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污染控制中铁的固-液、液-液和气-固界面过程微观研究 |
凌岚 | 同济大学 |
2 | 08:50-09: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X射线微分析与环境重金属研究 |
赵甲亭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源排放气溶胶的毒性效应及优先控制策略的探索 |
李庆 | 复旦大学 |
4 | 09:30-09: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室温环境下气态污染物的高效催化降解研究 |
王卫超 | 南开大学 |
5 | 09:4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浮游植物演替反映中生代海水中金属可用性的下降 |
张琼 | 香港科技大学 |
6 | 09:50-10: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有机污染物对水稻代谢的影响及信号调控机制 |
陈洁 | 浙江大学 |
7 | 10:0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对污染物转化的影响 |
陈博磊 | 江汉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环境催化反应中的自旋调控 |
盛桦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 | 10:50-11: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纳米安全性与纳米农业 |
张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微液滴摩擦起电对界面化学反应的贡献 |
林世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11:30-11: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高效稳定甲烷氧化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徐光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1:4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自然环境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高效光催化合成 |
叶宇昕 | 中山大学 |
6 | 11:50-12:0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研究 |
李芳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7 | 12:00-12:05 | 口头报告(Oral) |
新污染物DGT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环境行为中的应用 |
任苏瑜 | 烟台大学 |
8 | 12:05-12:10 | 口头报告(Oral) |
二维层状纳米黑磷的环境行为 |
雷蕾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碳减排政策能使中国以较低的减排成本实现碳中和及水俣公约双重目标 |
李佳硕 | 山东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盐分介导双反应中心表面强化水自净化 |
吕来 | 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
3 | 14:10-14: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中国西南“三位两维”森林汞观测网络及大气零价汞的纬向演变过程 |
王训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4 | 14:30-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纳米颗粒库和机器学习在纳米复合污染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 |
闫希亮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14:40-14: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臭氧老化空气细颗粒物对敏感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
戚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14:50-14:55 | 口头报告(Oral) |
双酚类物质的生殖和发育毒性探索 |
岳慧峰 | 山西大学 |
7 | 14:55-15:00 | 口头报告(Oral) |
废水溶液性质如何影响生物脱氮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
李泽敏 | 华南师范大学 |
8 | 15:00-15:05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有机框架封装过氧化物铜纳米点实现自产过氧化氢及在双模式免疫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
韦达理 | 江苏大学 |
9 | 15:05-15:10 | 口头报告(Oral) |
活性氧物种定向调控及其选择性氧化去除大气氮氧化物增效机制研究 |
尚欢 | 上海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松针对六氯丁二烯等新污染物的指示作用 |
张海燕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捕食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组和抗生素抗性组的影响研究 |
朱冬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3 | 16:10-16:20 | 邀请报告(invited) |
便携式荧光策略在海水中碘和铀酰的现场分析研究 |
张金懿 | 四川大学 |
4 | 16:20-16: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痕量环境污染物及细颗粒物的高通量质谱筛查与表征 |
黄秀 | 四川大学 |
5 | 16:30-16:35 | 口头报告(Oral) |
自产空穴清除剂下ZPC催化剂的高效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 |
王硕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16:35-16:40 | 口头报告(Oral) |
抗生素抗性组的全球跨生境传播 |
张琦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16:40-16:45 | 口头报告(Oral) |
锂电池中PFAS的甄别及其职业暴露风险初探 |
高伟 | 青岛大学 |
8 | 16:45-16:50 | 口头报告(Oral) |
金属调控策略增强MOFs吸附水体砷及其机理研究 |
李宗宸 | 同济大学 |
9 | 16:50-16:5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钛/铁水解调控的水处理方法及环境应用 |
王晓萌 | 南京农业大学 |
10 | 16:55-17:00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持久性污染物液晶单体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赋存特征与迁移控制研究 |
靳倩倩 | 香港城市大学 |
11 | 17:00-17:05 | 口头报告(Oral) |
绿色纳米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
金香子 | 延边大学 |
12 | 17:05-17:10 | 口头报告(Oral) |
藻菌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构建及运行初探 |
张媚佳 | 浙江师范大学 |
13 | 17:10-17:15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MXene法拉第型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水环境处理技术研究 |
陈泽秋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14 | 17:15-17:20 | 口头报告(Oral) |
智能化检测新冠病毒的分子逻辑门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 |
潘家峰 | 南华大学 |
15 | 17:20-17:25 | 口头报告(Oral) |
聚类策略在质谱成像组织区域自动分割中的应用 |
许光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16 | 17:25-17:30 | 口头报告(Oral) |
BiOCl功能化阳极促进废水中铵的去除 |
严樟 | 福建理工大学 |
17 | 17:30-17:35 | 口头报告(Oral) |
超亲水性金属有机骨架气凝胶材料用于水中新污染物分析检测 |
吴阁格 | 青岛理工大学 |
18 | 17:35-17:40 | 口头报告(Oral) |
增塑剂DBP妊娠期暴露通过MSH6的巴豆酰化修饰影响胎鼠卵母细胞同源重组的机制 |
马一丹 | 重庆医科大学 |
19 | 17:40-17:45 | 口头报告(Oral) |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对天然产甲烷多细胞体系的调控研究 |
吴夏芫 | 南京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