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选择专题分论坛:
  • 不限
  • 1.计算毒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
  • 2.样品前处理与环境分析化学
  • 3.新污染物的筛查与识别
  • 4.非靶标分析:前沿与交叉应用
  • 5.环境质谱和成像
  • 6.环境同位素技术
  • 7.同步辐射技术与环境化学
  • 8.环境分析仪器与设备研制
  • 9.碳中和与协同减排
  • 10.大气环境化学
  • 11.大气污染控制与碳减排技术
  • 12.生物气溶胶检测预警与防控
  • 13.气溶胶与环境光学
  • 14.臭氧污染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效应
  • 15.饮用水化学风险: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控制对策与技术
  • 16.地下水污染与修复
  • 17.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 18.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回收
  • 19.膜法水和废水净化技术
  • 20.水处理氧化还原技术
  • 21.低碳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 22.水污染溯源与管控
  • 23.土壤环境化学
  • 24.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 25.Gree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 26.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
  • 27.矿山环境污染与修复
  • 28.化工场地污染与修复
  • 29.生物炭环境化学与绿色工程
  • 30.土壤环境纳米技术
  • 31.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健康
  • 3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33.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回收
  • 34.新能源固废高效低碳处理
  • 35.生态毒理学
  • 36.环境纳米毒理学
  • 37.大气环境毒理学
  • 38.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
  • 39.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
  • 40.消毒副产物与健康
  • 41.环境污染与甲状腺相关疾病
  • 42.环境污染与人体常见疾病
  • 43.大食物观与环境健康
  • 44.环境表观遗传及相关组学
  • 45.金属组学与健康
  • 46.环境风险评估与模式生物
  • 47.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
  • 48.高通量毒理学与效应导向分析
  • 49.环境放射化学
  • 50.暴露组学与食品安全
  • 51.食品接触材料与回收再用风险评估
  • 52.国防与公共安全中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
  • 5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5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过程及效应
  • 55.环境抗生素与抗性基因
  • 56.有机碳的环境行为和效应
  • 57.环境微纳塑料的行为与效应
  • 58.砷锑环境污染与控制
  • 59.环境汞污染
  • 60.铁环境化学
  • 61.环境光催化
  • 62.环境电化学
  • 63.环境中的活性氧
  • 64.自由基与环境/健康
  • 65.液滴与微界面化学
  • 66.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和环境效应
  • 67.环境污染物在植物中的行为和效应
  • 68.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
  • 69.渔业环境化学与生态健康
  • 70.高山和极地环境化学
  • 71.环境纳米技术
  • 72.纳米农业与环境
  • 73.环境材料与催化
  • 74.合成生物学
  • 75.新能源与环境安全
  • 76.绿色能源化学
  • 77.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
  • 78.化学品国际履约及全球治理的科学与政策问题
  • 79.环境化学交叉研究
  • 80.青年学者专场
  • 81.研究生专场
  • 82.环境科学前沿论坛:JES-《环境化学》联合分会
  • 83.ACS 专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健康
  • 84.EES专场:生态环境健康与AI大数据应用
  • 85.健康海洋与海洋资源高值化可持续利用
  • 86.农药环境安全与健康风险
  • 87.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界面行为及风险防控
  • 88.变价组分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调控
  • 89.英国皇家化学会论坛: 纳米循环经济
  • 90.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前沿与应用
  • 91.港澳环境健康论坛
  • 92.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与碳排放协同防控
选择日期:
  • 不限
  • 2023-11-18 [星期六]
  • 2023-11-19 [星期日]
  • 2023-11-20 [星期一]
  • 2023-11-21 [星期二]
选择会场:
  • 不限
  • 主会场-A6馆
  • 101楚信厅
  • 103楚和厅
  • 105楚怡厅
  • 106楚云厅
  • 107楚秀厅
  • 108楚韵厅
  • 109楚悦厅
  • 110楚风厅
  • 111楚鹤厅
  • 201荆霄厅
  • 203荆棠厅
  • 204荆溪厅
  • 205荆沁厅
  • 206荆花厅
  • 207荆水厅
  • 208荆山厅
  • 209荆月厅
  • 210荆玉厅
  • 211荆沐厅
  • V22
  • V23
  • V24
  • V25
  • V26
  • 301江穆厅
  • 303江耀厅
  • 304江海厅
  • 306江碧厅
  • 307江晨厅
  • 308江雪厅
  • 309江颜厅
  • 310江春厅
  • 311江涛厅
  • V32
  • V33
  • V34
  • V35
  • V36
  • V37

