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全氟化合物对母婴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张军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09:00-09:30 | 主旨报告(Keynote) |
碘安全水平研究进展及2023版碘营养标准修订 |
张万起 | 天津医科大学 |
3 | 09:30-09: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新污染物内外暴露特征及其人群甲状腺干扰效应 |
郑唯韡 | 复旦大学 |
4 | 09:50-10: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污染物与甲状腺激素稳态:基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 |
吕跃斌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甲状腺功能及体格发育影响初探 |
成果 | 四川大学 |
2 | 10:50-11: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甲状腺癌组织中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系统分析 |
袁必锋 | 武汉大学 |
3 | 11:10-11:3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紫外吸收剂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子代生长发育轨迹的影响 |
张蕴晖 | 复旦大学 |
4 | 11:30-11:50 | 邀请报告(invited) |
氯代及氢代多氟化合物的多种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 |
仪淑君 | 南开大学 |
5 | 11:50-12: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典型新污染物人体内暴露与甲状腺癌的关联研究 |
刘美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多孔纳米材料对铀酰的高效选择性配位提取研究 |
王祥科 | 华北电力大学 |
2 | 13:50-14: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精细结构谱在解析催化氧化/还原除污机制中的应用 |
关小红 | 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
3 | 14:10-14: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显微成像技术在土壤化学中的应用 |
余光辉 | 天津大学 |
4 | 14:25-14: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磷-矿物界面过程与机制的同步辐射分析 |
冯雄汉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14:40-14: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土壤重金属吸附机制的快速同步辐射研究 |
李伟 | 南京大学 |
6 | 14:55-15: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酸性环境中砷铁分子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
王少锋 | 大连理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5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谱学/成像技术在土壤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
张静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 | 15:50-16:10 | 主旨报告(Keynote) |
同步辐射在土壤和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
汪鹏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16:10-16:2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技术多维解析秸秆源有机铁氧化物复合体固铬(III)机制 |
杨建军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4 | 16:25-16:4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技术在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
刘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16:40-16:55 | 邀请报告(invited) |
基于同步辐射光谱的环境金属组学方法与应用 |
李玉锋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6 | 16:55-17: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动态加氢还原反应中的同步辐射应用 |
朱向东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7 | 17:10-17:22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赵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17:22-17:34 | 邀请报告(invited) |
采用同步辐射技术分析绿色纳米铁复合材料与六价铬运移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反应 |
徐楠 | 苏州科技大学 |
9 | 17:34-17:46 | 邀请报告(invited) |
矿物表面铀的还原过程及同位素分馏行为——同步辐射技术的应用 |
潘泽真 | 复旦大学 |
10 | 17:46-17:58 | 邀请报告(invited) |
同步辐射谱学技术研究污染物的形态转化与界面过程 |
阎莉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1 | 17:58-18:10 | 邀请报告(invited) |
美洲商陆碳材料界面电子过程调控与机理探究 |
崔培昕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9:00-19:07 | 口头报告(Oral) |
污泥陶粒耦合亲水性微通道和微生物定殖促进氮转化 |
余婷 | 江汉大学 |
2 | 19:07-19:14 | 口头报告(Oral) |
电化学均相成核技术提取高盐废水中纳米钙镁颗粒及资源化利用 |
严黎明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19:14-19:21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氨基改性的炭基材料对重金属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 |
毕馥漩 | 东北农业大学 |
4 | 19:21-19:28 | 口头报告(Oral) |
聚乳酸对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菌群结构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 |
陈妍希 | 中山大学 |
5 | 19:28-19:35 | 口头报告(Oral) |
