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生物效应探索:氧化还原纳米颗粒库 |
闫兵 | 广州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无标记追踪大气超细颗粒物的体内暴露途径 |
刘倩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09:10-09: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颗粒催化毒理学研究 |
李瑞宾 | 苏州大学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二氧化硅暴露耗竭血清载脂蛋白A-I诱导心血管损伤 |
宋杨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墨烯量子点促进生物固氮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
杨胜韬 | 西南民族大学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晶面依赖的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葛翠翠 | 苏州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石墨烯在典型植物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
毛亮 | 南京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农药与基因污染 |
张承东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11:10-11: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聚焦炎症小体:从呼吸纳米毒理学到肺纤维化纳米治疗 |
孟幻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4 | 11:25-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毒理关联的多层级作用及分析 |
王黎明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5 | 11:40-11:5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材料的肠道生物效应研究 |
崔雪晶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6 | 11:50-12:0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血液毒性效应 |
郝放 | 江南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大气中簇、纳米粒子分布与单颗粒特性研究 |
陈建民 | 复旦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手性纳米材料的差异性生物效应 |
匡华 | 江南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实现纳米材料医学功能筛选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 |
高兴发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银纳米颗粒经口暴露的胃肠道过程与健康风险 |
徐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分子影响纳米二氧化铈颗粒的微生物效应:两种不同的机制 |
何潇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银环境分析、归趋与健康风险研究之初探 |
李灵香玉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空气细颗粒物毒性靶点与组分作用 |
桑楠 | 山西大学 |
2 | 15:50-16:0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纳米颗粒的海洋食物链传递过程 |
赵建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16:05-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银对海雪絮体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付杰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16:20-16:35 | 邀请报告(invited) |
面向纳米风险评价的计算毒理学 |
李雪花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6:35-16: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材料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健康效应 |
彭国涛 | 同济大学 |
6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迁移规律及神经毒性研究 |
库婷婷 | 山西大学 |
7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典型纳米农药的生态毒性效应及机理:能量代谢和神经发育毒性研究 |
王晓红 | 广州大学 |
8 | 17:10-17:20 | 口头报告(Oral) |
组合化学纳米颗粒物库在纳米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刘寅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