芳烃和金属(元素)共同暴露与神经管缺陷发生风险的关联 |
贾晓倩 | 北京大学 |
16 | 21:35-21:38 | 口头报告(Oral) |
臭氧短期暴露对妊娠失败的影响受温度调节:一项针对美国本土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 |
佟明坤 | 北京大学 |
17 | 21:38-21:41 | 口头报告(Oral) |
朱氏四爿藻(Tetraselmis chuii)对乙炔雌二醇(EE2)的毒性响应机制研究 |
谭杰峰 | 中山大学 |
18 | 21:41-21:44 | 口头报告(Oral) |
人工电子通气管抑制水稻土甲烷排放:电子传递途径与微生物群落生态的调控 |
张晓林 | 南开大学 |
19 | 21:44-21:47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化学胁迫对中国太湖流域真核生物的整体生态影响评估 |
姜山 | 南京大学 |
20 | 21:47-21:50 | 口头报告(Oral) |
色谱膜法理论综述 |
彭程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1 | 21:50-21:53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物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黄钾铁矾还原溶解的影响 |
熊俊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2 | 21:53-21:56 | 口头报告(Oral) |
正十六烷在红球菌p52降解二噁英中的多重作用 |
吴亚男 | 山东大学 |
23 | 21:56-21:59 | 口头报告(Oral) |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生物靶蛋白的热蛋白质组学研究 |
武梓萌 | 大连理工大学 |
24 | 21:59-22:02 | 口头报告(Oral) |
产甲烷过程对地下水系统中砷释放的控制机理 |
袁晓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5 | 22:02-22:05 | 口头报告(Oral) |
异羟肟酸型铁载体强化水稻茎节中硅和镉的共沉积:一种受自然启发限制籽粒镉积累的策略 |
易盛炜 | 湘潭大学 |
26 | 22:05-22:0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聚醚醚酮的多孔内壁开管离子色谱柱 |
庞佳烽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7 | 22:08-22:11 | 口头报告(Oral) |
原位法构筑双Z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及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 |
么鸿砜 | 辽宁大学 |
28 | 22:11-22:14 | 口头报告(Oral) |
Mn(Ⅲ)-NOM对铁氧化物吸附As(Ⅲ)的影响机制 |
张余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9 | 22:14-22:17 | 口头报告(Oral) |
硫化矿浮选废水中残留捕收剂黄原酸盐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
蒋沙沙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0 | 22:17-22:20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直接/间接接触方式探究辉锑矿与黄铁矿颗粒间的Galvanic效应 |
仇静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1 | 22:20-22:23 | 口头报告(Oral) |
黄河、长江中邻苯二甲酸盐的赋存、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用地类型的直接影响 |
苗钦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2 | 22:23-22:26 | 口头报告(Oral) |
淋溶作用下Cys-ZnFe2O4钝化镉污染土壤镉形态变化研究 |
肖鑫 | 西南科技大学 |
33 | 22:26-22:29 | 口头报告(Oral) |
冲-湖积含水层中地源有机碘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
薛江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4 | 22:29-22:32 | 口头报告(Oral) |
我国烟花爆竹燃放的PM2.5污染及政策有效性评估 |
程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5 | 22:32-22:35 | 口头报告(Oral) |
活跃的产甲烷-硫歧化共同驱动的有机质转化过程有助于冲湖积含水层地下水碘的富集 |
徐雨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6 | 22:35-22:3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机器学习的河套盆地原生劣质地下水空间分布预测及健康风险研究 |
赵毅夫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7 | 22:38-22:41 | 口头报告(Oral) |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维氏固氮菌的可逆环境影响 |
欧阳博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8 | 22:41-22:44 | 口头报告(Oral) |
以二硫化钼锚定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聚丙烯腈膜为DGT结合相用于水中溶解态Hg(II)的测定 |
吕佳彤 | 广西大学 |
39 | 22:44-22:47 | 口头报告(Oral) |
微塑料作为载体协同Hg(II)对海洋滤食性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
李亮红 | 广西大学 |
40 | 22:47-22:50 | 口头报告(Oral) |
中国长江与黄河流域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
吴胜念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1 | 22:50-22:53 | 口头报告(Oral) |
天然菱铁矿协同脉冲电化学活化PMS促进布洛芬的降解 |
