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选择专题分论坛:
  • 不限
  • 1.计算毒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
  • 2.样品前处理与环境分析化学
  • 3.新污染物的筛查与识别
  • 4.非靶标分析:前沿与交叉应用
  • 5.环境质谱和成像
  • 6.环境同位素技术
  • 7.同步辐射技术与环境化学
  • 8.环境分析仪器与设备研制
  • 9.碳中和与协同减排
  • 10.大气环境化学
  • 11.大气污染控制与碳减排技术
  • 12.生物气溶胶检测预警与防控
  • 13.气溶胶与环境光学
  • 14.臭氧污染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效应
  • 15.饮用水化学风险: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控制对策与技术
  • 16.地下水污染与修复
  • 17.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 18.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
  • 19.膜法水和废水净化技术
  • 20.水处理氧化还原技术
  • 21.低碳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 22.水污染溯源与管控
  • 23.土壤环境化学
  • 24.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 25.Gree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 26.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
  • 27.矿山环境污染与修复
  • 28.化工场地污染与修复
  • 29.生物炭环境化学与绿色工程
  • 30.土壤环境纳米技术
  • 31.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健康
  • 3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33.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回收
  • 34.新能源固废高效低碳处理
  • 35.生态毒理学
  • 36.环境纳米毒理学
  • 37.大气环境毒理学
  • 38.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
  • 39.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
  • 40.消毒副产物与健康
  • 41.环境污染与甲状腺相关疾病
  • 42.环境污染与人体常见疾病
  • 43.大食物观与环境健康
  • 44.环境表观遗传及相关组学
  • 45.金属组学与健康
  • 46.环境风险评估与模式生物
  • 47.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
  • 48.高通量毒理学与效应导向分析
  • 49.环境放射化学
  • 50.暴露组学与食品安全
  • 51.食品接触材料与回收再用风险评估
  • 52.国防与公共安全中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
  • 5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5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过程及效应
  • 55.环境抗生素与抗性基因
  • 56.有机碳的环境行为和效应
  • 57.环境微纳塑料的行为与效应
  • 58.砷锑环境污染与控制
  • 59.环境汞污染
  • 60.铁环境化学
  • 61.环境光催化
  • 62.环境电化学
  • 63.环境中的活性氧
  • 64.自由基与环境/健康
  • 65.液滴与微界面化学
  • 66.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和环境效应
  • 67.环境污染物在植物中的行为和效应
  • 68.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
  • 69.渔业环境化学与生态健康
  • 70.高山和极地环境化学
  • 71.环境纳米技术
  • 72.纳米农业与环境
  • 73.环境材料与催化
  • 74.合成生物学
  • 75.新能源与环境安全
  • 76.绿色能源化学
  • 77.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
  • 78.化学品国际履约及全球治理的科学与政策问题
  • 79.环境化学交叉研究
  • 80.青年学者专场
  • 81.研究生专场
  • 82.环境科学前沿论坛:JES-《环境化学》联合分会
  • 83.ACS 专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健康
  • 84.EES专场:生态环境健康与AI大数据应用
  • 85.健康海洋与海洋资源高值化可持续利用
  • 86.农药环境安全与健康风险
  • 87.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界面行为及风险防控
  • 88.变价组分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调控
  • 89.英国皇家化学会论坛: 纳米循环经济
  • 90.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前沿与应用
  • 91.港澳环境健康论坛
  • 92.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与碳排放协同防控
选择日期:
  • 不限
  • 2023-11-18 [星期六]
  • 2023-11-19 [星期日]
  • 2023-11-20 [星期一]
  • 2023-11-21 [星期二]
选择会场:
  • 不限
  • 主会场-A6馆
  • 101楚信厅
  • 103楚和厅
  • 105楚怡厅
  • 106楚云厅
  • 107楚秀厅
  • 108楚韵厅
  • 109楚悦厅
  • 110楚风厅
  • 111楚鹤厅
  • 201荆霄厅
  • 203荆棠厅
  • 204荆溪厅
  • 205荆沁厅
  • 206荆花厅
  • 207荆水厅
  • 208荆山厅
  • 209荆月厅
  • 210荆玉厅
  • 211荆沐厅
  • V22
  • V23
  • V24
  • V25
  • V26
  • 301江穆厅
  • 303江耀厅
  • 304江海厅
  • 306江碧厅
  • 307江晨厅
  • 308江雪厅
  • 309江颜厅
  • 310江春厅
  • 311江涛厅
  • V32
  • V33
  • V34
  • V35
  • V36
  • V37

2023-11-19 星期日

105楚怡厅

08:30-10:10 | 第35分会场 第一节 【35.生态毒理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08:30-08:50 主旨报告(Keynote)

梁子湖铜锈环棱螺种群衰退与原因物质解析

刘春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08:50-09:10 主旨报告(Keynote)