2023-11-19 星期日

V37

08:30-10:10 | 第41分会场 第一节 【41.环境污染与甲状腺相关疾病】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08:30-09:00 主旨报告(Keynote)

全氟化合物对母婴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张军 上海交通大学
2 09:00-09:30 主旨报告(Keynote)

碘安全水平研究进展及2023版碘营养标准修订

张万起 天津医科大学
3 09:30-09:50 邀请报告(invited)

环境新污染物内外暴露特征及其人群甲状腺干扰效应

郑唯韡 复旦大学
4 09:50-10:10 邀请报告(invited)

环境污染物与甲状腺激素稳态:基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

吕跃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10-10:30 | 茶歇 【41.环境污染与甲状腺相关疾病】
10:30-12:10 | 第41分会场 第二节 【41.环境污染与甲状腺相关疾病】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0:30-10:50 邀请报告(invited)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甲状腺功能及体格发育影响初探

成果 四川大学
2 10:50-11:10 邀请报告(invited)

甲状腺癌组织中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系统分析

袁必锋 武汉大学
3 11:10-11:30 邀请报告(invited)

紫外吸收剂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子代生长发育轨迹的影响

张蕴晖 复旦大学
4 11:30-11:50 邀请报告(invited)

氯代及氢代多氟化合物的多种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

仪淑君 南开大学
5 11:50-12:10 邀请报告(invited)

典型新污染物人体内暴露与甲状腺癌的关联研究

刘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3:30-15:10 | 第7分会场 第一节 【7.同步辐射技术与环境化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3:30-13:50 主旨报告(Keynote)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多孔纳米材料对铀酰的高效选择性配位提取研究

王祥科 华北电力大学
2 13:50-14:10 主旨报告(Keynote)

同步辐射精细结构谱在解析催化氧化/还原除污机制中的应用

关小红 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3 14:10-14:25 邀请报告(invited)

同步辐射显微成像技术在土壤化学中的应用

余光辉 天津大学
4 14:25-14:40 邀请报告(invited)

磷-矿物界面过程与机制的同步辐射分析

冯雄汉 华中农业大学
5 14:40-14:55 邀请报告(invited)

土壤重金属吸附机制的快速同步辐射研究

李伟 南京大学
6 14:55-15:10 邀请报告(invited)

酸性环境中砷铁分子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王少锋 大连理工大学
15:10-15:30 | 茶歇 【7.同步辐射技术与环境化学】
15:30-18:10 | 第7分会场 第二节 【7.同步辐射技术与环境化学】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5:30-15:50 主旨报告(Keynote)

同步辐射谱学/成像技术在土壤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张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15:50-16:10 主旨报告(Keynote)

同步辐射在土壤和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汪鹏 南京农业大学
3 16:10-16:25 邀请报告(invited)

同步辐射技术多维解析秸秆源有机铁氧化物复合体固铬(III)机制

杨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 16:25-16:40 邀请报告(invited)

同步辐射技术在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刘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16:40-16:55 邀请报告(invited)

基于同步辐射光谱的环境金属组学方法与应用

李玉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 16:55-17:10 邀请报告(invited)

动态加氢还原反应中的同步辐射应用

朱向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7 17:10-17:22 邀请报告(invited)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赵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17:22-17:34 邀请报告(invited)

采用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绿色纳米铁复合材料与六价铬运移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反应

徐楠 苏州科技大学
9 17:34-17:46 邀请报告(invited)

矿物表面铀的还原过程及同位素分馏行为——同步辐射技术的应用

潘泽真 复旦大学
10 17:46-17:58 邀请报告(invited)

同步辐射谱学技术研究污染物的形态转化与界面过程

阎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17:58-18:10 邀请报告(invited)

美洲商陆碳材料界面电子过程调控与机理探究

崔培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9:00-20:30 | 第81分会场第七场 第一节 普通报告 【81.研究生专场】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19:00-19:07 口头报告(Oral)

污泥陶粒耦合亲水性微通道和微生物定殖促进氮转化

余婷 江汉大学
2 19:07-19:14 口头报告(Oral)

电化学均相成核技术提取高盐废水中纳米钙镁颗粒及资源化利用

严黎明 大连理工大学
3 19:14-19:21 口头报告(Oral)

基于氨基改性的炭基材料对重金属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

毕馥漩 东北农业大学
4 19:21-19:28 口头报告(Oral)

