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化学武器掩埋区土壤中二苯砷酸的污染特征、结合机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骆永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生物炭上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与化学降解机理 |
杨坤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25 | 主旨报告(Keynote) |
原位电动化学氧化修复蒽污染土壤及污染产物的生成机制 |
高娟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4 | 09:25-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及其应用 |
郭军康 | 陕西科技大学 |
5 | 09:40-09: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原位电动-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及示范 |
仓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6 | 09:55-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介孔纳米铁与去除三氯乙烯的研究 |
李铁龙 | 南开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 |
孙红文 | 南开大学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我国有机污染场地低碳绿色可持续修复探讨 |
刘鹏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有机氯污染靶向调控 |
何艳 | 浙江大学 |
4 | 11:30-11:45 | 邀请报告(invited) |
二价铁矿物复合体系对三氯乙烯的高效还原脱氯及其场地应用策略 |
殷炜昭 | 暨南大学 |
5 | 11:45-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持久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
胥国防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抗生素抗性基因迁移传播机制及环境因子共选择研究 |
姚槐应 | 武汉工程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白腐真菌及其胞外酶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高大文 | 北京建筑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水稻根际细菌及菌源小分子对稻田土壤中镉-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阻控机制 |
李峰 | 湘潭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茭白对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转运及响应机制 |
李秀娟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化学还原功能材料强化微生物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研究 |
吕宏虹 | 河北工业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全氟化合物(PFAS)共存下微生物还原脱氯三氯乙烯(TCE)机制 |
曹利锋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机制及影响研究 |
焦文涛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S-ZVI的铬钝化提高三氯乙烯的长期脱氯性能:腐蚀和钝化对反应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唐景春 | 南开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负载腐殖酸活化过硫酸盐修复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
朱晓丽 | 西北大学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退役焦化地块污染特征及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实践 |
方华祥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大数据的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水土环境效能研究 |
刘世宾 | 成都理工大学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硫化零价铁的水相固固制备及其降解氯代烃的研究 |
蔡世超 | 江南大学 |
7 | 17:10-17: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抗生素的机制研究 |
梁峻 | 上海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