铁/硼掺杂氮化碳材料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新污染物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
邓雁春 | 中山大学 |
6 | 19:35-19:42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膜的空间分离方法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不同功能菌群的物理隔离及代谢强化 |
傅悦 | 中山大学 |
7 | 19:42-19:49 | 口头报告(Oral) |
水环境中新精神活性物质基于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的降解机制 |
袁雪婷 | 广东工业大学 |
8 | 19:49-19:56 | 口头报告(Oral) |
微纳颗粒物的环境赋存、行为及效应 |
刘子毅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9 | 19:56-20:03 | 口头报告(Oral) |
通过质谱化学组发现和追踪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 |
刘梦雯 | 南京大学 |
10 | 20:03-20:10 | 口头报告(Oral) |
纳米塑料对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的影响 |
杨庆昊 | 山东大学 |
11 | 20:10-20:17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SGA-AHP和熵权法的我国焦化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及应用研究 |
吴汾奇 | 吉林大学 |
12 | 20:17-20:24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三维MXen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及位点能量分布理论研究 |
宋国彬 | 大连海事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20:30-20:33 | 口头报告(Oral) |
利用天然黄铁矿处理选矿废水中的残留黄药类捕收剂 |
陈苗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 | 20:33-20:36 | 口头报告(Oral) |
非均质含水层中低渗透介质对过硫酸盐氧化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 |
黄巧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20:36-20:39 | 口头报告(Oral) |
过硫酸盐缓释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邵宏运 | 上海大学 |
4 | 20:39-20:42 | 口头报告(Oral) |
腐植酸强化植物修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效能研究 |
黄文斌 | 成都理工大学 |
5 | 20:42-20:45 | 口头报告(Oral) |
铁/硅两步改性法促进生物炭硅溶出及镉去除效率 |
吴晗 | 南开大学 |
6 | 20:45-20:48 | 口头报告(Oral) |
异噻唑啉酮干预在促进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多重效应 |
方世玉 | 河海大学 |
7 | 20:48-20:51 | 口头报告(Oral) |
双网络MoS2/聚合物微珠的制备及其在水体汞去除中的应用 |
李诗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8 | 20:51-20:54 | 口头报告(Oral) |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water by heterogeneous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using CoMn2O4 catalyst combined with bicarbonate |
王蔚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20:54-20:57 | 口头报告(Oral) |
裸藻胞外代谢物(EME)作为生物刺激剂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提高柴油降解的作用机制研究 |
陈国涛 | 华南理工大学 |
10 | 20:57-21:00 | 口头报告(Oral) |
西南油气田生产场站甲烷泄漏特征的研究 |
陈浪 | 浙江工业大学 |
11 | 21:00-21:03 | 口头报告(Oral) |
铜离子共存对四环素光解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许昌 | 山东大学 |
12 | 21:03-21:06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海洋玫瑰杆菌类群的废弃生物质资源化 |
魏颖 | 山东大学 |
13 | 21:06-21:09 | 口头报告(Oral) |
水合电子体系中全氟烷基羧酸盐(PFCAs)还原降解的新机理:分子间相互作用加速反应 |
王新皓 | 南京大学 |
14 | 21:09-21:12 | 口头报告(Oral) |
饮水厂沉淀池排泥水未被认识到的回用潜力 |
段书乐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 | 21:12-21:15 | 口头报告(Oral) |
新型(Fe,Cl,N)-Al-Gr微电解填料混凝-类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
陈勇 | 四川师范大学 |
16 | 21:15-21:18 | 口头报告(Oral) |
基于仿生骨组织气凝胶的高效磷吸附:机理分析及资源化利用 |
封立东 | 上海交通大学 |
17 | 21:18-21:21 | 口头报告(Oral) |
硒对乙酰丙酮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 |
张承洋 | 南京大学 |
18 | 21:21-21:24 | 口头报告(Oral) |
CeO2纳米颗粒的氧化还原转化和相演变 |
潘雨 | 南方科技大学 |
19 | 21:24-21:27 | 口头报告(Oral) |
Pilot-scale study on an advanced Fe-Cu process for refractory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
姚振龙 | 同济大学 |
20 | 21:27-21:30 | 口头报告(Oral) |
选择性电催化3-电子氧还原为羟基自由基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张丹宇 | 湖南大学 |
21 | 21:30-21:33 | 口头报告(Oral) |
国际湿地沉湖多介质环境中多环芳烃来源及环境行为 |
张植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2 | 21:33-21:36 | 口头报告(Oral) |
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微塑料对玉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孙源泽 | 中国农业大学 |
23 | 21:36-21:39 | 口头报告(Oral) |
模拟阳光照射下,溶解性有机质促进纳米塑料在水中的聚集和氧化 |
程方园 | 东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