异噻唑啉酮类污染物的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

陈联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 09:10-09:20 口头报告(Oral)

典型新溴代阻燃剂对雄性生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杨丽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 09:20-09:30 口头报告(Oral)

TBBPA-DHEE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神经发育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茆广华 江苏大学
5 09:30-09:40 口头报告(Oral)

DBDPE全生命周期暴露诱导斑马鱼多代和跨代神经发育毒性

孙玉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 09:40-09:50 口头报告(Oral)

离子液体对秀丽线虫的多世代生殖毒物兴奋效应与机理研究

张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7 09:50-10:00 口头报告(Oral)

镉暴露加速秀丽线虫机体衰老进程

王顺昌 淮南师范学院
8 10:00-10:10 口头报告(Oral)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纳米塑料提高大型溞耐热性的进化响应机制

张超 山东大学
10:10-10:30 | 茶歇 【35.生态毒理学】
10:30-12:10 | 第35分会场 第二节 【35.生态毒理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0:30-10:50 主旨报告(Keynote)

颗粒物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毒理学意义

刘思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10:50-11:10 主旨报告(Keynote)

全氟化合物化学结构致斑马鱼的免疫毒性规律研究

裘文慧 南方科技大学
3 11:10-11:20 口头报告(Oral)

不同盐度下红霉素对沙蚕及其肠道微生物的毒性效应

王大力 暨南大学
4 11:20-11:30 口头报告(Oral)

鲫鱼体内老化微塑料对罗红霉素毒理效应的影响及遗留效应机制

张鹏 河海大学
5 11:30-11:40 口头报告(Oral)

环境相关浓度PCMX全生命周期暴露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研究

巩宁 大连海事大学
6 11:40-11:50 口头报告(Oral)

爬行动物的体温调节行为及温度依赖性毒性对杀虫剂风险评估的影响

刁金玲 中国农业大学
7 11:50-12:00 口头报告(Oral)

甲状腺激素信号介导的双酚S视觉发育毒性机理研究

张晓娜 中国海洋大学
13:30-15:15 | 第5分会场 第一节 【5.环境质谱和成像】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40 邀请报告(invited)

致辞

蔡宗苇 香港浸会大学
2 13:40-14:00 主旨报告(Keynote)

基于在线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理化性质

杨新 南方科技大学
3 14:00-14:20 主旨报告(Keynote)

白垩纪狼鳍鱼化石元素分布成像及古环境研究

杭纬 厦门大学
4 14:20-14:40 主旨报告(Keynote)

合成大分子质谱与STM表征

李霄鹏 深圳大学
5 14:40-15:00 主旨报告(Keynote)

极性硝基芳香组分:从大气到人体

邱兴华 北京大学
6 15:00-15:15 邀请报告(invited)

质谱成像时空代谢组学新方法与体内生物效应的可视化分析

贺玖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5:15-15:30 | 茶歇 【5.环境质谱和成像】
15:30-18:10 | 第5分会场 第二节 【5.环境质谱和成像】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30-15:50 主旨报告(Keynote)

微尺度环境颗粒污染物检测及成像

张立武 复旦大学
2 15:50-16:10 主旨报告(Keynote)

环境污染物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

马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3 16:10-16:25 邀请报告(invited)

Pushing the limit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 MS histochemistry on high-resolution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s for FFPE biobanked tissue analysis

Peter Verhaert ProteoFormiX (Johnson Innovation Center)
4 16:25-16:40 邀请报告(invited)

临床超声指导的质谱空间组学用于污染物暴露相关的肿瘤代谢研究

赵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5 16:40-16:50 口头报告(Oral)

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对法医环境损害中毒物的精准鉴识

曹玥 南京医科大学
6 16:50-17:00 口头报告(Oral)

应用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探寻空气污染物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朱林 香港浸会大学
7 17:00-17:10 口头报告(Oral)

质谱代谢组学结合16S rRNA测序解析新型纳米硒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修复作用

唐志 广东医科大学
8 17:10-17:20 口头报告(Oral)

质谱成像新技术助力全方位的空间组学表征

李鹏飞 布鲁克公司
9 17:20-17:30 口头报告(Oral)

粤港澳大湾区航道内TCMTB环境行为及其心脏发育毒理效应研究

祁增华 广东工业大学
10 17:30-17:40 口头报告(Oral)

轮胎磨损颗粒渗滤液中潜在有毒有机物质的识别及其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机制

陈智锋 广东工业大学
11 17:40-17:50 口头报告(Oral)

基于纳米MXene的新污染物质谱检测新方法

张岩皓 郑州大学
12 17:50-18:00 口头报告(Oral)

新型反应性基质用于MALDI质谱分析固醇类代谢物

杨致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3 18:00-18:10 口头报告(Oral)

氧化石墨表面环氧官能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机理探究

谢文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