刘杨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2 | 22:53-22:56 | 口头报告(Oral) |
酸性条件下溶解性黑碳-水铁矿体系促进三氯生的光芬顿降解 |
周紫燕 | 南京大学 |
43 | 22:56-22:59 | 口头报告(Oral) |
铁氮共掺杂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体系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应用和降解机理研究 |
黄咏铭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4 | 22:59-23:02 | 口头报告(Oral) |
城市水系统中二甲双胍氯化副产物明显的生物毒性 |
贺圆珍 | 西湖大学 |
45 | 23:02-23:05 | 口头报告(Oral) |
亚硫酸氢盐辅助水铁矿-过氧化氢体系表面类芬顿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
陈希汝 | 南京大学 |
46 | 23:05-23:08 | 口头报告(Oral) |
离子色谱及质谱法检测痕量高氯酸根 |
何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7 | 23:08-23:11 | 口头报告(Oral) |
成人皮肤灰尘最大黏附量及灰尘-皮肤黏附因子上限值研究 |
李肖乾 | 吉林大学 |
48 | 23:11-23:14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辽东湾海洋生物有机磷阻燃剂积累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
王素静 | 吉林大学 |
49 | 23:14-23:17 | 口头报告(Oral) |
高铁集便器污水:一类潜在细菌耐药性高风险移动污染源 |
姜洁 | 北京交通大学 |
50 | 23:17-23:20 | 口头报告(Oral) |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脱氮的应用:性能和生命周期评估 |
高心雨 | 北京交通大学 |
51 | 23:20-23:23 | 口头报告(Oral) |
Ca2+/Fe3+双离子交联的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高强度水凝胶球水相除磷 |
马源聪 | 西南科技大学 |
52 | 23:23-23:26 | 口头报告(Oral) |
植物促生菌筛选与复合菌剂促进紫花苜蓿土壤镉吸收研究 |
欧阳鹏 | 西南大学 |
53 | 23:26-23:29 | 口头报告(Oral) |
调控三嗪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局部电子结构增强其催化过一硫酸盐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的研究 |
李忻然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54 | 23:29-23:32 | 口头报告(Oral) |
高铁酸盐新生絮体回流控制再生水细胞毒性 |
李解 | 四川大学 |
55 | 23:32-23:35 | 口头报告(Oral) |
双炔酰菌胺在水-沉积物微观环境中的对映选择性环境行为:分布、降解、降解途径和毒性评估 |
章静 | 吉林大学 |
56 | 23:35-23:38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非甾体抗炎药在冰水体系中的分配和光降解:模拟含有冰盖的地表水 |
王亚昆 | 吉林大学 |
57 | 23:38-23:41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含氟抗生素在季节性封冻水库中的多介质归趋及生物富集研究 |
孙祖鉴 | 吉林大学 |
58 | 23:41-23:44 | 口头报告(Oral) |
在太阳辐照下溴酸盐通过形成次溴酸和羟基自由基增强冷冻诱导的卡马西平降解 |
孙赫阳 | 吉林大学 |
59 | 23:44-23:47 | 口头报告(Oral) |
调节溶解氧浓度定向转化活性氧物种: 可控的氧化过程 |
王劭鸿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0 | 23:47-23:50 | 口头报告(Oral) |
长江流域新污染物的前世今生 |
许衎 | 南京大学 |
61 | 23:50-23:53 | 口头报告(Oral) |
全球水库模型:GRM – 基于大数据以及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新型全球水库模型数据库 |
于圣得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
62 | 23:53-23:56 | 口头报告(Oral) |
海洋热浪下纳米二氧化钛暴露对厚壳贻贝免疫及肠-肝轴的毒性效应 |
魏帅帅 | 上海海洋大学 |
63 | 23:56-23:59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污水分析监测澳大利亚尼古丁类产品消费趋势 |
王喆 | 昆士兰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30 | 总结 |
大会精彩瞬间回放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5 | 大会报告 |
基于人群队列的环境与健康多学科交叉研究 |
沈洪兵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 | 09:05-09:40 | 大会报告 |
双碳背景下水处理技术创新的思考 |
任洪强 | 南京大学 |
3 | 09:40-10:15 | 大会报告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贺泓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5-10:25 | 大会报告 |
双碳背景下的水污染控制化学 |
潘丙才 | 南京大学 |
2 | 10:25-10:35 | 大会报告 |
福岛核污染水: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
王殳凹 | 苏州大学 |
3 | 10:35-10:45 | 大会报告 |
污染物环境界面过程与分子转化 |
阴永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4 | 10:45-10:55 | 大会报告 |
新污染物毒理与健康 |
桑楠 | 山西大学 |
5 | 10:55-11:05 | 大会报告 |
大气污染物协同碳减排技术进展与挑战 |
李俊华 | 清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