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能源与污控政策对未来空气质量和健康效应的综合影响 |
赵瑜 | 南京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提前碳达峰的协同环境与健康效应 |
王海鲲 | 南京大学 |
3 | 09:10-09:2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OCO-2/3遥感的中国地区XCO2时空演变特征及局地驱动力研究 |
车慧正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4 | 09:25-09:40 | 口头报告(Oral) |
隐含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 |
夏琳琳 | 广东工业大学 |
5 | 09:40-09: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能源-材料-碳-污染物”关联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 |
欧阳代为 | 清华大学 |
6 | 09:55-10:10 | 口头报告(Oral) |
能源系统碳汞耦合流向及协同减排路径研究 |
刘开云 | 华北电力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0 | 口头报告(Oral) |
有机物对反硝化过程电子分布及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
朱婷婷 | 天津大学 |
2 | 10:40-10:50 | 口头报告(Oral) |
化石燃料和食物系统同等主导着中国人为甲烷排放 |
刘姝涵 | 海南大学 |
3 | 10:50-11:00 | 口头报告(Oral) |
碳中和背景下的锂污染研究 |
杨学志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4 | 11:00-11:10 | 口头报告(Oral) |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监测研究 |
邱恺培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11:10-11:20 | 口头报告(Oral) |
氧气水平下降作为全球城市新出现的问题 |
魏韵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11:20-11:30 | 口头报告(Oral) |
三维中空结构水滑石衍生NiCo@Al2O3 催化剂用于甲苯二氧化碳重整 |
匡永琪 | 南开大学 |
7 | 11:30-11:40 | 口头报告(Oral) |
Fenton试剂调理强化污泥基生物炭去除Cr(Ⅵ)的机理研究 |
巩祖鹏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11:40-12:00 | 讨论点评 |
讨论环节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二氧化碳捕集制备高值碳材料:从基础到应用 |
汪的华 | 武汉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单分散金属原子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研究 |
胡新明 | 山东大学 |
3 | 14:10-14:20 | 口头报告(Oral) |
膜法碳捕集—CO2分离捕集膜研究 |
刘江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14:20-14:3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催化材料结构调控用于二氧化碳多电子转化 |
朱文磊 | 南京大学 |
5 | 14:30-14:40 | 口头报告(Oral) |
二氧化碳与硫化氢协同光催化研究 |
周旸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14:40-14:50 | 口头报告(Oral) |
双碳背景下高效CO2还原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魏龙福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7 | 14:50-15:00 | 口头报告(Oral) |
集二氧化碳捕获、活化和催化转化于一体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
周中高 | 赣南师范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40 | 口头报告(Oral) |
氢溢流效应的双重利用对负载型高熵催化剂CO2加氢性能影响 |
米金星 | 清华大学 |
2 | 15:40-15:50 | 口头报告(Oral) |
太阳能驱动半导体-同型产乙酸菌复合体系还原CO2合成乙酸的研究 |
符波 | 江南大学 |
3 | 15:50-16:00 | 口头报告(Oral) |
自养型反硝化和高氯酸盐还原生物膜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和聚羟基烷酸酯生产 |
罗一豪 | 东北师范大学 |
4 | 16:00-16:10 | 口头报告(Oral) |
氢键增强氨基功能化In2O3用于无助催化剂下CO2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碳酸脂 |
宋昆鹏 | 西华师范大学 |
5 | 16:10-16:20 | 口头报告(Oral) |
氧空位与异质结协同作用下的WO3/BiOCl用于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
高洋 | 长安大学 |
6 | 16:20-16:30 | 口头报告(Oral) |
晶面效应与零价铜协同助力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选择性制甲烷 |
邓宇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16:30-16:40 | 口头报告(Oral) |
双碳目标下针对小分子气体的新型在线分析方法研究 |
孙振丽 | 华北电力大学 |
8 | 16:40-16:50 | 口头报告(Oral) |
含裂隙砂岩储层中CO2迁移及压力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
肖梦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9 | 16:50-17:00 | 口头报告(Oral) |
碳酸盐矿物组分对岩石-卤水-CO2相互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
罗一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0 | 17:00-17:10 | 口头报告(Oral) |
CCUS对于中国碳中和成本及可持续收益的双重影响 |
刘泽源 | 浙江大学 |
11 | 17:1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环节 |
||
12 | 17:30-17:35 | 总结 |
分会场总结
鲁玺
清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