聚乳酸对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菌群结构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

陈妍希 中山大学
5 19:28-19:35 口头报告(Oral)

铁/硼掺杂氮化碳材料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新污染物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邓雁春 中山大学
6 19:35-19:42 口头报告(Oral)

基于膜的空间分离方法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不同功能菌群的物理隔离及代谢强化

傅悦 中山大学
7 19:42-19:49 口头报告(Oral)

水环境中新精神活性物质基于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的降解机制

袁雪婷 广东工业大学
8 19:49-19:56 口头报告(Oral)

微纳颗粒物的环境赋存、行为及效应

刘子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9 19:56-20:03 口头报告(Oral)

通过质谱化学组发现和追踪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

刘梦雯 南京大学
10 20:03-20:10 口头报告(Oral)

纳米塑料对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的影响

杨庆昊 山东大学
11 20:10-20:17 口头报告(Oral)

基于SGA-AHP和熵权法的我国焦化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研究

吴汾奇 吉林大学
12 20:17-20:24 口头报告(Oral)

新型三维MXen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及位点能量分布理论研究

宋国彬 大连海事大学
20:30-22:00 | 第81分会场第七场 第二节 快闪报告 【81.研究生专场】
编号 时间 类型 题目 讲者 单位
1 20:30-20:33 口头报告(Oral)

利用天然黄铁矿处理选矿废水中的残留黄药类捕收剂

陈苗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20:33-20:36 口头报告(Oral)

非均质含水层中低渗透介质对过硫酸盐氧化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黄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 20:36-20:39 口头报告(Oral)

过硫酸盐缓释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邵宏运 上海大学
4 20:39-20:42 口头报告(Oral)

腐植酸强化植物修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效能研究

黄文斌 成都理工大学
5 20:42-20:45 口头报告(Oral)

铁/硅两步改性法促进生物炭硅溶出及镉去除效率

吴晗 南开大学
6 20:45-20:48 口头报告(Oral)

异噻唑啉酮干预在促进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多重效应

方世玉 河海大学
7 20:48-20:51 口头报告(Oral)

双网络MoS2/聚合物微珠的制备及其在水体汞去除中的应用

李诗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 20:51-20:54 口头报告(Oral)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water by heterogeneous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using CoMn2O4 catalyst combined with bicarbonate

王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 20:54-20:57 口头报告(Oral)

裸藻胞外代谢物(EME)作为生物刺激剂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提高柴油降解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国涛 华南理工大学
10 20:57-21:00 口头报告(Oral)

西南油气田生产场站甲烷泄漏特征的研究

陈浪 浙江工业大学
11 21:00-21:03 口头报告(Oral)

铜离子共存对四环素光解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许昌 山东大学
12 21:03-21:06 口头报告(Oral)

基于海洋玫瑰杆菌类群的废弃生物质资源化

魏颖 山东大学
13 21:06-21:09 口头报告(Oral)

水合电子体系中全氟烷基羧酸盐(PFCAs)还原降解的新机理:分子间相互作用加速反应

王新皓 南京大学
14 21:09-21:12 口头报告(Oral)

饮水厂沉淀池排泥水未被认识到的回用潜力

段书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5 21:12-21:15 口头报告(Oral)

新型(Fe,Cl,N)-Al-Gr微电解填料混凝-类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陈勇 四川师范大学
16 21:15-21:18 口头报告(Oral)

基于仿生骨组织气凝胶的高效磷吸附:机理分析及资源化利用

封立东 上海交通大学
17 21:18-21:21 口头报告(Oral)

硒对乙酰丙酮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

张承洋 南京大学
18 21:21-21:24 口头报告(Oral)

CeO2纳米颗粒的氧化还原转化和相演变

潘雨 南方科技大学
19 21:24-21:27 口头报告(Oral)

Pilot-scale study on an advanced Fe-Cu process for refractory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姚振龙 同济大学
20 21:27-21:30 口头报告(Oral)

选择性电催化3-电子氧还原为羟基自由基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张丹宇 湖南大学
21 21:30-21:33 口头报告(Oral)

国际湿地沉湖多介质环境中多环芳烃来源及环境行为

张植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2 21:33-21:36 口头报告(Oral)

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微塑料对玉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孙源泽 中国农业大学
23 21:36-21:39 口头报告(Oral)

模拟阳光照射下,溶解性有机质促进纳米塑料在水中的聚集和氧化

程方园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