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设置光化学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两大赛道。
光化学技术包括:光化学合成、光化学减污降碳、光电磁功能材料、光响应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光化学、其它光化学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包括:光化学绿色制造技术、电化学绿色制造技术、热化学绿色制造技术、其它绿色制造技术。
(二)参赛项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光化学领域具有颠覆性、前沿性、创新性;
(2)对光化学或绿色制造产业升级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3)具备光化学或绿色制造领域的未来新技术潜质;
(4)有落地熟化转化、赋能武汉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
(三)参赛对象
1、大赛在全球招募参赛者,报名主体不限,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团队和个人身份均可报名参赛;
2、参赛者为参赛项目的研发主体,对参赛科研成果享有无可争议的所有权,不得侵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知识产权;
3、参赛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并须签署相关不涉密承诺函。
决赛奖项分为创新引领奖和创新突破奖两类。对技术创新优势明显、具备转化落地条件、对武汉市产业发展有明显引领带动作用的项目授予创新引领奖;对具备创新性,但暂不具备转化落地条件、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项目授予创新突破奖。
(一)获奖项目支持
1、获奖项目可获得武汉市科创局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
2、符合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培育条件的项目,由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予以20—500万元研发费用支持,并可在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中试平台和分析测试中心完成项目中试。
3、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将配套建设光化学技术与产业专业孵化器,保障大赛项目落地转化,并对优质项目给予科研、人才、技术改造、科技金融等系列政策支持。
(1)对租赁办公用房的,最高给予不超过300万元补贴。对购买办公用房的,最高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补贴。对租赁厂房的,最高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补贴;
(2)对企业投资项目最高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对企业研发投入,每年最高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
(3)对引进外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0万美元(含)以上的,最高给予不超过人民币3500万元奖励。对引进外资企业研发支出达到500万美元(含)以上的,最高给予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奖励;
(4)对优秀人才推荐入选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钢城工匠,可获得不超过30万元、5万元、5万元奖励,优先推荐申报“武汉英才”。对经省、市批准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对家属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人才公寓给予优先支持和服务;
(5)推荐与化工园区、武钢产业园企业开展应用场景对接;
(6)优先获得青山创业投资基金支持。
(二)参赛项目支持
对于参赛团队成立的企业,组织优秀孵化器在空间、孵化服务等方面给予对接和优惠政策并引导落地;广泛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优先推荐对接市区各级产业基金,持续以科技金融服务赋能参赛团队;对接中试服务及概念验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持续跟踪服务,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对优秀科创团队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弘扬创新文化。
(一)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
韩烨 13407182417 董洪明 13886137299
(二)武汉市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杨旻 027-65692203 王洪波 027-85530173
(三)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于磊 18627070229
(四)报名咨询:
郭佩 13707155154
{{ '' == 'cn' ? item.name : item.name_en }}
{{ '' == 'cn' ? item.desc : item.desc_en }}